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幽思
周末幽思

“Whoever does not believe Moses and the prophets will therefore always become a poet.” thursdaytillsunday.blogspot.com

童年的篇章

路易馬盧(Louis Malle)的《再見童年》(Au revoir les enfants)講述法國佔領時期,一所天主教寄宿學校發生的故事。馬盧拍過不少商業電影,成名作更是在荷里活拍成。這部《再見童年》回歸家鄉,由馬盧自述兒時經歷,觸及民族歷史的傷痛之餘不失溫情,是深受法國本土觀眾愛戴的情真意切之作。

故事發生時值二戰,電影卻從未直面戰爭的殘酷。寄宿學校像一片未受戰火沾染的潔淨天地,孩子們在校園的庇護下成長,彷彿外面的紛亂和險惡都與他們無關。那盛大的禮堂與堂皇的音樂,壯麗的詩篇和管風琴音,課後踩高蹺、看卓別林的黑白默片,冬天滿地的厚厚積雪,恰好就是一段童年的詩章,記載著悠悠的歲月。

電影主要環繞法國男孩朱利安和猶太男孩波奈之間的故事。尤記得一幕,音樂課上的波奈彈奏舒伯特的〈樂興之時降A大調小行板〉,年輕的鋼琴教師〔由伊蓮雅各(Irene Jacob)飾演〕本來心不在焉,聽到波奈的演奏,驀地抬起了頭,為那不屬於他年紀、過於沉著的琴聲感到詫異。來自富裕家庭、馬盧本人化身的朱利安,一向憑藉小聰明獲取老師的青睞愛戴。新來的男孩內斂沉靜,白皙的面孔透露著生疏和對外人的戒備,卻不難見到他嶄露的才華和光芒,當他優美地演奏起舒伯特的樂曲,朱利安滿心妒忌,妒忌新男孩一下子就搶去了風頭。

然而,幽幽的琴聲背後,卻埋藏著天大的秘密。那是1944年,二戰進行得如火如荼,德軍針對猶太人的迫害也愈趨瘋狂。善良的神父收留了三名猶太孩子,波奈是其中一人。由於是天主教學校,波奈的猶太背景正好解釋了為何他每次都缺席聖詩班,或是聖餐禮時他的怪異舉止。夜半起床,朱利安窺見波奈站在床邊,身穿白色睡袍,在所有同學都入睡後,孑身一人默站兩支蠟燭前閉眼禱告。那些化成旋律的憂傷,正是他無法言語的秘密,只是年少的朱利安當時尚未明白。

小孩子之間的心思其實無傷大雅,但對於波奈,在這本應無憂的年齡,嬉戲與玩樂也幾乎成了奢侈。一次歷奇遊戲後,朱利安和波奈在叢林裡蕩失路,眼見天色漸暗,夜幕低垂,仍遲遲歸不得家,兩人驚慌得快要哭起來。此時一輛車在狹窄的小路駛過,眼見下來兩個德兵,朱利安以為得救,波奈即時的反應卻是撒腿狂奔,因他以為那是來追捕他的德軍,便下意識、如臨天敵地亡命逃跑,一直跑到叢林深處,才被士兵制伏。或許是繞幸,或許是命運之神眷顧,士兵並沒有起疑,倒是像黑夜中的救星,將兩個依偎的孩子送返寄宿學校。

在這個年紀,狹小的天地裡能有的驚險與波瀾頂多也不過如此。對波奈來說,這卻是一種不得已的求生本能,歷史與時勢迫使他急速成長,眼神背後無時無刻的防備與不信任,似乎都成了他血液的一部分。

朱利安問:「你恐懼嗎?」「無時無刻。」猶太男孩如此說。於是就解釋了波奈與同齡男孩的格格不入,那些拘束的舉止,過於哀傷的音符,還有那雙生疏卻深邃的黑眼睛。

馬盧的電影很隱晦,由始至終沒有大喜大悲,甚至到電影結尾,學校被迫關閉,神父和波奈被德軍帶走,都沒有刻意表現出離別的不捨。波奈知道自己大限已至,這日終將到來,只是平靜地執拾行李。陰鬱不祥的氣氛籠罩校園,就連年幼的孩子都隱約察覺到這是最後一面,紛紛向神父告別。成人總是覺得孩子年輕,什麼都不懂,但從他們雙眼所窺見的世界,無論齷齪,無論高貴,他們都會收藏在心中。任何人感受世界,承受痛苦的能力,都不應該被低估。

「四十多年過去了,但直至死前那刻,我仍會記得那個一月清晨的每一分秒。」馬盧的畫外音如是說。孩提時期承載了一個人生命的底色,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師長的一句訓勉,長大成人後依然久久不忘。舊時的玩伴、熟悉的遊戲,都如烙印一般深刻地印在心底某處,在成年後某些時刻突然浮現,如回憶裡一道格外亮麗的風景。經歷會塑造一個人,孩提的經歷更是如此,如果幸運,這些記憶會佔據生命很長的一段時間,伴隨渡過大半人生,但也有人還未來得及長大,屬於他們的色彩就被過早地奪走。安然無恙走過童年,那些得以保存下來的記憶,就更顯得彌足珍貴。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