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民
王庆民

中左翼社会民主主义者;希望为没有话语权的边缘人群发声者;致力于改善民权民生,做些实事

严歌苓《陆犯焉识》书评(1):在世事洪流中跌宕的知识分子和他的自由与爱情(前言)

    这是关于自由的故事,也是关于爱情的故事,又是20世纪跨越民国和“新中国”的知识分子人生命运的故事。它不仅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那动荡与革命年代千千万万人的故事。它不仅是故事,更是历史真实,是真实的演绎和再现。它是对被损毁的历史记忆的修复,是恢复那些被尘封、压制、遗忘的人与事。它也不仅是“故事”,也是当今现实的前延,当今也是“故事”的后续。它忆述的是过去,也映射着被过去深深影响的现在。而无论这部著作记录的历史还是作品本身,都将继续作用于未来。

   这就是《陆犯焉识》。

    2011年,中国知名女作家严歌苓女士,发布了她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甫一售卖,即销售一空,后来又多番加印,至今仅纸质版就已卖出数百万册。而后来根据《陆》改编的电影《归来》的热映及媒体报道,又一次掀起对原著《陆》的关注热潮。《陆》之所以如此热销,我认为,一是由于内容与文字的感染力,二是题材既敏感又引人关注,三是一些媒体和学人的宣传推荐。

   我本人即是在《南方周末》看到了整版的关于《陆》的报道、对严歌苓女士的采访、对其他学者就相关的历史与文学议题的访谈。我正是在那时,以强烈的兴趣细读了原著,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时的我,正在上中学。一般来说,中学生对于类似的历史兴趣不大,也难以理解许多背景和概念。但我算是例外。因为我自从幼时,即阅读许多历史与政治读物(如1960-1980年代的连环画、旧的中学历史教材、各种报刊杂志等人文读物),从小就养成了对历史政治的关心,且随着年龄增长兴趣越发浓厚。

  所以,我很清楚《陆犯焉识》中涉及民国、反右、文革等历史的背景和来龙去脉,且正是因为书里有这些,我才格外的对《陆》感兴趣,耐心且具体的读透了它。而《陆》让我受益匪浅,更进一步了解了上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跌宕起伏,以及许多细微却可映射整个民族和时代的故事与人情。

   正是如此,我决定写下这部书评。我希望评论的,不仅是书本身的文体、内容、风格,更希望借助评论《陆》,来还原被世人遗忘的中国百年变迁,解释被当今国人不明所以的历史背景,讲议与书中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探析国家民族苦难的来龙去脉,为改变现实和筹划未来,做些文字上的微末之劳。

   2023年10月,我在德国柏林有幸面见了严歌苓女士,并和其他几位宾客一起,与严女士共进午餐。我也与严女士简单交谈。这更成为我写下这部书评的动力。我相信,在如今中国肃杀的舆论气氛下,对历史的追忆,知识分子的互动,都是必要而珍贵的。在压抑的时代,知识分子就应以文字为“匕首”和“投枪”,掷向黑暗与黑暗幕布后的恶徒,呼唤光明与人道。

   我写这篇书评,也是向严歌苓女士致敬。我自中学时就开始阅读严女士的作品,看了她绝大多数中短篇小说,而长篇的也看了包括《陆犯焉识》在内的几部代表作。十多年过去,我与严女士见了面说了话,很是荣幸。这篇书评,就作为向严女士致意的礼物吧。

   (《陆犯焉识》是以倒叙和插叙方式讲述的故事。我在本书评中,将不拘泥于小说的顺序,而是根据行文连贯性与便宜度来评述内容)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