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丸
呆丸

【電影】一個人的逃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倖存下來的士兵,究竟是偉大的逃亡者,或只是一個想尋求心靈平靜的垂暮老者?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是麥克阿瑟的名言,但看完電影後,看著這樣的凋零過程,或許也是另一種漫長而永無止境的折磨。我們眼中的戰爭英雄,也許飽嚐夢魘所苦而不為人知。

【以下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一開始疑惑的是為什麼當初英國報紙要以「The Great Escaper」來描述伯納德喬丹這位二戰退役老兵,我一開始還聯想是不是跟甚麼大逃亡有關,但也是我想太多,看來當初只是想表達這位從療養院「逃亡」的老人,其實是個偉大的二戰士兵。在二戰這樣的人間煉獄裡,尤其是煉獄中的煉獄,「諾曼地登陸」的倖存者,的確稱得上偉大,畢竟如果沒有這場勝仗,今日世界想必會有截然不同的發展路線。

就如同我一開始所說的,老兵的凋零過程,其實充滿平常人所無法想像的痛苦。戰後創傷症候群的困擾自不在話下,伯納德與新認識的朋友亞瑟在電影中都呈現出飽受過往回憶所苦的模樣,伯納德更是經由戰時回憶與承平時期和妻子的回憶交錯,一方面呈現出鶼鰈情深的過去,另一方面也展現籠罩在伯納德心頭的陰影。而那一發砲擊,更是撕裂他的一生,即便不曾踏上戰場的我們,都能感覺到他的人生從此將走上不一樣的道路。

此外妻子艾琳的表現也相當亮眼,正因為兩人曾攜手走過那段地獄般的時光,戰後又相處了這麼久,她很了解諾曼第這個地方對於伯納德的重要性,所以即使她身體已經非常虛弱,甚至有那麼一點可能會在伯納德前往法國時過世,但她仍舊鼓舞著伯納德前往法國,去了結他的心願,這種夫妻之間的體諒很讓人感動。不過有點微妙的是當伯納德的經歷被大肆報導時,艾琳微微腦羞的模樣也蠻可愛的,那原本是屬於夫妻之間的回憶,卻被太多不識相、不解風情的外人介入,讓兩人之間最後的一段回憶變得不單純,能理解這樣生氣的理由,同時也覺得很有趣。

電影最吸引我的一幕,甚至是在預告看到這一幕我就決定要去看的關鍵,是伯納德與亞瑟溜出紀念儀式,在酒吧巧遇德國士兵的片段。那是同盟國慶祝諾曼第登陸六十周年的一天,諾曼地登陸就是一場對抗納粹德國的戰鬥,二戰時期希特勒與他的德國士兵們做出種種令人髮指的事情,二戰後德國花了無數時間在懺悔、贖罪,這樣的背景下,小酒館裡那六、七個德國老兵顯得無比突兀。德國老兵的開場白:「我那時候在沙灘上。」伯納德回應:「我也是。」短短兩句對白,其中包含的複雜情緒之濃烈卻彷彿可以在小酒館裡凝聚出一個黑洞,但伯納德遞出兩張識別證,伸出了橄欖枝,打散這個黑洞。臨別前的軍禮,放下多少恩怨情仇,彼此卸下了曾是世界罪人的壓力,曾是民族救星的榮光,行軍禮的他們,此時只是曾經被捲入無情戰爭輪迴中的一群小小士兵而已。這算是和解嗎?也許傷痛永遠無法癒合,也許悲哀永遠無法撫平,但他們都老了,再多恩仇也早已隨著時間之流隱沒,「和解」或許早已是徒具形式的言詞,「還活著」可能才是這數十年來真正重要的事情。

伯納德終於在六十年後向纏繞已久的心魔道別,總算能了無罣礙、心無懸念的回到妻子身邊了此殘生,片尾夫妻之間開的小小玩笑,帶有如釋重負的輕鬆。在外人眼中,二戰士兵被賦予許多巨大而略沉重的標籤:抵抗邪惡帝國的支柱、擊退獨裁者的英雄、獨裁者麾下的冷血士兵、恐怖思想的協力者,但回到家人身邊,回歸個人,他們只是一個個為了求生,在殘酷戰場上奮力掙扎的倖存者。標籤、榮耀是外人附加的;傷痛、夢魘才是他們真正要面對的。與家人之間的牽掛、扶持與回憶,才是這些老兵活著的支柱,也許艾琳看著窗外記者群時所流露的些微不滿,也帶有這樣的意味吧,這些只會歌功頌德塑造英雄的媒體,只看到表面卻很少真正關注這些老兵暗地裡所承受的煎熬,但這當然也不能說是這些外人的錯,所以才更讓艾琳感到煩躁不耐也不一定。

伯納德是個「偉大的逃亡者」嗎?對他來說,或許這趟旅程真的單純只是《一個人的逃亡》。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