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平
張潔平

希望探索媒介的各種可能,也希望做個一輩子的記者。Matters站長。

給Matters朋友們的一封信:向星際啟航

「10月31日起,Matters 站上所有文章(不含評論)已正式上載到星際文件系統(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IPFS)的節點上,實現文章內容的分佈式存儲。您可選擇將發佈的帖子永久儲存,並透過分佈式節點彼此傳播,讓文章內容不侷限在單一網頁地址訪問。」

這是最近兩週,Matters在給會員的通訊裏反覆提到的說明。

這是Matters很重要,基礎性的一步。什麼是「分佈式存儲」?它和把文章寫在臉書狀態、微信公號或者Medium有什麼不同?分佈式存儲,跟區塊鏈的關係又是什麼?有什麼用?作為一個做內容出身的人,我曾花了一段時間理解這件事。正是理解它的過程,推動我開啓、並且 all in 了這場Matters實驗。

1.

從結果來說很簡單:信息存在分佈式網絡裏,理論上意味着永久保存、不可篡改。

2011年的一個統計表明,互聯網上一個網頁的平均壽命只有100天。這與我們曾經的想象大相徑庭:原來信息發佈在網上,不等於立此存照。「你訪問的頁面已經不存在」,404的畫面以各種理由遍佈世界。想想Blogbus、Path這些風頭一時的大公司,還有中文世界熟悉又消失了的無名小站、網易博客,又或者微信公眾號上那些紅叉。你曾經交付的人生記憶、公共發言,隨着託管商的關門,或者掌權者的干預,在網絡間消失的那一刻,才催人醒覺:它從沒有真正屬於你。

你花了四五年時間,每天寫下的微信朋友圈狀態,有沒有發現很難備份?積累的臉書狀態記錄,要不是因為今年5月歐盟通過GDPR法案,強制要求確保用戶的數據可攜帶權(right to data portability),也幾乎沒辦法導出。這事很常見,一想卻荒唐:你創造的內容,其實不屬於你。

分佈式存儲,除了會帶來內容的永久保存,更重要的是,這種存儲的實現方式,意味着你創造的每一個數據單元,你在網上的每一次情感、智力與記憶的輸出,都屬於你自己。

以Matters應用的IPFS協議為例,在IPFS網絡裏儲存的每一個文件,都會生成一個獨一無二的編號,相當於這個文件對應的獨有密碼(Hash)。你可以在IPFS網絡裏通過密碼直接提取到這份文件。在我們熟悉的HTTP世界裏,文件儲存在單一服務器,每個文件對應一個地址(網址),輸入地址,即可提取文件。地址一旦停止運行,文件也就失效。而IPFS的存儲是去中心化的,同一份文件會存在多個節點中,持有密碼,就可以在任一節點提取它。一個節點不行,還有下一個。

所以很多人將這個hash比喻為指紋、簽名,它意味着不受制於人的所有權。

將內容以獨立指紋,而不是所在地址的方式,在數字世界完成確權,也會帶來價值計算方式的改變。它意味着,內容的價值,不取決於多少注意力流經此處,而取決於它本身如何被衍生、引用、評價、購買。前者通向追逐點擊率的流量經濟,後者,則可以重新設計內容的價值信號及其體現機制。也就是說,在分佈式網絡中,注意力經濟的基本邏輯,有機會被徹底改寫。

Matters邁出的第一步,正是面朝這裏。互聯網正在走向壟斷和中心化,而另一方面,去中心化的暗涌也已到來。想要改變,我們覺得,現在可能是最好的時機。

2.

