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備份
大家備份

騰訊大家已在2020年2月被中國網信辦勒令關閉,故希望在這裡把部分文章救回來。歡迎各位留言交流。【2024年起此處不只備份騰訊大家文章,唯會註明。】如備份文章作者想撤下稿件,請留言通知。

邵建︰資本主義何罪之有—— 教科書上的公式不一定是對的

2013-12-31 *資本和資本主義早已成為一個妖魔化的對象,我在為它辯誣的同時,當然也不想掩飾它的問題。只是它的問題不是它本身,而是如上所說,是握有它的人。資本家不是資本的人格化,相反,資本是被資本家人格化了,它打上了人的貪婪的烙印。以我那位朋友為例,不是資本無情(它本來就與情無關),乃是資本家無情。把人的問題變成物的問題,然後大加撻伐,這彷佛是可笑的唐吉訶德。

為騰訊《大家》寫了一稿,題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名實不對應》。但編輯建議我撤去對比,就從資本主義這一面寫開去。正好和一位朋友聊及這個話題。緣由是該朋友身在外企,是年薪制,但幾乎天天加班。一年下來,整個部門為企業創造了相比其他部門最高的人均產值,但公司不但沒有獎金,連福利體檢都沒有。我不禁感嘆,資本家就是資本家啊。於是朋友回我:「只有對財富無盡的欲求才能成就資本家吧。權力是您長期批判的對象,但或許資本是更強大更持久的以人為工具的力量。」

這是我的回答:「我可能不贊成你對資本的看法,資本無辜。我如果批判資本,還不如批判資本後面的人。資本不會把人當工具,是資本後面的人把人當工具。如果我直接批資本,那就類同於……(這裡省略三個字一個人名)。吾不為也,亦不齒也。正好給騰訊《大家》寫了篇有關資本主義的稿子,他們為難不發,不妨傳你一看吧。這就是我為什麼不批資本批權力。前者不會禁止我的寫作自由。」

當然我不批資本並非僅僅出於個人緣由,主要還是我自己對資本的體認。請允許我照搬上述文章的若干段落:

從制度形成的先後來說,資本主義先於社會主義,後者是作為前者的反對而出現。它反對的對象不是別的,就是「資本」。在社會主義者眼裡,「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因為它是和剝削聯繫在一起的。剝削即用資本(它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貨幣)投入生產從而賺取剩餘價值。

正是以上的知識理論,讓資本和資本主義在本土成為一個類似萬劫不復的貶義詞。如果可以為其正名,資本主義既非貶義,也非褒義,它毋寧是中性的。因為這個稱謂只是表明人類社會演化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文明形態。這個文明形態是相對於前此上千年的農業文明形態而言,我們可以稱之為工商業文明形態。如果從命名角度,這樣一種文明形態因其離不開資本的運作,所以可以稱為「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何罪之有。資本的運作使人類的物質生產得以擴大,它可以創造更多更好的物質產品,滿足人們各種不同的需要。我們今天所享受的現代以來所有物質文明的成果,無一不是資本主義的功績。所以資本對於人類物質文明的推進,只有功沒有罪。如果有罪,那也不是資本,而是資本後面的人,是人身上的貪婪的人性。但這樣的人性並非資本主義的產物,也非資本主義獨有的現象,它是與人相始相終的。因此撇開人而拿資本問罪,何其不公,亦何其不智。

以上便是我對資本的基本體認。我越發傾向於認為,由資本創造的文明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偉大的文明。它前無古人,至今也後無來者。不是說這種文明沒有問題(哪一種文明沒有問題),而是它的問題在哪裡卻要分辨清楚。按照一貫的主流批判,認為資本創造了剩餘價值,它落入到資本的擁有者資本家手裡,而不是作為生產者的工人手裡,這就是剝削。但這種理論能否站住腳,還未必不是個問題。

針對剩餘價值與剝削,我以前曾以這樣一道公式為例:假如有一個資本家,他擁有資金100元,用其中60元購買生產資料,又用其中40元雇傭工人。產品進入市場後得到銷售額150元,用它減去原來的成本100元,結果盈餘50元。這裡的問題是,這50元是什麼,它應該屬於誰。按照常識,這50元是成本除去之後的利潤,它屬於預先墊付資本的人。可是,主流批判卻認為,它不是利潤,而是剩餘價值。由於它是工人創造的,應當屬於工人。由於工人沒有得到它,這就形成了剝削。資本罪惡,即在於此。

這樣的邏輯是否能說得通?這裡需要的恐怕不是經濟理論,而是常識。創造這剩餘價值的,顯然不僅是工人,還有工人在勞動過程所使用的生產資料,否則工人無以生產。由於工人在產品進入市場前就已經獲得了自己的工資;因此,產品進入市場後產生的盈餘,就應當屬於同樣在勞動中發生增值作用的生產資料。由於生產資料自己不會擁有,故擁有由它帶來的盈餘,只能是該生產資料的擁有者,即資本家。

資本和資本主義早已成為一個妖魔化的對象,我在為它辯誣的同時,當然也不想掩飾它的問題。只是它的問題不是它本身,而是如上所說,是握有它的人。資本家不是資本的人格化,相反,資本是被資本家人格化了,它打上了人的貪婪的烙印。以我那位朋友為例,不是資本無情(它本來就與情無關),乃是資本家無情。把人的問題變成物的問題,然後大加撻伐,這彷佛是可笑的唐吉訶德。


(圖註:邁克爾·摩爾講述金融危機的紀錄片《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Capitalism: A Love Story)海報局部。這部電影充溢著對資本主義的反思——「面對著資本主義,我們痛苦、我們萎靡、我們苦惱。想愛又不敢愛,可恨又不能恨。於是資本主義,就是一個一廂情願的愛情故事」。)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