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J 的成長實驗室
Dr.J 的成長實驗室

歡迎加入《成長進行式》電子報! https://hustling-thinker-3584.ck.page/46f51c16b2 一起踏上成長的行列! 前國際品牌的全球產品行銷企劃 一個熱愛閱讀、追求個人成長與改變的實驗家 成長來自於一個個實驗的過程 生活,是最理想的實驗室 協助一樣喜歡成長的你, 共同實驗出更精采的人生😊

《世界上最高明的騙子?明明是在逃避... 還讓我們感覺自己有生產力!》

著名的兩部「騙子電影」《偷天換日》跟《瞞天過海》,這兩部電影裡的情節,不知道你還記得多少?不過,他們再怎麼厲害,都比不上這位...

《揭穿完美主義的 4 大謊言,「完成」所有未完成目標!》裡我們談到,當我們開始一件目標時,「完美主義」就會全火力猛攻!

跟我們說如果事情不完美,就放棄吧!嫌我們訂的目標不夠大,批評我們選擇會讓自己開心的目標,因為追求成功的旅途上應該要艱辛...

如果我們成功地「暫時擊退」完美主義,他就會轉換戰術,換一個身分潛入到我們的身旁,這次他有兩個偽裝的代號,其中一個就是「藏身處」。

當我們愈靠近目標,生活中的其他任何事情都會突然變得「格外的有趣」,過往沒有注意到的事物瞬間「存在感倍增」!

「桌子好像有點亂耶... 我先來清空桌子,讓思考更清晰嘛!」

「咦!書架上那本好像跟我現在在做的事有關耶!先來看一下好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啊!」

結果,原本要做的案子,就一直被擱置在一旁。

要是我們膽敢回過神來,專注在原先的目標上,身旁所有的事物就如同被點燃的煙火,百家爭鳴地拼命地綻放,掠奪我們的注意力!

很多時候,其實,一個銅板不會響是其有道理的。

為什麼越靠近完成目標,越容易被周遭的事物分散注意力?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擔心它「不完美」。

我們內心的恐懼形成一股強大的推力,把我們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注意力,奮力地往外推,不讓他輕易接近我們的目標。

這個時候,完美主義的其中一個偽裝身分就要登場了!

這次它用的代號是「藏身處」,它厲害在哪裡呢?

它厲害在:

「給我們一件事情做,讓我們在逃避目標時,還以為自己有生產力!」

假設今天的目標是要完成一篇文章,寫到 8 成時,「藏身處」來了...

「哦?母親節免運活動!單日限定!趕快,手刀趕緊不可搶輸人啊!」

如果是這種第一類的藏身處還好,比較能夠一眼識破是明顯浪費時間的事情,但如果是底下這種呢?

「咦?有人回覆我的限動耶!先回一下好了,怎麼可以讓粉絲等?」
或者是上述講的例子「咦!那本書好像跟我現在在做的事有關耶!先來看一下好了!」

似乎就沒這麼容易一眼就看破了吧?

《完成》的作者在書中將「藏身處」類比為「流沙」,我覺得相當地傳神!

待在藏身處看似很有生產力,但其實都是騙人的,就跟流沙一樣。

流沙看起來跟沙灘沒什麼兩樣,不過,當你站在上面,就會越陷越深。

藏身處讓我們感覺有在做事,有生產力,但實際上,在最重要的目標、計畫上,我們根本毫無進展。


我們該如何辨識自己其實是躲在「藏身處」,而不是真正專注在目標上呢?

  1. 如果你一眨眼,就發現自己在做真正目標以外的事情,你大概就是躲到第一類的藏身處了: 明顯浪費時間的事情。
    你永遠不會「不自覺地」做起困難的案子,你一再想逃避的工作,不會是你某一天「碰巧不經意」就在做的事。 「我偶然抬起頭來,發現我已經在改我的網站了!這件事我已經拖了好幾個月,但我今天竟然不自覺地開始動起來!」
    我們永遠不會不小心就在健身了(可能非常愛健身的人除外~)「我本來在看 Netflix 啊,不知道為什麼,突然發現自己在瑜珈墊上做棒式!」
  2. 如果你必須用難懂、步驟繁複的解釋,來說明為什麼你做的事對你的目標來說有價值,這件事大概沒什麼價值。
    作者在書中舉了他親身的例子。
    在 2004 年,他創辦了一個相當「成功」的夢幻籃球電子報。
    他會評論每支隊伍、數十名球員,以及數據透露出的趨勢。其中,有幾期的篇幅還長達 10 業,用了數千字描述鮮為人知的細節... 每周有多少人讀這個電子報,欣賞這些努力呢?8 人。

