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庫
公庫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成立的初衷,是希望將台灣社會中被主流媒體忽略或扭曲的公民行動,以影音形式紀錄下來。十年來,公庫已累積超過3千餘則影音紀錄。我們期望這些紀錄是各界查詢與理解社會事實的管道,因此亦採CC授權作為公共資源。 我們相信,另類媒體的獨立與公共性 須透過群眾認同、涓滴集資才能真正達成 ◈捐款挺公庫:https://donation.civilmedia.tw/

搏命記實|公民行動電子報第179期

根據跨國非營利團體「新聞標誌運動組織」統計,從去年3月到今年6月10日為止,至少有78個國家、共1584名記者死於新冠肺炎。

「媒體」是疫情資訊的傳聲筒,從防疫宣導到疫苗施打狀況等,媒體從業人員必須站在第一線,深入事發現場瞭解疫情的影響與實況。

根據跨國非營利團體「新聞標誌運動組織」統計,從去年3月到今年6月10日為止,至少有78個國家、共1584名記者死於新冠肺炎。這些無法「在家工作」的媒體從業人員穿梭在你我日常觀看的螢幕前後,他們支撐著整體社會的資訊網絡,然而誰支撐著他們的防疫保護?

在台灣,目前媒體從業人員雖然已列為疫苗優先施打對象,但是除了疫苗之外,他們還欠缺哪些保障?資方是否還能將防疫措施做得更好呢?

本期公庫電子報從壹電視攝影記者猝死確診案出發,探討並瞭解台灣媒體從業人員的防疫現況。同時,公庫取得墨西哥獨立記者授權,帶您實際瞭解拉丁美洲的「媒體工作實況」。讓我們一起瞭解新聞產製的背後,這些媒體工作人員如何「搏命記實」。

本期焦點

疫情下媒體人員健康由誰守護?從壹電視大樓猝死案談起(2021-07-09)

公庫編譯

疫情席捲而來媒體人員如何自保?以拉丁美洲經驗為例(上)

疫情席捲而來媒體人員如何自保? 以拉丁美洲經驗為例(下)

疫情期間,拉丁美洲媒體從業人員不只要面對「保持健康」這項課題,更困難的是他們必須突破重圍、向官方索取資訊,並且以科學角度報導疫情。然而政府根本不信任媒體人員,甚至不願發布可信的消息,也不讓媒體人員取得數據資料,並試圖透過散播假消息、拒絕回應任何媒體提問等方式,斷絕媒體人員取得資料的機會......

本期議題

美麗華罷工超過2個月 勞資協商再度破局(2021-07-14)

環評、土徵線上審議亂象多 軟體過時、變相強迫群聚?(2021-07-04)

7月2日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等團體召開線上記者會,指出部分環評、都市計畫、土地徵收等線上審議漏洞重重,缺乏配套措施也尚未完成法制化,呼籲應設有「煞車機制」,若利害關係人無法參與會議,或是重大爭議開發案皆應暫緩召開審議,以免影響民眾權益......

既有租金補貼明年1月才發放 民團呼籲「緊急租金補貼」納入紓困(2021-07-09)

疫情期間禁移工轉雇主 移工團體批中央歧視政策、應發紓困補償(2021-07-13)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7月13日與多個移工團體召開線上記者會,痛批禁止移工轉換雇主是歧視性政策,移工平白無故遭受暫緩轉換工作37天毫無收入,且疫情期間極少有任何針對移工之紓困方案,連受減薪影響的工廠移工也因未納《就業保險法》而沒有申請紓困補助資格......

不分族群同島一命? 京元電子移工後續生活仍艱辛(2021-06-26)

天主教新竹教區越南移工移民辦公室神父阮文雄指出,6月22日有移工向他反映,隔離結束回到京元電子宿舍,隨即被告知要搬離原本的宿舍。至於要搬到哪裡?移工完全無從得知。同時移工的私人物品被打包、棄置在走廊與戶外。(截圖自阮文雄提供之影片)

燦爛時光會客室

投書與外稿

別再將我們的命讓別人決定|我是消防員,為什麼不能組工會?-1

勞資權力不對等 消防員的職安別再殉職換改革|我是消防員,為什麼不能組工會?-2

白色夢魘一那段被遺忘的歷史傷痕(2021-07-08)

有精神疾病就可以逃過一死? 美國「就死能力」案例初探(2021-07-01)

在台灣,我們比較熟悉的相關概念是從小公民課會接觸到,《民法》提到的「行為能力[1]」。在司法程序上,台灣和美國也都有類似像就審能力、認罪能力等評估的概念,而本文要聊一聊的「就死能力」,在美國的心理學或法律用語是「competency for execution」。

公庫官網:http://www.civilmedia.tw/

公庫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ivilmedia

群眾集資相挺:http://donation.civilmedia.tw/

我們深信,透過群眾的涓滴支持,才是媒體真正能夠獨立的重要碁石

(原文發佈於2021年7月20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