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把拔
鱷魚把拔

教書是我的職業 寫作是我的志業 人生以分享歷史想法,撰寫小說、散文為目標 歡迎各位一起來欣賞 https://liker.land/dragonlovesnow/civic

粒史學加000344《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01:一種神聖又少見的證明儀式

一種神聖又少見的證明儀式

──────────原文──────────

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蓋有無其應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見而不臻乎泰山者也。雖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傳曰:「三年不為禮,禮必廢;三年不為樂,樂必壞。」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厥曠遠者千有餘載,近者數百載,故其儀闕然堙滅,其詳不可得而記聞雲。

──────────翻譯──────────

自古以來受天命為帝王的人,哪有不舉行封禪的呢?有些帝王在上天沒有顯示祥瑞的時候,就忙著舉行一些典禮(蓋有無其應而用事者矣),從來沒有過已經出現祥瑞而不到「泰山」去舉行封禪的人(未有睹符瑞見而不臻乎泰山者也)。有的人雖然已經承受天命成為帝王,但治世功業尚未成就(雖受命而功不至),有的功業已經到可以去「梁父(地名)」但個人道德還沒有達到標準(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有的個人道德已達標準但又沒有閒暇時間可以去行封禪典禮(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所以自古以來得以行封禪的人很少(是以即事用希)。《傳》說:「三年不行禮,禮制一定會廢棄;三年不舉樂,樂教一定會毀壞。」每逢興隆之世,帝王就會舉行封禪禮以答謝上天,等到世道衰微就停息(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這種情況最久遠的已有千餘年,近的也有數百年,所以封禪儀式的殘缺以至堙滅,詳細情形已無法記錄下來流傳後世了。

─────────解說與心得─────────

從本系列第301篇至今,共寫了42篇文章。但這42篇文章的內容卻一口氣從《史記》的第十二卷衝到了第二十七卷。換言之,這十六卷的內容,我卻僅花了42篇文章的篇幅完成,平均一卷僅寫了2.6篇內容而已。相較之下,前十一卷的內容,我共寫了整整300篇文章,平均一卷寫了27.3篇文章。這一切的源頭來自《史記》第十二卷〈今上本紀〉。

那殘缺的一篇,後人多以〈封禪書〉的內容來彌補,當時為了避免重複講述下直接跳過,如今經過了42篇文章後,我終於來到這卷被用來彌補漢武帝傳記的〈封禪書〉了。

但在開始之前,還是先釐清兩件事情。

首先,印象中小時候的老師都教我們把「封禪」唸得跟「風蟬」的音一樣。直到大學時,教授才糾正我「封禪」的正確唸法應該是與「風扇」一樣才對。以此邏輯來看,建立蜀漢政權的劉備有兩個孩子,一個是養子「劉封」,一個是「劉禪」。那麼小名「阿斗」的「劉禪」就應該唸成「劉擅」,而不是「劉蟬」才對。

其次,「封」與「禪」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封」是指祭天,地點是泰山、「禪」是指祭地,地點是梁父。

對古代自認為統治權力來自於上天的帝王來說,「封禪」就是回報上天自己權力有合法性的重要儀式。也因此,司馬遷才會特別寫下這一卷的內容,來記錄一下這個神聖的儀式。

另一方面,這個儀式的舉行機會不高,就如司馬遷在這段內容中所提到的,必須建立功業,本身還有足夠的德行,甚至也得有足夠的空閒時間,才能有機會完成這項神聖的使命。

讓我不禁聯想到學者王立群曾提過的「人生四行」,除了「自己要行」之外,還得「有人說你行」、「說你行的人也得很行」,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身體要行」,通過這四個「行」才能算是成功。

言歸正傳,歷代帝王要兼具功業、德行與壽命者並不多,所以這個神聖的封禪儀式的舉行率並不高。也由於舉行率不高,所以該如何進行這個神聖的儀式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