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君觀察
怡君觀察

每天都在觀察城市和藝文事情。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荷蘭萊頓大學文化襲產研究碩士。 經營「怡君觀察」網站、換日線「怡君觀察」專欄。 Instagram:@elcaaaaaaa

「返鄉」或者「出走」?81位青年的選擇結果

「這條路在樹林裡一分為二,我不能兩者皆要,我在那之前佇立良久,試圖望向兩條路的盡頭,直到那轉彎之處……。」對我輩中人而言,在現階段的人生試題中,有一題應是「出走」或者「返鄉」。

十月初,我在個人的instagram上開啟了一個問答互動,發問:「在未來的5-10年,你會選擇出走或返鄉?」

這個問題旨不在做一個客觀的普查,反而是想了解,在我的同溫層中,大家如何面對這樣的人生岔路。

共81人參與投票,年紀分布於26-30歲之間,結果有81%的人選擇出走,19%的人選擇返鄉。以下將收集到的回應,整理為「出走的原因」和「返鄉的原因」。

出走的原因

  1. 趁年輕去闖。有人說「因為台北已經變成我的家了,待在台北這麼多年了想趁年輕出走。」,也有人說「在父母年紀、健康狀況還允許的情況下,希望能無憂慮地到外面闖闖。」除了是想把握健康與年輕,也有人認為因為「目前還沒找到想定居的城市!」,所以有出去尋找理想生活與城市之必要。
  2. 國外的資源與薪資更豐厚。有些人認為出國是「提升能力、建立人脈」的好機會,雖然在陌生的環境打拼必定有其辛苦之處,但成果也是很大的誘因。而且,也有人秉持著「往外增長能力,才有返鄉回饋的意義。」的信念,嚮往帶更好的自己回家。
  3. 家鄉的推力太大。「家鄉太壓迫了。」她這樣回覆。家,經常被想像為溫暖的避風港。然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一語也道破了那個幻象,因為家鄉也可能是禁錮的場所。出走,可能是為了逃離一成不變、逃離不諒解、甚至逃離暴力。

其實,「青年出走」不是最近的風氣,最經典的模範之一應是18世紀英國「壯遊」(The grand tour)風潮,也帶有一絲浪漫主義的色彩。因為壯遊附帶著精神的解放、知識學習、拓展視野的機會,因此,後來也漸漸成為一種成年儀式。

返鄉的原因

  1. 考量家庭。已承擔起家庭照顧者角色的青年們,擁抱責任感,也多了返鄉的驅力。因為生活如此現實,更加需要就地作戰、從容面對。
  2. 嚮往不在他方。有人認為「想做的事情不一定要出走才做得到」,因為其實不管在哪裡,要面對的不外乎自己。在既有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努力、收穫,對很多人而言,其實台灣的環境與資源已然相當富足。如果已經找到在一個地方生活的精神來源,何勞再把自己連根拔起呢?
  3. 深入理解自己生長的土地。「更重要的,不是只是單純認識世界上很多不同國家文化,而更應該深入理解自己生長的地方。」越在地,越國際。我認為選擇從身邊的土地開始了解的人,往往對於家鄉有一定程度的認同和情感,才能找到從平凡日常中萃取出力量的樂趣。

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盧俊偉分析,台灣曾有過青年返鄉的三波浪潮。第一波浪潮在1990年代解嚴後,青年在返鄉的過程中重塑自我認同。第二波則起因於九二一大地震,政府投入資源支持青年透入重建家鄉的選擇,且有許多政策支持勞動力回流。第三波青年返鄉興起於2010年,崩世代青年們意識到社會問題,也同時看見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的典範,返鄉發展出多重的可能性。

--

我之所以會發起這個問答,其實是因為我在留學一年之後,剛回到家鄉雲林,心情和思考觀點都遊走於出走派和返鄉派之間,就像是美國詩人羅伯特的那首長詩 The Road not Taken。

在這一個過渡期中,一方面我跟許多在歐洲的朋友們保持聯絡,偶爾通話延續異國生活。另一方面,則重新探索自己成長的小鎮,也發現了很多以往沒留意的議題。時常要切換語言和對話的脈絡。

其實,做出決定的81位青年,也許都跟我一樣處於某種過渡地帶,待在家鄉又想出走、或是身在異地卻想回家。這雖然是一種不安頓,但我想像,這些人也許都跟我一樣早已習慣了這種不安頓,甚至發展出與這種不安頓和平共處的心理素質:了解自己、分析自己、去然後追求想要的。

正是在這種不安頓中,我重讀這首長詩,然後發現它有一種安神的效用。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 “The road not taken” by Robert Frost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