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對於「婚姻」感到好奇或懷疑的人,趕快去看《 幸福定格》!

對於「婚姻」感到好奇或懷疑的人,趕快去看《幸福定格》!

這是一部以婚姻為主題的恐怖片,
這是一部老公們遭受無情拷問的受刑紀錄,
這是導演沈可尚花了七年追蹤八對夫妻拍攝的作品,
(這部片的副導是今年拿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後在台上說出「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的 傅榆。)

剪輯、運鏡、畫面這些技術流我不懂,但光是把八對夫妻互相傷害的過程放上大銀幕,就是不得了的作品了。

整部片的主要內容,其實就是這八對夫妻不斷在向對方描述,自己對於這段關係中不滿的地方。涉及的主題,不出乎意料的就是那些你經常聽到的,照顧雙方父母的優先順序、說話方式、關於小孩的問題、還有「你是不是變了」。

以我自己的立場,我不太希望大家戴著「性別」的眼鏡來看這部片。或是說,不要急著批判和評價畫面中的每一位「老公」。

但有一點是非常顯而易見的:主要說話的都是女方。要說台灣男性不擅於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好、要說台灣男性承擔了許多社會期待也好,大概有一百個性別角度的結構性因素可以來分析這個現象。(尤其其中一位老公,在短短幾分鐘內就說了超過十次「我是男生」。)

撇除這點,隨著每一對夫妻展開對話,就越佩服導演「到底是怎麼辦到的」。我相信,以大家的經驗,都能想像這種對話應該只發生在極少數的伴侶之間,更別提這些對話是要被放在大銀幕上「受眾人公評」的。

即使受訪者答應導演的拍攝邀請,導演要如何在拍攝現場一步一步營造氛圍、拋出第一個問題、面對雙方的支吾後再鍥而不捨的追問,讓每對夫妻願意在鏡頭前卸下防衛機制,說出自己對婚姻不滿之處,然後在哭得唏哩嘩啦後又 ㄍㄧㄥ 住情緒,維持住對話與理解的狀態,導演控場的能力真的很不簡單。(好希望導演針對這點特別分享一下 XD 讓沒錢做婚姻諮商的人參考,在自己家裡可以複製一次這種場景。)

他們討論的話題,前面說了,其實都在意料之中。但反過來問,為何婚姻中的問題就總是這些?過了這麼多年,都還是持續存在?

問題當然沒這麼容易被解決。但除了實際解決問題之外,這部片值得被推薦的原因,更是在於忠實呈現了「試圖溝通(但未果)」的過程。走出電影院時,一邊想像這幾對夫妻在經歷了這段拍攝後,過了幾個月,大概還是會再次為了相同的 issue 而爭吵。想到這邊,難免又覺得有點徒然。

我有我的立場、你有你的難處。明明愛情應該是人生中最接近「自由選擇」的事情,但為何結了婚之後又有這麼多的你的我的不得不?在去看電影之前,就看到有人寫的:「婚姻應該改成每年重新議約。」、「開公司找共同創辦人要慎選,婚姻更是。」但大家往往又為婚姻賦予了它作為一種世俗社會制度之外的神聖性——永久而不可分離。

但除了求婚跪下時的衝動,為父母舉辦他們身為人父人母的成果發表,在婚禮當天覆誦「無論疾病、無論貧窮......」後享受來自人生路途上所有好友的祝福,在革命成功後的第一天,各種襪子亂丟、馬桶周圍的尿垢、誰接小孩、止不住的碎念、多久回男方家或女方家一次,這種種才是長達數十年的挑戰的開始。

結婚真的好可怕。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