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民
王庆民

中左翼社会民主主义者;希望为没有话语权的边缘人群发声者;致力于改善民权民生,做些实事

对王力雄先生“绝地今书”视频栏目的评价及政治反对派信息传播困境的分析

《天葬》、《黄祸》等佳作的作者王力雄先生在YouTube和Facebook上开办了视频读书频道(绝地今书)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3-ObG85Ugm8Zx-tnEKCkw,并且请读者、网友们提建议,我就写了一些个人评论,既是和王力雄先生的互动,也是对中国政治反对派、自由派、社运力量信息传播困境的一点分析。

看法如下(摘自我的推特,并有所改动和增补):


王力雄@wlixiong先生用心良苦,希望开辟一种新的传播禁书的模式,将信息传播与商业利益结合起来,再用商业利益反哺信息传播。

这样的设想很好。但是就如王先生在视频中说的,如今短平快、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世界,多数人没有精力、时间和兴趣阅读长篇文章和书籍。这就是残酷现实。


既然您希望观众提些意见,我就说一点吧,但是是比较悲观的。

如今互联网自媒体平台是个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中文圈尤其如此。首先关注政治、时事的就有限,然后即便是关注政治的,更多也是喜欢看热闹而非理论和深度。看看推特上造谣、发泄式推文转赞量,那些发表谣言和极端言论、不靠谱言论者的关注数,再看看说理式的关注度,对比起来很明显,这就是眼前的例子。


当然问题不止于此。


人们喜欢的,往往是刺激眼球的煽动性内容,或者有大V式人物带节奏的话题(这种主要出现在墙内),给人强烈感官刺激,简单说就是“爽”的(包括政治方面的“爽”)。另外就是人们接受的是碎片化、短小精炼(虽然这四个字其实是矛盾的,短小的就很难真的“精炼”,因为讲不清复杂的事情,讲了不全面甚至严重偏颇)的,长篇的东西说理再多,人们缺乏看的耐心,甚至还没看内容就对长篇大论避之不及,或者看了一点就没耐心了、看半截就中断了。


至于如何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传媒中脱颖而出,即便如今的主流媒体都只能在舆论中占冰山一角,微博上百万粉丝的大V也只有一隅受众的互动(而且前提还是一定程度迎合粉丝口味)。而海外中文圈的市场直接就比国内收窄了95%还多,只能在海外播的内容本来就远小于境内。境内冰山一角所覆盖的受众都有限,何况萎缩九成五之后的冰山一角。墙内因为人口基数,不用翻墙得到“10万+”都有难度,墙外则会极大削减传播的范围和影响。


我主观上不是在给您泼冷水,但是现实的确是这样。

看看海外关于中国大陆时政的自媒体(无论YouTube、推特、Facebook),本身受众就有限,而比较火热的,成色是什么样的,王先生可以去看看。多少是靠谣言、耸动言论、阴谋论吸引关注度的?有质量、有理有据、心平气和的,有多少关注?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与旧时代依靠主流书报电视广播的传播有极大差异。那时候优秀作者、主持可以在得到媒体管理者、运营者首肯、认同后,垄断性的占据几亿人的眼球、耳朵,给一代人留下集体记忆。但是现在自媒体只能吸引“志同道合”者为主,有些“大V”也只是在某些个圈子内知名,出了圈子就没几个人知道了。


而且想成为热点,起步非常关键。起步需要噱头、人脉、宣传,以进行原始积累,逐步做大。但是这需要复杂的操作,巨额的资金投入,甚至购买流量和投放宣传。


如果没有这些,想要在信息爆炸中“突围”,可谓是极难的。连符合互联网“短平快”特征和阴谋论题材的,没有充足的资源和营销宣传,以及对传播时机和技巧的把握,都难以在互联网上有一席之地,更何况王先生这种深长篇、需要静心倾听和阅读的内容。

另外,就是刚才提及过的,墙外中文圈市场太窄,人文又窄,时政再窄,最后还剩下多少点击?


还有,就是想打开局面,还要有足够强烈的创新性,让人眼前一亮。其实我听您的《转世》,的确有“眼前一亮”之感,但是前提是我许多思想、价值观与您在一些方面合拍,而且看过您的《天葬》等书,对您的写作风格、内容有所了解,所以才能感到您的《转世》价值、创新性,听起书来才觉得津津有味。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文素养、价值取向不同的人来说,你在专业领域的创新性,他们是看不出来的,自然也没兴趣看。


总之,您想打开局面,用自媒体替代传统的纸质禁书传播模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您这样做本身是一个极富创造性、很有价值的尝试、创新。


但是中短期看,这种传播方式很难实现王先生理想的那种传播范围、影响度,可能只会像现在这样,只有一些熟悉王先生的、一些朋友在倾听、转发,影响局限在很小范围。


但这并不意味着尝试是没有意义的,相反我说了,这很有创造性,为未来禁书、政治题材的小说、书籍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只是这条路,漫漫修远。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