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感帶來的啟示

Clooney
·
·
IPFS
·
第176天讀後感, 阿德勒說到貢獻感是所有幸福的來源。

2022年5月9日
今天所學到的的是「阿德勒」對愛的定義及想法, 阿德勒認為愛是「兩個人共同完成的課題」。而兩個人的主要課題就是如何變得「幸福」,而幸福就是來自於貢獻感。

貢獻感是由於我們認為「我對某人有用處」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以才有之前的文章所說 包括僧人心態,佛學等等書藉所講的。

在理論上,當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 就能夠滿足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存在感」, 比如說:<僧人心態>裡所說的一個研究,人的金錢只要每年收入達到六十多萬港幣,基本上跟幾百萬,甚至過千萬的滿足感及快樂感是沒有太大的差別,因此追求人生的滿足感,幸福感之一,還有的是在工作上的尊重,朋友之間的信任,情侶之間的愛情等等,這些的根本就是離不開「存在感」,我們會想影響別人,甚至金錢本身都已經可以把存在感實體化,比如開名貴跑車,住別墅等等 或者在嬰兒時大吵大罵也是為了自己的媽媽回個頭看看自己。

因此,在這個推論下我們可以知道當別人在幫忙的時候,總是會比受助者更快樂,而得出「曾好心幫過你的人比起受過你恩惠的更願意再度幫你」的情況。當你知道這樣的學說之後,你還有理由不開口,剝奪別人獲得幸運的權利嗎?

當然在對方幫助你之後,記僅要把成果分享給他知道, 好讓「幫助者」知道幫助後的後續發展,會令他更願意下一次幫忙,以及增加他們的存在感及幸福感,何樂而不為呢?這正正就是貢獻感極大化的方法

所以不妨試試在別人幫忙你的時候多多讚揚對方 不只能夠令對方感到幸福 還有助把這些「好事」延續開去。

在兩個人的共同完成的課題中,我們更加要好好利用貢獻使雙方感到幸福,還要有效地表達出來才是真正的智者。

Credit: 《被討厭的勇氣》, 《好好拜託 哥倫比亞大學最受歡迎的社會心理課, 讓人幫你是優勢,連幫你的人都快樂才是本事》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Clooney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認知負荷 影響學習

類比影響人的一生

貓癬愈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