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是非,再看历史

Ethan的去中心化笔记
·
·
IPFS
自宋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叙事首先看中伦理、而非事实。这个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历史有两种:事实的历史 VS 伦理的历史。

中国的历史叙事大体是伦理的。历史学家习惯基于自身的伦理,对古代的故事做出是非判断,表扬君子、贬低小人,表扬先进、贬低反动。为此有时甚至不惜篡改历史事实。

这种为了伦理而篡改事实的风气始于宋朝,以南宋朱熹的《通鉴纲目》为代表。然而朱熹继承的意识形态挂帅风气实则由来更早,可以上溯到北宋中期的王安石。

从王安石到朱熹,这是中国历史上关键的思想转型时期,这时期形塑的很多观念直接影响到现在,但很少有人把其中的关键细节充分展开。我想写一整个系列,来讲这个故事。

构思的过程其实花了挺久。

最先确定的是大方向。身为历史研究者,我一开始就明确,必须写事实,决不写小说。所以文中所有的细节,都有史料出处。而且针对史料,我会依据文献学的原则,选择最可靠的史料。对于明显不可靠的史料,即使有很强的故事性,也坚决弃而不用。

但是这样一来,整个叙事又显得过于平淡。如果按照通常历史的写法,以时间线一件一件事铺陈下来,追求面面俱到,就会让重点迷失。所以我不断反问自己,到底要表述的核心重点是什么?

后来终于想清楚,我其实要讲的是伦理。讲的是那些甚至不惜篡改事实也要给自己辩护的伦理观念,到底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当中产生的。

伦理学是关于“good”的学问,解决“怎么做才‘好’”的问题。由此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以“好人”为题来组织整个系列。把人作为线索同时也比较便于讲故事,不容易散漫乏味。

整个《大宋好人》系列预计写11个人,总计大约15万字。这次投稿的《大宋好人王安石》是系列的头一篇。所有这11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毁誉参半,在伦理上拥有矛盾的评价。而正是这些矛盾的缝隙,才让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真相。

为了多角度地呈现事实真相,在写作中我尽量结合现代科学成果,对一些问题给出新看法。比如要解释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行为主义心理学绝对是一个好角度。量化、统计的方式很多时候也会有助于厘清问题,尤其是在探讨政策的时候。

在细节尽可能扎实的基础上,《好人》系列希望在理论上也有所创新。

每个文明讲述自己历史的时候,都会强调自己的特殊,毕竟如果抛弃特殊,就无法维持自己的主体性,就很容易被别的文明同化掉。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这种文明特殊论如果夸大过甚,就会背离事实,带来错误的结果。

要避免“文明特殊论”的负面影响,最好能有一个通贯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全人类的历史。这个框架不仅得对中国有效,也得能解释西欧、东北亚、北美等不同文明的历史。基于这种考虑,我最后选择了“去中心化”理论。

“去中心化”理论的核心,是把各个主体之间的交互简化成信息传递与验证。博弈论学者Robert Sugden在《权利、合作与福利的经济学》中用类似的方法已经探讨过人类社会的政治;近年来的区块链实践则进一步说明了这种思考方式的力量。只要把不同能级的信息节点对应到社会中的个体、组织,就能得出很多饶有意味的结论。

比如我曾经讨论过东西地缘的根本差异:东亚的地理核心是平原,所以资源能向中心集聚;而西欧的地理核心是海洋,所以资源分布的去中心化特色更明显。由于这种网络结构上的区别,导致了宗教与世俗政治权力的不同互动模式,也进而衍生出不同的文明径路。

这个理论架构还能解释东亚文化圈各国内部的不同。日本的地形狭长,所以去中心化特色明显,而中国的中心化色彩更浓,朝鲜半岛则居于两者之间。

把“去中心化”应用到历史解释领域,是一种新尝试,肯定也会碰到许多问题,在此真心期待读者诸君的学理批评与建议,欢迎通过Matters站内评论以及关注推特Ethan_DeNotes。另外,由于篇幅限制,本选集各篇统一略去了注释。您也可以前往https://ethandenoteschinese.substack.com/s/song11 ,查看完整注释版

本篇作为抛砖引玉的“序言”到此告一段落,希望各位能在接下来阅读选集正文时有所收获。


这是我向「MattersZine创刊号」投稿的选集《大宋好人王安石》的开篇,描述「个人创作心路历程」。我选的主题类别是「我是这样一个观看者」,选集链接在此:https://matters.town/@ethandenotes/collections/Q29sbGVjdGlvbjoxNDAx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Ethan的去中心化笔记用去中心化视角,理解文明和历史。 推特:https://twitter.com/Ethan_DeNotes。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大宋好人王安石【全】

大宋好人王安石
2 篇作品

大宋好人司马光【上】回归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