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热点新闻背后的现实逻辑

土摩托
·
·
IPFS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纸媒不再是新闻的主要来源了。要想在这个新时代生存下去,纸媒必须转型,为读者提供及时可靠的背景知识,帮助读者了解热点新闻背后的现实逻辑。

           2022年底,一则科技新闻在朋友圈小范围地刷了屏。美国政府资助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宣布首次成功地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了“净能量增益”,即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促成反应所需输入的能量。转发这则新闻的朋友们大都觉得气候危机解决有望,因为人类很快就能用上清洁而又廉价的能源了。

           一条新闻之所以能成为热点,要么是因为它激发了人类的共同情感,要么是因为它触及到了当下的热点话题。核能大家肯定都听说过,也都知道基于核能的原子弹能够把地球毁灭好几次。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大家肯定也都早有耳闻,知道这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所以这条涉及到核能与能源的硬核科技新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问题在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地说出原子弹和核电站之间的区别,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分辨出核裂变和核聚变之间的差异,甚至那些学过大学物理的朋友们也不一定知道核聚变到底有哪几条技术路线,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都是什么。于是,当大家看到那则来自美国国防部的新闻时,便都本能地认为“净能量增益”等同于发电站的净利润,相信人类从此将不再需要节能减排,因为那条新闻上说,核聚变所使用的原材料在地球上的储量十分充足,可以供人类使用上亿年。

           但是,如果大家读过我写的那个《未来的能源》封面故事的话,就不会这么想了。我在那个封面故事里为读者简要地梳理了核聚变的发展历史,详细解释了可控核聚变发电所面临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及各种技术路线的难点都在那里。只要你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就不难理解那则核聚变新闻背后的现实逻辑了。

           举例来说,如果你知道可控核聚变技术已经研发了70余年,至今依然遥遥无期,你就不会对那则新闻抱有太多的幻想;如果你明白了为什么只有核聚变才有“净能量增益”这个说法,核裂变没有,你就会知道核聚变难在哪里,所需条件到底有多么苛刻;如果你了解了核聚变技术优劣的判断标准,明白了能量增益的理论值和实验值之间的关系,你就不会对那则新闻大惊小怪;如果你理解了核聚变发电的那几条技术路线各自的发展历程,你就会一眼看出那则新闻背后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电,而是为了给那个国家级实验室争取更多的国会拨款……

           所有这些知识点,都可以在我那个封面故事里找到。而我写的那组文章并不难懂,因为我假想的读者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符合《三联生活周刊》的大部分读者定位。这个群体对世界有好奇心,对社会有责任感,平时爱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但是,这个群体平时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早已从三联这样的纸质媒体转到了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上。作为三联的一名记者,我所能做的就是为这样的读者提供与新闻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大家理解热点新闻背后的现实逻辑。

           就拿那期《未来的能源》封面故事来说,我花了更多篇幅为读者介绍了风能和太阳能这两种当下最热门的新能源形式,详细解释了两者各自的优势和缺点都在哪里,以及中国在这两方面的发展现状。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是新能源的超级大国,目前中国的光伏和风力发电占比分别达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二。为了更好地消化这些新型电力,中国不但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网,也是全球唯一拥有交直流混合电网的国家,所有这些都和中国特有的政治体制和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关系。这些知识点不但可以帮助普通老百姓了解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新能源,还能帮助投资者理解这两种新能源为什么值得投资,以及这个领域潜在的陷阱都在哪里。

说到新能源,就不能不提到新能源汽车。春运期间新能源汽车排队充电的新闻曾经霸过屏,为此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比较了电动车和氢能源汽车的异同,以及充电和换电这两种补电模式各自的优缺点,相信这也是很多读者非常想要了解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做出更好的选择。

在介绍核聚变的历史之前,我还花了更大的篇幅向读者介绍了核裂变发电的现状,解释了为什么在可预见的将来,基于核裂变技术的核电站才是突破新能源发展瓶颈的最可靠的解决方案。相信各位读者在读了这部分内容之后,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政府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几年之后,又决定重启核电站的原因。

       《未来的能源》是“未来三部曲”的最后一章,此前我已经完成了《未来的粮食》和《未来的材料》这两个封面故事,它们被三联出版社集结成书,取名《人类的终极问题-未来篇》,已于2022年初正式出版了。

这本书可以看做是我的上一本书《人类的终极问题》的续篇,我在那本书里讨论了人类的起源、生命的延续和创造力的来源这3个人类的终极问题,获得了2020年的中国好书奖。而在这本书里,我探讨了3个关系到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即粮食、材料和能源。这3个领域虽然不如互联网、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等这些话题那么时髦,但我相信它们的重要性远胜于前者。

就拿粮食来说,这两年的疫情封控终于让很多人意识到了食物的重要性。我想通过这组文章告诉大家,即使不考虑疫情的影响,粮食短缺也并不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是中国政府硬性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的原因所在。另外,老百姓非常关心的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源污染、重金属污染,以及生态多样性丧失等等影响到人类未来福祉的诸多环境问题,也都与粮食生产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事实上,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最大破坏的并不是工业,而是农业。

           对于中国来说,土壤质量的下降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中国农民喜欢精耕细作,这种耕作方式虽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力,却会导致严重的土壤流失。事实上,正是由于多年来的精耕细作,中国东北很多地方的黑土地已经变成了黄土地,中国北方地区的空气扬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耕地之后裸露的农田。

           比起粮食和能源,材料的重要性经常被大家忽视,其实材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很多新闻事件背后的主角正是材料。比如中国政府强推垃圾分类政策的一大原因就是为了解决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中国的水污染问题也和发达的纺织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气候变化并不只是农业和能源的错,材料制造业的碳排放占比也相当之高。比如目前全球钢铁和水泥的生产过程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各占人类活动总排放量的8%,两者加起来占到了人类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六分之一。作为新兴的人口大国,中国近几十年来在房地产和基建领域的大笔投入使得中国的钢铁和水泥总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一半左右,极大地拉高了中国的碳排放总量。

           当然了,最近这3年来的最大新闻无疑是新冠疫情。事实证明,对付这种传染性极高的呼吸道传染病,仅仅依靠严防死守是不行的,还得靠疫苗。我早在2020年就在三联上写了一个关于疫苗的封面故事,为读者普及了疫苗的科学原理,以及新冠疫苗的研发过程。现在看来,疫苗的接种率不高,以及保护的持久力不足很可能是中国抗疫的最大短板,而前者的最大原因就是很多人因为相信了阴谋论而拒绝接种。如果他们能读一读我写的那个封面故事,应该就会明白那些反疫苗阴谋论有多么愚蠢了。

           所有这些知识都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地采访得出的结论。我一直相信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很重要,两者缺一不可。大部分自媒体文章缺的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这些网文所提供的知识是有缺陷的,不一定可靠。

           总之吧,我这两年写的这几个封面故事选材都很硬,这是有原因的。我越来越相信,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仍然会有一些人关心事实和正义,而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及时可靠的知识普及,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层出不穷的各种新消息。我希望我能成为这些人信任的知识来源,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得起大家的信任。


袁越

(三联生活周刊征订文)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