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崇銘
鄒崇銘

鄒崇銘個人網站|我城的鬱悶:https://chowsungming.com/ FB & IG: Chow Sung Ming 電郵:info@cchowsungming.com 出版自主|Likecoin |Writingnft

高達·王家衛·冇腳雀仔·都市漫遊者

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人物高達,以91歲高齡與世長辭。以往也曾聽說過,王家衛《阿飛正傳》(1990)裡「冇腳雀仔」的故事,乃來自高達的《法外之徒》(Bande à part,1964)。以往卻從來沒想過,兩部電影的內容又有沒有什麼關聯呢?從現有關於王家衛的文獻中,似乎也找不到任何相關的討論……

旭仔:「我聽人講,這個世界上有種雀仔是冇腳的。牠只可以一直的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雀仔一生只可以落地一次,那一次就是牠死的時候。」

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人物高達,以91歲高齡與世長辭。以往也曾聽說過,王家衛《阿飛正傳》(1990)裡「冇腳雀仔」的故事,乃來自高達的《法外之徒》(Bande à part,1964)。它出現在電影的末段,主角Arthur被槍殺之際:

畫外音:「他見到印第安神話中的神鳥,牠生來便沒有腳,永遠不能落在地上。牠躲在高高的雲裡睡覺,只有死時人們才能見到……」

以往卻從來沒想過,兩部電影的內容又有沒有什麼關聯呢?從現有關於王家衛的文獻中,似乎也找不到任何相關的討論。我這才去找《法外之徒》來看,又翻閱有關這部電影的研究,方驚覺到高達電影和班雅明(Walter Benjamin)「都市漫遊者」(flâneurs)的概念,原來有著如此密切的關係。這對了解王家衛當然亦甚重要。

剎那之間,所有謎團彷彿迎刃而解!

班雅明在1930年代未完成的巨著《拱廊計劃》(Arcades Project),將焦點放在巴黎的有蓋步行街商場。上千頁的草稿盡是零碎散亂的筆記,描畫著彷如巨型主題樂園那魅幻般的巴黎,盛載著永無窮盡的欲望和消費活動。數年前我在到訪巴黎時,亦曾專程去看過一些拱廊,建成百多年後已成為破落的雜貨中心,但當年華麗的門面裝潢仍依稀可辨。

在班雅明筆下,巴黎如水月鏡花般大都會浮華,既令人浸沉在豐腴甜美的幻境中,但同時亦讓人驚覺到它的虛幻和荒誕。那些如鬼魅般在街上遊蕩的漫遊者,既是都市欲望和消費的化身,亦是戮破眼前幻景最有力的反抗者。

班雅明在逃避納粹迫害時自殺身亡,但其論述對戰後法國卻影響深遠。其中德博(Guy Debord)的名著《奇觀社會》(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1967,後於1974年拍成電影),正是都市漫遊者最有力的詮釋之一。在德博筆下,現代大都會是一幕幕眩目的奇觀表演,它的破碎空洞卻讓人感覺異化麻木,淪為如行屍走肉般的孤寂個體。德博還身體力行地發動「情境主義」(Situationist)運動,通過即興快閃的行動搞砸都市生活的鬧劇。

與德博同期的法國新浪潮主將高達,活脫就是通過影像搗亂的都市漫遊者。在他早期作品中的角色,就像你我和周遭的平凡人,在鏡頭下盡展日常生活中的沉悶無聊,同時又讓觀眾產生疏離和荒謬的感覺。正如Ahmet Süner (2015)指出,高達挑皮搗蛋的針對對象,還包括荷里活的廉價幫派電影。通過他對主流類型的反諷重構,出其不意的荒誕暴力,令原來屏幕上的奇觀突然變得滑稽可笑,藉此擴濶觀眾對電影的思考空間。《法外之徒》正是由此而來。 

由此遂清晰可見,「冇腳雀仔」正是都市漫遊者的象徵。這在王家衛的首作《旺角卡門》(1988)中,華仔(劉德華)和烏蠅(張學友)身上已初露端倪,但畢竟那仍是靠近主流商業的作品。到了《阿飛正傳》,不問可知,王家衛才真正豁出去了,徹底地讓旭仔(張國榮)都市漫遊者上身,通過乖戾不馴的姿態和行徑,既挑戰著電影故事中的一切,亦挑戰著觀眾的承受能力。 

但事實上,被稱為王家衛師父的譚家明,在《烈火青春》(1982)這部同具顛覆性的電影中,早已通過Kathy(夏文汐)、Tomato(葉童)和Louis(張國榮)等角色,演活了都市漫遊者的放誕不羈。電影的英文名字是「Nomad」,據說源於19世紀末尼采的理論,它對1960年代法國哲學同樣深具影響力。

在杜魯福著名的《祖與占》(Jules and Jim,1962)中,都市漫遊者的身影同樣觸目皆是。被王家衛和關錦鵬奉為啟蒙者的安東尼奧尼,在同期意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中亦不乏類近風格。正如Torunn Haaland (2013)指出,在其「疏離(愛情)三部曲」的次部——《夜》(La Notte,1961)中,女主角Lidia獨自在宏偉、空濶而冰冷的米蘭街頭,百無聊賴地遊蕩,正是典型的看破世情的都市漫遊者形象。

在關錦鵬的《地下情》(1986)中,主角之一的淑玲(蔡琴)開場不久慘死,朋友們則繼續漫無目的地浮游著。這部都市漫遊風格最為強烈的香港電影,便被認為甚具安東尼奧尼三部曲的首部——《奇遇》(L’Avventura,1960)的影子。

參考文獻:

Torunn Haaland (2013). “Flânerie”, Spatial Practices and Nomadic Thought in Antonioni’s “La Notte”. Italica, 90(4), 596-619.

Matthias Piccolruaz Konzett (2011). “it’s not Every day We’re Gonna be the Same” Wong Kar Wai, Auteur-Flaneur of the Camera. Weber: the Contemporary West, 27(2), 67-76.

Ahmet Süner (2015). Reinventing the Everyday in the Age of Spectacle: Jean-Luc Godard’s Artistic and Political Response to Modernity in his Early Works. Studies in French Cinema, 15(2), 123-137.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