早年的互聯網理想,也是分佈式的。萬維網之父Tim Berners-Lee說,自己設計www時,就是去中心的結構,每個人都可以建設自己的網站,彼此交換地址,彼此添加鏈接。他說,現在互聯網變成中心化結構了,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社會問題。

以開放協議為基礎的互聯網,從1980年代一直持續到2005年左右。以Google為代表的搜索引擎出現,改變了這一點。Google集中起互聯網上所有的開放資訊,發明頁面排序機制,幫用戶針對具體問題,篩選出最「有用」的資訊。強勢渠道對海量資訊的篩選,決定了你所看到的世界。Google也由此站在了互聯網的權力中心。

但是它沒有進一步壟斷用戶的時間,而是致力於推動流量分發。在Google之後的大公司,每一個都試圖讓用戶儘可能久地留在自己服務內。以Facebook、微信為代表的社交網絡,以Amazon、淘寶為代表的電商平台……互聯網從阡陌交通的田園時代,進入了大佬們的圈地戰爭。

世界割裂為幾大流量池,獨立在外的個人網站變成了孤魂野鬼。智能手機的普及,加劇了這個過程:蘋果所定義的移動互聯網規則,進一步收窄了HTTP時代的開放性。人們的在線時間更長了,度過這些時間的方式也更集中。這些用戶的時間和數據,給幾大超級APP換得巨額廣告收益,也換來了更聰明、便利的服務。事實上,每一個在線的用戶,都變成了產品的一部分。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曾說「很多情況下中國用戶願意用隱私來交換便捷性或者效率」,惹來輿論批評。但恐怕不只是中國用戶,這場交換已然行進多年,全世界並沒有多少人能拒絕。

用數據換便利,有什麼不好嗎?獨立自主能吃嗎?退一步來說,安全與自由、便利與自主的選擇,本就是亙古難題,人人答案都不同。但重要的是,人們應該有做選擇的權利。

越來越中心化的互聯網商業平台,沒給我們這個機會。

3.

說回Tim Berners-Lee,他認為用戶應該100%擁有自己創造的數據,這是一切改變的前提。從事內容生產與創作的人,大概比其它領域的互聯網用戶,更急迫地體會到這種需求。

有了確權,才有更進一步的流轉、分發、回饋。這是今天Matters作為內容社區,以「星際文件系統」為起點的原因。

和社區的2000位用戶一起,Matters小團隊,花了幾個月時間,搭建起這樣的結構:如果說分佈式網絡是一片星際,Matters首先是工具(編輯器+瀏覽器),可以幫助任何用戶在星際裏存儲、提取內容。Matters同時也是飛船(本地社區),當飛船上的所有內容在星際有備份,用戶之間可以在這個小型的中心化節點上,更自主、自由地交流、討論與互動——想象《三體》中描述的,自帶全套生態循環、甚至內建美麗花園的小型星際飛船。在這個生態裏,Matters並沒有壟斷能力。每個人掌握自己的數據,未來,工具可以開放給所有人搭建自己的飛船。而Matters飛船即便迷失在航道,它所攜帶的所有記憶也都不會消失,並可以換一個地方重組。

今天,恰好也是比特幣誕生十週年。比特幣作為區塊鏈技術的第一款殺手級應用,在近兩年成為大眾熱門詞彙,吸引了無數投機客的同時,也帶動了整個分佈式網絡向前探索。

它的成功、爭議與泡沫,也讓後來者有機會冷眼旁觀:一方面,這裏藏著商業模式的新想象。可以編程的貨幣,可以自動運行的智能合約,加之對內容(版權)單元的獨一性標記,令一個社區不需要依賴中心化的流量分發、廣告變現系統,就可以產生多種交易與合作形態——好比從shopping mall回到市集。內容的衍生、引用、分發可以被標記,使原內容創作者獲得小額分成,而用戶的協作、讚賞、購買等行為,也可以在更小的單元裏切分,自動分賬。在數據民主化的基礎上,社區若有可變現的集體價值,也更容易分紅給每一位貢獻者。

另一方面,我們可能要一再回頭審視,問問自己,為什麼非如此不可?什麼樣的標的,值得我們耗費分佈式網絡中每一個節點的資源,去追求永久保存、數字確權?去聯動整個社區一起前行?

我自己有個模糊的答案:它一定關於共同知識,關於集體記憶,關於一切來自公共,也應該還給公共的東西。正如IPFS的第一個大型應用是維基百科。Matters希望,我們可以圍繞公共議題、知識生產,建立起一種更動態的內容交流模型,並實現不一樣的商業價值。

看,這可真是個大言不慚的夢。不怕觸礁的話,就一起來。

Matters項目發起人

張潔平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