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民
王庆民

中左翼社会民主主义者;希望为没有话语权的边缘人群发声者;致力于改善民权民生,做些实事

致李玫瑾/王大伟教授的信

尊敬的李玫瑾教授:

        我是一位来自河南省的学生。由于一些原因,我经历了非常特殊的童年和极度扭曲的青春期。在这个过程中,我遭遇了极严重的校园暴力以及相伴的网络暴力,身心受到极大创伤。我原本极力逃避和隐瞒这些经历,却发现其危害依旧象如影随形,即便我离开家乡去几百公里外的学校,还受到以前事情造成的名誉伤害,以及内心依旧因旧事而饱受创伤,并得了抑郁症,精神受到极大摧残。

        因此现在我写了关于防治校园暴力的公开建议书,希望能够为社会关注和解决校园暴力、网络暴力以及其他教育问题、青少年成长问题提供一种参考。我不仅是为了自己,也希望能够帮助比我更悲惨的受校园暴力伤害的百万千万孩子。

       根据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建议,我决定向教育部、公安部、工信部、国安部进行实名举报,并将个人治理校园暴力与网络暴力的具体建议公开发给以上各部委。这当然伴随着巨大风险,包括当年涉黑学生的打击报复、地方政府的截访、羁押,以及其他可能的各种危险(例如被跟踪、威胁,或者威胁我家人)。但是现在我已经无路可退,只能放手一搏。

       我知道您对青少年犯罪问题颇有研究,也经常在CCTV等媒体上为观众、读者普及法律知识、犯罪学常识,因此我把我的举报信和建议书发给您,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看看我的举报信和防治校园暴力的建议。如果您认为有价值,希望您转给相关政府机构如教育、公安机关的领导,即便我个人事情无法追责了,能够让我的关于防治校园暴力的建议起到一些作用,让未来的孩子们不再重蹈我的覆辙,我也就很欣慰了,也算这么多年我所受的苦难有一些价值和意义。当然,我的举报信中的事情,也可以作为您研究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素材。如果您看了觉得没什么价值,如果方便的话,也希望您能留存举报信和建议书,多一个人知道我的情况,对我就是一份安全、安慰。

    

       原本我可能考入北京的一所重点院校,或许某次电视节目会与您当面交流,但现在我的情况恐怕没机会了。恐怕这封信也是我与你们(我还寄给了其他几位学者)最后的联系了。如果我以后再无机会发声,也希望您记得世界上有一个叫王庆民的人,曾经为反抗校园暴力而奋勇抗争过。

                                         王庆民



       

尊敬的王大伟教授:

       我是一位来自河南省的学生。由于一些原因,我经历了非常特殊的童年和极度扭曲的青春期。在这个过程中,我遭遇了极严重的校园暴力以及相伴的网络暴力,身心受到极大创伤。我原本极力逃避和隐瞒这些经历,却发现其危害依旧象如影随形,即便我离开家乡去几百公里外的学校,还受到以前事情造成的名誉伤害,以及内心依旧因旧事而饱受创伤,并得了抑郁症,精神受到极大摧残。

        因此现在我写了关于防治校园暴力的建议书,希望能够为社会关注和解决校园暴力、网络暴力以及其他教育问题、青少年成长问题提供一种参考。我不仅是为了自己,也希望能够帮助比我更悲惨的受校园暴力伤害的百万千万孩子。

        根据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建议,我决定向教育部、公安部、工信部、国安部进行实名举报,并将个人治理校园暴力与网络暴力的具体建议公开发给以上各部委。这当然伴随着巨大风险,包括当年涉黑学生的打击报复、地方政府的截访、羁押,以及其他可能的各种危险(例如被跟踪、威胁,或者威胁我家人)。但是现在我已经无路可退,只能放手一搏。

        我知道您对校园暴力多有研究,且身居公安大学教授,地位高人脉广(虽然听起来有些俗气,但是当今社会这些东西确实非常重要),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看看我的举报信和防治校园暴力的建议。如果您认为有价值,希望您转给相关政府机构如教育、公安机关的领导,即便我个人事情无法追责了,能够让我的关于防治校园暴力的建议起到一些作用,让未来的孩子们不再重蹈我的覆辙,我也就很欣慰了,也算这么多年我所受的苦难有一些价值和意义。且我的建议若能为您研究校园暴力有一点帮助,我也非常欣慰了。

    

        原本我可能考入北京的一所重点院校,是有可能面见您的,现在我的情况恐怕没机会了。恐怕这封信也是我与你们(我还寄给了其他几位学者)最后的联系了。如果我以后再无机会发声,也希望您记得世界上有一个叫王庆民的人,曾经为反抗校园暴力而奋勇抗争过。

                                       王庆民

(注1:发给这二位学者,并不是赞赏其言行、品质,只不过因为她/他们是犯罪学专家而已。他/她与其他我所尊敬的学者(如注2所提的其他学者)完全不同)

(注2:本文发于2018年4月,此外还通过EMS、电子邮件和当面递交方式,连同我的《防治校园暴力的建议书》、《关于校园暴力成因、危害及如何治理的思考》及举报信,递交给了钱理群、贺卫方、葛剑雄、秦晖、史杰鹏等学者,以及两位犯罪学知名人物李玫瑾、王大伟。但除个别人外,均无回音)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