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意義
"No English!No English!" 說完她對我擺了擺手,我知道我又要開始玩比手畫腳了 眼前的是一位年約五六十歲的墨西哥裔老太太,每次看到她都是笑笑的,雖然話不多,又或是說能對話的話不多,但給人的感覺就是很親切,有種跟自家阿罵在交流的感覺,你跟她說話的時候,她都會...
對得起自己就好
過了將近一年被生活追著跑的日子,老實說,是很滿足的,累歸累,但滿滿的成就感 用創業這個字眼我個人認為太高大尚,其實也就是自己頂了一間小店做生意而已,當初也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我們夫妻倆在零售店工作有段時間了,應該是有能力獨當一面,剛好看見一間還不錯的店在出售,深吸一口氣,就下...
在哈利波特的世界裡聊哲學-本體篇、命運篇(1-2、1-3)
藉由 >這本書來聊聊,本體跟身體的關係,人的一生是否真是由一本寫好的劇本所引導?又或是人所有的成功都是自己個人的造化?
在哈利波特的世界裡聊哲學-靈魂篇(序、1-1)
藉由 >這本書來聊聊什麼是靈魂?靈魂真的存在嗎?佛地魔將自己的靈魂撕裂成七個分靈體又是一個怎麼樣的概念呢?

懶惰可恥嗎?
前幾天無聊再隨意瀏覽網頁的時候,看到知乎上有一條滿有趣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有人問說「懶惰的人可恥嗎?」。乍聽之下好像這就是一句廢話,懶惰的人當然非常不可取啊,勤勞才是王道,這有什麼好問的呢?正當準備要滑過去的時候,我突然停下一想,我好像又落入了慣性的思考模式,就是把別人從小灌輸給我...

貧窮的本質
今天來聊一本書叫「窮人的經濟學」,它還有另一個翻譯名稱叫「貧窮的本質」,會注意到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看了李永樂老師「如何擺脫貧窮」的那期影片,喜歡科普或是知識型影片的人應該沒有人不知道永樂老師。他是一個非常全方位的老師,基本上社會發生的所有現象他都能用科學來跟你解釋,上知天文下知...
客套不是禮貌
今年一如往常,我收到了很多「假邀約」 「改天一起吃個飯啊」 「聖誕節來我家聚餐啊」 「跨年一起在我家看直播吧」 「疑?你搬新家啦?有空去你家玩啊」 諸如此類的客套話不斷的出現在我的生活中,起初,我像個還相信世界上有聖誕老人的孩子,默默的倒數約定的日子,時間一到,手機就會出現...

電影院會不會被時代的洪流帶走
上期有稍微提到說我最近有在研究投資理財,所以開始大量地在看理財方面的資料,跟看一些聊股市的影片,突然發現一個大家意見很分歧的板塊,就是關於電影這個產業。現在全球都面臨著疫情的考驗,各個產業都遇到空前的挑戰,由於社交距離很多電影院都被迫關閉停止營業,雖然疫情終究會過去,很多國家也都...
聖誕大餐前的垃圾前菜
剛坐下來,準備開啟我的休閒模式,好好徹底的放鬆一下以迎接晚上的聖誕聚會,這時手邊的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瞥了一眼,原來是Y傳來的訊息,這個時間台灣應該是早上五點鐘,那就大概可以猜到,接下來應該會有一通長達兩個小時的電話等著我,果不其然,訊息的開頭便是: 「在忙嗎?
2020 matters 年度問卷
最近不知怎麼的,好多篇文章寫了開頭最後都難產,也許最近心情特別亂吧,很多事都還沒有想清楚,沒辦法理出個頭緒,打開Matters一看發現竟然有問卷可以填,看一看問題還挺有趣的,那就來填問卷吧,還是填問卷簡單一點,順便也來記錄一下2020這個瘋狂的一年。

