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
Chin

反意識形態/爾思出版共同創辦人 寫作的地方:https://travelwithbook.com/ 來信指教:chin@travelwithbook.com

關於把寫作當成職業這件事

這篇文章也是我幾年前寫在Medium上的一篇文章,情況或許有些小改變,但總的來說還是差不多吧。
就是我每次說是「舊文」其實是在提醒各位好朋友們不用拍這篇,我只是修改了一下自己之前寫的文章。因為我現在已經不更新medium,上面的文章也是付費會員才能看到的。不過如果你願意看我的文章,我會很開心,或許拍一下讓我知道就好!:)

寫這篇文章時還沒有甜點店,我從法律系畢業後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做跟「文字」相關的工作,但又不是像編輯這種很專業的文字工作。本來想寫一篇個人很神奇的職業路,我畢業之後做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個原定要求要有10年以上行銷經驗的品牌經理,我很不知好歹的在還沒畢業前就去應徵,也真的被我應徵上了。因為老闆說我真的很有種。

當時的薪水是50K,本來也沒有想說我就完全不會再走回法律路(因為我們學校的司法官應屆考上機率是全台第二,我的功課也不算差),可是一開始工作剛好是我擅長且有興趣的,以台灣文科畢業生而言算是不錯的起點(當然是不能跟法律從業人員比,但我可能那時比較短視近利),畢竟我畢業的時間剛好就盛行22K,所以後來職業的軌跡就完全與法律脫離。只是我即使在報社工作,都還是逃避不了被主管要求幫忙看法律文件。

Photo by Ivan Samkov from Pexels


前言寫的有點長,以下就是我原來的這篇文章。

我算是廣義的文字工作者,但每次與別人談到自己的興趣是閱讀或寫作總是不自在。畢竟有更多的人並不以文字而生,他們的文字能力或閱讀領域比我深入許多!

擔任一個文字工作者可能會遇到的狀況

  1. 閱讀與寫作變成有目的
  2. 失去對文字的熱愛


寫作不是為了自爽,應該確認目標群是誰。

只是我私下也自爽寫了很多文章

最近接了一個比較特別的案子,為明年要參選的政治人物寫「政治觀察文」。對方希望選民認為他是有「獨特見解」的人,因此要不時在臉書粉絲頁上發布對政治、社會現況、國際情勢的文章。

基於職業道德,我從來不會公開批評老闆或案主,但這確實是有點奇葩的案主,畢竟到死也不能說我為誰撰寫文章,稍微敘述一下應該無妨!

對方讀了我之前相關文章很欣賞,於是約了談合作細節。但我在談論過程中即發現,他對於自己的優劣絲毫不理解,沒有穩定的政治立場、甚至不清楚現在正在發展的國際政治話題,例如反送中、黃背心、星期五為未來⋯⋯等等。

一個PM不了解產品,接下來還能有什麼作為?

對我而言,這類工作(其實已不是單純的文字工作)最重要的應該要先為這位政治人物設定「人設」,尤其政治人物的個人魅力是很重要的。我並不認識他、我也不知道他預定的目標選民是誰、他是否有幽默感、他的所學及專長背景為何?

還有一點,我的「立場」和對方是否一致?

因此,問了以上問題。我以為對於一個即將參選的人而言,以上的問題應該是能直接反射回應出的,根本不應該花時間思考,若他沒有強烈的政治信仰及理念(不論是否為人設或真心),為什麼他要花時間與金錢投入選舉?

我問了對方—— 號稱該選區學歷最高的「專業人士」:「請問你看了我的文章,覺得我們的立場相同嗎?」

他回應:「嗯⋯⋯其實我沒什麼立場!我們也不想被貼標籤,就是主打專業」

我內心不禁納悶:專業是什麼?哪個參選人沒有專業?但也只能用更多的問題來探測他的想法。

我:「好吧,那我可能會針對經濟、勞工權益、交通⋯等等議題寫」

他:「其實你也可以把你之前的文章拿出來用」

我:「不過你不是要時事評論?這樣會很過時」

如果一個想參選的人沒有立場、不會玩意識形態,到底要叫誰來支持他?而且一個沒有立場的觀點,我還真的寫不出來耶!這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我也遇過很多要寫產品行銷文章的人並不認識自己的產品與市場。

後記:後來我只幫這位要參選的人寫了五篇文章,在粉絲頁的讚數都很高,可是他因為敗選就對稿費不聞不問,一直到最近(已經過了兩年了吧?)他因為被一家廣告公司告,沒有支付500元的廣告費用。他竟然不要臉的打電話來要我作證說「粉絲頁的內容都是我本人操作,那家廣告公司沒有幫他做」
第一,我根本不知道廣告公司跟他的關係,怎麼可能做偽證?第二,他也欠了我錢,怎麼好意思要我來作證?然後他就說,我幫忙他出庭作證,他就會付我之前約定的費用⋯⋯其實我只是因為自己很懶、事情也多,不想搞訴訟,不然身為債權人也應該要告他。


當寫作變成賺錢工具,你還會愛寫作嗎?

文字工作是我的夢想,我從小就希望自己的工作是可以一直閱讀、一直寫作的。我曾經也動搖過,如果我的職業和興趣重疊性很高,那我會不會哪天乏味或者崩潰?

然而至今已將近10年,我還是很喜歡文字也寫過五花八門的議題、各式各樣的文體,或許我越寫越隨興,但還是期待每一次和人討論後思考「這東西要怎麼寫?」我發現寫作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似乎透過不斷的想像永遠都會再激發出新的創意,從來不會因此靈感枯竭,完成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速。

但可能多少對文字失去了敬畏心。

的確一開始的時候很害怕自己寫出的文章出錯,我發稿前會再三確認標點符號與錯字,默念好幾次找出哪裡有不順,經過多次的編輯和潤稿才會發出一篇文章,但現在寫的文章幾乎都是一寫完就按了發布。

我不確定是否因為我從傳統媒體跨到網路媒體後也改變了自己的寫作習慣,或者是因為待在行業中較長的時間對文字的把握度較高?

關於這問題,還是很自豪地說,自己目前還是依然熱愛文字,我的休閒也有大部分與閱讀相關。



會再發這篇文章是因為每次Matters改版或又有什麼神奇的事件發生,大家就又會開始寫作的意義,我之前也在Medium跟Matters上寫了蠻多篇,可是其實寫作對我而言,現在真的就只是一個抒發的管道——就是你很喜歡吃蘋果,也沒必要一直跟別人說為什麼?雖然我也已經不在寫社會評論文章⋯⋯但很意外的是自己幸運地到現在還是喜歡寫作,其他的「東西」對我而言真的只是附加條件了。

但我其實也說過我並非一個佛係的寫者。看著拍數跟閱讀時間確實也會覺得有點羞恥,畢竟曾經是以寫作維生的,而且因為我個人比較自戀,我的文字應該沒有這麼差吧!?還有,因為我個性比較古怪一點,雖然我的文章拍數不如我預期的多,但我還是覺得我的拍數跟我文章閱讀時間不成比例啊,大家要是沒看就拍手會讓我有點不開心,是在同情我嗎?XD

如果有興趣也可以看我在Medium上寫的這篇,有提到在台灣當文字工作者的困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