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叔
米叔

知乎米叔

香港人对英国有什么看法或者感觉?

Back up from Zhihu


80后香港人分享一下。个人的观察是中层市民对英国比较有好感,基层市民通过各种上升渠道流动到中层的也颇有好感,基层市民打酱油。

举个例子,父亲在5-6岁时随父母从深圳坐小木船偷渡来港,当时大部分人都没可能考进大学,于是念完中学便打工,然后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在政府取得资助取得伦敦大学学位,等等,这都是许多香港人共同的上升渠道。当然有更聪明的可以凭成绩考上拔萃男/女书院、华仁书院等等,然后进入港大,当上政务官、医生,取得政府资助到英国深造,这批精英当然是在牛津、剑桥、LSE(伦敦政经学院)深造的。林郑月娥和曾俊华等一众殖民地官员大都是这类途径的胜利者。由几乎要凿壁偷光的穷学生靠着各种机会和资助,晋身到衣食无忧以至出国留学的人,很难对英国没有好感。这种感觉也影响到他们的子女,例如我。

同时许多港人对英国的感觉是务实的,在一班”鬼头“(对英国人上司的惯称)主导下争取自己最大的利益之余,却没有构成“英国人“的身份认同。一方面绝大多数香港人回归前接受的中国文化、历史、语文教育大多源自中华民国学者编写的教材和观念(香港也有少数“左派学校“如香岛中学),例如中文科课文收录了《孙中山的少年时代》;教导古代哲学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中国历史延绵五千年,必须由夏商周念到辛亥革命。中文老师通常是香港中文大学/师范学院出身,拥有强烈的文化民族自豪感,尤其中大新亚书院的一班老师,简直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由新亚校歌的歌词可见一斑:

山巖巖,海深深,地博厚,天高明,
人之尊,心之靈。廣大出胸襟,悠久見生成。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十萬里,上下四方,俯仰錦繡。
五千載今來古往,一片光明,
十萬萬神明子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有聖人。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手空空,無一物,路遙遙,無止境。
亂離中,流浪裏,餓我體膚勞我精。
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
千斤擔子兩肩挑,趁青春,結隊向前行。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教出来的学生很难不受这种氛围熏陶。回归前还有”孙中山先生寿辰“公众假期,与”英女皇寿辰“享有同等待遇。另一方面政府也避免建构”英国人“、”中国人“的概念,在公民教育(不是国民教育)课堂中通常就是教学生要做个有公德心、为别人设想的人等等,很少提到身份认同的问题,当然也不唱国歌不升国旗,可能因为英国本土也不搞这些的原因。香港政府也一直不容许像我爸这种偷渡来港的人取得英国属土公民身份,法例上一直是无国籍人士,虽然工作生活没有什么限制,却不能申请护照,只能拥有类似护照的身份证明书,直到回归后他才取得人生中第一本护照-特区护照,拿到护照的时候他是挺高兴的。

对我来说,英国帮助了许多香港家庭成功上升,营造了一班生活不错、对英国有好感的人,可是也要清晰地认识到英国在香港从来都是政治商业利益先行,并不是对香港有什么感情,正如她对所有其他殖民地的态度一样。


如果用生活琐事角度来看,香港真的从英国学(照)习(搬)了很多东西,如路牌字体、烫死人的独立冷热水龙头、英国制造巴士、火车、饮品(好立克、以罗果子盐)等等,身在英国,多少会有点亲切感。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