过桥土豆
过桥土豆

公众号:(还没有注册)

传统师徒模式的弊病

问题

在这篇文章里,我说,

现在教育状况跟几十年前没有任何区别,教育理念,教学理念,社会观念,都没有改变,甚至有些学校还使用师带徒这种史前方式培育年轻老师,跟现代理念完全格格不入。至于师带徒的弊病,可以以后再说。
过桥土豆,公众号:过桥土豆的梦呓
天津老师事件持续发酵


今天我们说说师带徒这事。


师带徒有用的话,还要大学做什么?


……


问题一:关系地位的不平等


在传统的师徒模式中,徒弟的地位是远低于师父的,形成师徒关系,首先要进行拜师礼,就是徒弟需要给师父磕头/敬茶/宣誓。


现在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礼仪有所淡化,但是,这种尊卑感的等级观念并没有改变,师父的地位依旧凌驾于徒弟之上。


最直观的表现就在“称呼”上,徒弟通常不能对师父直呼其名,通常要使用尊称。而师父对徒弟就随意的多。


平时对话的时候,徒弟往往需要注意用词,需要时刻表示出对师父的尊敬,而师父对徒弟则很随意。想说就说,想骂就骂。


如果师父与徒弟合影或聚餐,那么通常,师父就是中心。


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进一步延伸到内部,例如,根据入门先后的顺序排座次,入门早的往往有更大的地位。典型的如大师兄/大师姐,常常地位会凌驾于其他师弟师妹之上。


这在强调尊卑等级的观念,在旧时代/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在当代和未来,如果还是如此,那就不合时宜了。


这种等级思想/地位不平等的思想,必须被淘汰。


当然,东亚国家都有这个毛病,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在西方儿子女儿直呼父母其名的事情在东亚不可能发生。


称呼,虽然只是一种代号,却暗含着背后的关系和地位。


问题二:容易迷信化


地位的不平等赋予了师父在师门中的垄断话语权。


对于师父的言论,只能虚心接受/认真学习/跟着做,而不允许有任何的怀疑。师父说的话,不论有没有道理,不论有没有证据支持,都被赋予了无上的权威。师父说的话,会被自动的与“真理/事实”等同。


如果某个人的言论被师父贴上了“不可信”的标签,那就是“不可信”的,而不论事实真相如何。如果某些书籍资料被师父说成“没好处,别看”,那么,就会被当成“禁书”,“坚决不碰”。全程几乎看不到一个反对或质疑的,那就有问题了……这种情况其实对师父和徒弟都有害处。


对于师父来说,看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容易变得膨胀,容易固步自封。很多带了不少徒弟的人,很容易飘飘然,傲慢心很重。


而对于徒弟,则面对师父的问题,不敢怀疑,只能强行解释。至于质疑师父?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是“万万不可”的,如果练习时出现问题或见效慢,只会怪自己不够努力、理解力不够……在徒弟们眼中,师父是没错的,有错的一定是自己……这种情况下,师父的一些小过失的危害/负面效应很容易被放大。


对于那些明显与事实不符的对自己的“乱吹捧”/“编故事”采取了默许态度,有些虚荣心强的师父,还对那些编故事的徒弟特别照顾(马屁拍的舒服嘛),由此这般,有样学样……如此这般,非常不利于徒弟们的修行,很容易被师父带到沟里。


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徒弟,其分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着实令人不敢恭维。


问题三:单向的传授


不平等的地位和对师父的迷信化,导致知识的传递路径变得单一化。


只能师父教徒弟,而反过来则不行。


而师父的能力水平,常常成了整个师门的天花板,想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很难做到的。常常是一代不如一代。


实际上,一个健康的交流模式/教导学习模式应该是双向受益的,无论是教导者还是学习者,都能从中获益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问题四:过度的责任


不平等的地位、对师父的迷信化、单向的传授使得徒弟的修行高度依赖于师父。常常将这种单向依赖关系制度化。


高度的依赖意味着高度的责任,当徒弟把全身心都交给你的时候,你就需要为他负责了。


师徒关系原本仅仅是简单的教学关系。出于对师父付出的知识经验精力的回报/补偿,看成是类似于报辅导班的服务交易关系,也没太大问题。


但是,由于之前的诸多弊病,师徒关系融入了太多太多不该有的成份在里面,导致师父更像是徒弟在修行过程中的“监护人”(父母),这就引出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将道德绑架的副作用进一步放大。


问题五:不利于帮助更多的人


有了师门小团体就有了界限,有些东西只能在师门内部传授,师门外部的人就无缘接受。


如此就大大限制了信息的传递,进而无法帮助更多的人。


更有甚者,在师门内部还划分三六九等,比如说内门和外门,有些东西只能内门学,外门就不可以。


师门内部的金字塔结构导致了——谁从师父那获得的东西越多,谁就有可能在师门中占据更高的地位,甚至将来有可能接师父的班(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耀)。


而师父本身,想要长期维持徒弟们对自己的崇拜和自身的权威,就需要让自己始终保持在比徒弟们远远厉害的水平。但毕竟师徒模式属于单向传播,占据师父精力的同时却并不能给师父自身的提升提供多大帮助,因此,要维持这种等级差,就必须藏着掖着,必须保留足够的神秘感。


否则,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如果某个徒弟悟性很高,把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都学会了,甚至展现出反超自己的迹象,那么,自己的威严何在?


如果徒子徒孙们发现,某个师门中的人超过了师父/教主/掌门,那么,会不会转而投向那个人的怀抱?


而那个天赋异禀的徒弟,已经把自己身上能学的都学完了,如何让他继续保持对自己的毕恭毕敬?如何继续维持对自己的供养?


如果哪天他不高兴,另立山门怎么办?


另一方面,师徒模式携带了太多的责任,徒弟对师父的盲目崇拜,使得师父在传授过程中必须谨言慎行,对于一些自己刚研究出来不久的最新成果,是不能随便交给徒弟的。


否则,万一哪天发现自己当初的理解不够深入/存在一些问题,那怎么办?是打自己的脸还是将错就错呢?


如果打自己的脸,那么如何维持自己那高大上的形象,如果将错就错,那岂不是害自己的徒弟?而徒弟们把自己的全身心都交给自己,如果自己将错就错教徒弟的话,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为此,只能够传授少量的有很大的把握的信息方法(至少自己足够的相信)。


这在传统的师徒模式下基本无解。


……


如何破局呢?当然是先进的大学模式。


如果哪个行业还在使用师带徒模式,这个行业必然走下坡路,比如相声行业,比如需要磕头的本山传媒。


但是经过师范学校毕业出来,取得教师资格证的老师,竟然还要在学校举行师带徒活动,这就着实辣眼睛。


……


今日新闻


1.以色列研究:辉瑞疫苗预防无症状感染有效性达94%

以色列一项研究显示,辉瑞和BioNTech研发的冠病疫苗在预防无症状感染方面有效性达94%。


发布于:2021年3月12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