    不是 8000,也不是 800,甚至不是 80, 作者當時所有的訂閱戶只有 8 個人!那麼為什麼他當時還要每周花好幾個小時去做這份電子報?因為,這比寫書容易多了!

    作者大概可以辯稱說,透過這份電子報,他學到了建立起 Email 名單跟打造出觀眾群(恩... 8 個人),這有助於之後出書的推廣啊! 這個說法在還沒看到觀眾數字前邏輯可能合理,但仔細一想,可能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憑什麼認為同一批喜歡你籃球內容的觀眾,會對你談目標設定的新書感興趣?這中間的關聯,似乎還差了好幾步? 想想,你目前手頭上在做的事,是否跟你的目標也差了「好幾步」?需要一點創意才能將他們連起來?
  3. 問問你的好友,你是否把時間、經歷或金錢,花在對目標來說無關緊要的事情上?
    完美主義喜歡我們「單打獨鬥」,告訴我們依賴別人是作弊!但我們偏不要聽他的。 為什麼他要這麼說?因為:擊敗一個人,比擊敗一群人來得容易多了!

「藏身處」本身還有一個潛藏得更好的偽裝,那就是「新目標」!

什麼意思?

有沒有發現,當我們的舊目標就快要完成的時候,創意新點子也變得特別地多?

我特別喜歡作者的這句話:

「接下來要做什麼」看起來總是比「正在做的事」更有趣!

這點我真的特別有體悟,可能是想像各種新目標實現後可以帶來生活的美好,讓我明明才剛訂下一個目標,卻又迸發出許多新目標,但他們的「骨子」裡,其實是藏身處。

當我看到這邊,正想說作者會給什麼建議,看到下一句話時,我其實當下有點愣住了!

他說:「面對這個誘惑,你會做出最不得體的事,就是試圖去消滅它。」

我有點不解,為什麼呢?不消滅它,我要如何專心在目標上?

作者隨即給出了解釋:

對抗它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相反地,擁抱它吧!
承認它可能針對會是一個很棒的新目標,
然後把探索它當作是完成你手邊目標的「條件」。

舉例來說,作者其實一直想開一個 Podcast,他已經想了好一陣子,但真正對這個點子熱衷起來反而是在寫《完成》這本書的時候。

當他一開始寫這本書,Podcast 這個想法就變得非常地誘人!他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說出未來要請哪些來賓,列出要訪問他們的問題,討論怎麼輕鬆不費力地累積觀眾群...

但作者並沒有覺得愧疚,也沒有試圖去「忽視」,而是直接把做 Podcast 這件事,放在完成這本書的終點線後,他沒說永遠不做,而是:稍後再做。

書沒寫完,就不能做 Podcast。

現在,輪到你了。

把你目前用來當作藏身處的的夢想目標放到終點線上,試試:

看著它,你能跑得多快?

重點回顧

待在藏身處看似很有生產力,但其實都是騙人的,就跟流沙一樣。
「藏身處」本身還有一個潛藏得更好的偽裝,那就是「新目標」!
「接下來要做什麼」看起來總是比「正在做的事」更有趣!
面對這個誘惑,你會做出最不得體的事,就是試圖去消滅它。
對抗它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相反地,擁抱它吧!
承認它可能針對會是一個很棒的新目標,
然後把探索它當作是完成你手邊目標的「條件」。
不是永遠不做,而是:稍後再做。

參考來源:

《完成》- by Jon Acuff


我是 Dr. J ,你的 #成長實驗室

如果想看到更多我的分享,

歡迎追蹤我的 IG: Dr. J 的成長實驗室

有任何問題或想法,也歡迎在底下留言或寄 email 讓我知道!

Email: johnson@growthlab.com.tw

我們下篇文章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