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哥倫布及鄭和去看歐,亞的制度分別

Clooney
·
·
IPFS
·
第604天讀後感,今天的主題是從哥倫布及鄭和去看歐,亞的制度分別, 眾人都知道這兩位是屬於在航海時代不可或缺的大人物, 更甚的是哥倫布帶來的影響, 令到西班牙成為在16-18世紀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讓世界的格局及競爭情況都改變, 這相對於鄭和同樣是在15世紀, 更比哥倫布早數十年去下西洋卻帶來的影響可能連十分一也沒有。

2023年10月2日
今天的主題是從哥倫布及鄭和去看歐,亞的制度分別, 眾人都知道這兩位是屬於在航海時代不可或缺的大人物, 更甚的是哥倫布帶來的影響, 令到西班牙成為在16-18世紀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讓世界的格局及競爭情況都改變, 這相對於鄭和同樣是在15世紀, 更比哥倫布早數十年去下西洋卻帶來的影響可能連十分一也沒有。

這到底是有何問題呢?
從筆者原本的知識會認為當時鄭和下西洋正值中國明朝時代, 一向中國都以天朝之居, 同時因資源及土地豐富, 而不需要以其他手段去擴展版圖, 甚至發動戰爭, 正如不少人認為中國人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 在歷朝歷國都很少入侵其他國家的領土(相對其他國家的歷史行為), 像宋朝更是表表者, 用經濟金錢去換取和平條約。
在這些環境之下, 即使鄭和下西洋發現不少國家, 土地, 資源, 像非洲東岸, 澳大利亞等地,甚至被人認為去過美洲等地, 也沒有進行侵略及殖民, 更有不少歷史學家認為只是尋找明朝建文帝的下落。

相反, 哥倫布出海目的其一是為了興趣, 第二就是為了財富, 畢竟他需要向「金主」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及斐迪南國王交代, 並被承諾他成功了,將被授予世界洋海軍上將,將被指派為所有他發現並宣佈為西班牙領地的土地的總督和統治者。

這就是簡單的兩位著名航海人歷史背景及目的, 所以造成整個結果, 格局都有所不同。

但最近發現更多的是存在制度上的問題, 我們必須承認當時中國擁有更和諧的社會, 更高的文化文明水平, 擁有更多的國家人口及資源去支持各種行動。
從結果上我們能夠知道, 鄭和在下西洋1-2個世紀後便沒有後人, 後代, 後朝, 去仿傚鄭和發展航海及相關海事霸權的任務,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於中國是一個獨裁, 中央集權的國家, 當皇帝認為這條路並沒有用的時候, 自然就不會委派人力物力去支援這項事業。
相反, 在歐洲並不一樣, 除了他們本身經常戰爭, 內鬥, 並不統一, 卻能他們更想尋找一些出路, 打破原有的格局,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殖民弱者, 奪取資源。
像哥倫布的故事裡, 他經過十多年的游說, 包括他自己最重視的葡萄牙及之後的英國, 法國, 同樣也因不同的理由而拒絕, 但幸好他身處歐洲的多元國家環境, 最後他在1492年成功說服西班牙國家, 讓他得到資金, 船隻, 船員等資源, 才能夠成就他的偉大故事。

試想像一下如果哥倫布生存在中國, 也許早就已經把這個念頭打消, 或者他堅持數十年同樣也徒勞無功, 原因他只生活在一個豐富資源的獨裁國家之中, 這當然是有利有弊.. 但同時也讓中國科技技術,經濟等, 開始被西方一步一步所拋離。

這件事, 我們最起碼知道幾件事
1) 多元化的社會, 流動性, 總體會讓科技, 人文水平得到提升, 同時也會帶來更多的衝突, 這相信是無法避免的因素。

2) 一個獨裁的政府, 大多數都是比較和諧的社會氣氛, 因為更易進行改革, 更易統一政策, 官方語言文化等等, 使資源更有效, 更有目的性地達到所需的效果。
但獨裁帶來影響是, 如當權者是比較平庸的可能會使整個國家文明步伐減慢。

3)人是有惰性, 有增熵的存在, 如果長期處於一個比較融洽, 平和的環境下, 人的成長普遍會比環境相對多競爭的慢。

也許, 今天我們不需要去想歐, 亞的制度對我們的影響, 會認為有實力的去那兒都能夠生存, 這些實力很常就是包括創意力,創新能力等等, 但我們要知道創意力, 其實只存在極少人且極少情況下能夠創造出來, 而大多數能有「創意」的想法都是以「模仿」為主, 正所謂站在巨人肩膀上。

像在每一本「新書」中, 我們都能夠找出絕大部分是前人所研究過的理論及科學, 再加上作者一些組合過的想法而已... 更誇張的說法就是Iphone的第一步, 只是原有的技術組裝而成, 像拍照, 電話功能, 收音機, IOS系統(電腦), 觸控式螢幕等等。
而現今社會已經是網絡世界, 流動性必然是大部分人都可以擁有(除北韓), 但比起創意力, 其實知識的累積,模仿的力量也許是更重要的。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Clooney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認知負荷 影響學習

類比影響人的一生

貓癬愈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