高傲地做對的事
近幾年,不論是看書也好,在網上看人互動也好,總覺人與人間少了一點什麼 談到種族平權,Black lives matter!發表各種言論要求絕對的「政治正確」,不容許任何一丁點的種族歧視,甚至還衍生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叫做「微侵犯」,發明者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隋文和其同儕將其定...
跳脫時間與金錢的權衡,我還能怎麼做選擇?
今天來聊聊做決定這件事,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選擇題,從一早起來睜開眼,就會開始猶豫今天要不要起床上班?還是裝病請病假算了,如果決定起床上班,就會開始想,早餐要吃什麼?要開車還是坐捷運去上班?衣服該穿什麼?諸如此類的小型選擇體每天都不斷的上演著,美國康乃爾大學做過...
閱讀之於我
既然談到了唸書,似乎也應該來寫寫閱讀,是的沒錯,我認為讀書跟閱讀是兩回事 兩件幾乎是在進行著相同動作行為,怎麼會說是兩回事呢?對我而言,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目的性,讀書想要達到的目的可能是為了考試、為了研究、為了完成一項報告,而閱讀的目的性很簡單,就是沒有,當我在閱讀一篇文章或...
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我要讀書?想必是大家小時候都共同有的疑問吧,死記硬背那些歷史人物還有年代,學了買菜用不到的微積分,還有學外國人的語言學得比中文還認真究竟是為了什麼?雖然這些都是屬於教育的範疇裡,但我覺得教育這領域太博大精深了,所以我只想把學習科目這件事單獨拉出來跟大家聊一聊,我在脫離學生身...
不好意思,我是「蘇」太太
前幾天閒來無事刷刷手機,看到一篇論壇上多發文,上面寫的是抱怨現在男女社會責任分配不均的問題,包括男生天生下來就該承擔買房買車的義務,還有出去約會時就該掏腰包付帳的現象,女生則可以隨意的花用自己的薪水,基本上不用儲蓄,出國揮霍買名牌包化妝品等等,等到玩夠了就找個長期飯票嫁掉,不需要承擔生活種種的壓力。
從台灣國慶風波 談愛國(下)
開頭先聊一下我這週的心境,整體來說是比平常還要再稍微低落一點,但不算太糟,就是腦袋有很多事情在轉,轉到我都有點暈,在我發布上期podcast以前,我就知道那期節目必定會引起爭端,多多少少有點心理準備,但我想反正我聽眾又不是很多,而且I’m a nobody,說不定我說了也沒人會聽到,那又麽樣呢?
從台灣國慶風波 談愛國
這週我們來聊點時事,開頭我必須先說,我其實比較不喜灣做時我事性的話題,一來我不喜歡蹭熱度,為了講而講,顯得有點譁眾取寵,一來時事有太多人講了,也沒必要再多我一個,我的觀點也沒有比別人更新穎,口才也沒有比別人好,但因為今天要講的這件事,是我長期以來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所以還是想拿出來...
是你讓我相信愛情,卻是他帶我走入婚姻
「誒,我分手了,前幾天的事」聽見J語帶平靜地說起這件事,我好像也不太驚訝,因為在前幾次的聊天就大概有嗅到些許問題 「怎麼突然想開了?」對不起我就是忍不住要調侃 「不知道誒,就是有天我起床看到窗外天氣很好,決定就是今天了!然後就打了電話過去,然後就提了」 「這跟天氣很好什麼關係啦 ...天氣不好不能提分手嗎?
信念
之前忘了聽哪個老師說過「跟朋友聊天兩個議題最好不要碰,一個是宗教,一個是政治,除非你不想跟她當朋友了!」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很好奇,為什麼是政治?為什麼是宗教?論重要性,教育的議題也很重要啊,論關注度,經濟的議題影響範圍似乎更為廣泛一點,所以為什麼只有這兩個議題是需要避而不談的?
大數據洪流之下的我們該如何自保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觀後感 這次原訂是想談疫情發生之後的感想,但我發現剩下那個想談的主題,跟我之前一直想講的紀錄片有很大部份重疊的地方,那不如就一起說吧,這個紀錄片是由Netflix原創的,名字叫做「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我第一眼看到這個紀錄片是很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