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水的多莉魚
怕水的多莉魚

紀錄於我如同替生活留下痕跡,時常被杞人憂天的腦細胞堵住前進的道路。尋找更多文字→https://doriszone.com/

耕新報02|巷弄裡的微市場

總長度不過短短幾十公尺,鄰近公有市場,穿過它可抵達中正路,同樣因商家與攤商生氣盎然,巷子在地圖上並沒有道路名稱,附近明顯的地標是正對面的郵局,原先是柏油路,後來跟著水巷工程鋪排成為人行道,從那之後巷子就越加熱鬧,下午時間巷子又恢復為空曠的景象。
本文收錄於耕新報02刊。
關於耕新報:一份屬於新屋的在地刊物,期望透過刊物對地方有所擾動,持續關注在地的人事物。試圖理解以農立基的新屋發展的紋理,並嘗試以各種模式去認識不同面向的新屋,秉著對人與土地的關懷,期望這份關懷不僅止於文字而深耕於心。

清晨五六點,冬天的太陽起得晚,天空才依稀透出亮光,接觸肌膚的冷空氣讓未醒的細胞活了起來。路上只有寥寥行人與車輛,位於宏濟診所與三信行中間的小巷子靜悄悄地蠢蠢欲動著,磨石子地板對比其餘巷子與馬路的黑灰柏油顯得特別突出,恍惚之間,幾個身影與車輛緩緩地進駐原先空著的人行道中,對行人而言寬敞的小巷漸漸地迎來了擁擠與熱鬧。

位於桃園新屋市場旁的小巷

小而美的市集

小巷位在新屋市區,對居民而言再熟悉不過的傳統市場周邊存在著十分多元的選擇,不同於一般連鎖超市或是批發商,小巷裡的攤販多是自產自銷,販售的商品種類也許不盡齊全,卻是小而美且五臟俱全。冬季是蔬菜盛產的好時節,各個小攤子有其品項供顧客選擇,走近後攤販正張羅著攤位上的物品,鋪蓋在人行道上的是緊鄰著的各色麻布袋,袋上擺著前一晚或是當天一早採收的新鮮蔬菜,一些攤販也會就著籃子整理採好的蔬菜,就緒後,準備迎接早晨市場的人潮。

攤販的多元組成

攤販的組成相當多元,放眼望去以女性占大多數,這些攤販自不同地方聚集於此,像是社子、清華、後湖、富源、永安等地,已是在家含飴弄孫的年齡,好幾位攤販都是在家將孫子帶大讀小學後才又出來擺攤,當中年歲最大的為蔡阿公,八十多歲的他假日仍會勤奮地帶著自己菜園里種植的蔬菜來此販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攤販類型並非想像中單一,入口處是黃秀華阿姨的客家米食點心,往前走一點假日有謝月英阿姨的饅頭,中間還可能遇見一張摺疊桌上擺滿現包的扁食。其餘如賣魚、賣雞( 雞蛋) 或是年節相關產品,如湯圓都會出現在小巷的風景中,假日來到此總是容易撞見意料之外的收穫。接近正午的時間,太陽斜角照進巷子的前端,攤販們便開始移動位子避免太陽直射,陽光的主動進攻也揭示了攤子撤退的時機,幾個阿姨阿婆在閒話家常中收拾,他們會將當天沒能販售完的商品互相贈送,或是在收攤前以半買半相送的方式售出。

攤販的交通方式

11 點過後,載貨的機車陸續被牽入巷子裡裝載所有裝備,偶爾也會訝異於如何將看起來十分龐雜的販售商品放置在一台機車上單趟運送,而一切的解答也許就來自這些攤販經年累月的經驗與特殊收納技巧,而販售物品較龐雜的攤販則是以車輛做為運送,巷子小歸小,

也還能容納車輛的進出。平日攤販集中在靠近中正路彼端,然而到了假日除了人潮湧現外,攤販的數量會比平日多上一到兩倍,販賣的品項相對更加的豐富,鼎盛時能匯聚四十多個攤位,儼然成為市場外的微型市場。假日時攤販得更早抵達取得好位子,一個個攤販就緊鄰著彼此,同時他們會將自己的商品寄賣在鄰近攤販,以互助的形式編織微型網絡,攤販之間時常互相幫忙顧攤或是到彼此攤位串串門子。

來光顧的客人有多數是熟客,甚至有遠從從台北而來的客人,在熙來攘往的交談聲中,小巷生動地演繹著微市場的現代史,如何形成此刻的模樣在眾人的記憶裡或有不同的歷程,我們將持續地透過耕新報匯聚更多人的回憶,歡迎更多人一同參與。

攤販群像

本圖為02刊內頁

補記: 02刊可至Issuu上查看,發行於2020年春天,本刊的製作是我大學踏入田野的契機,此後一去不回頭,後續會持續更新於matters。一方面是自己私心想把它紀錄下來,另一方面則是電腦裡的檔案太多,若不趁機把她存起來,未來要找可能得花更多力氣。有機會不妨到這個迷你市場走走,如果有意願索取紙本刊物也可以讓我知道~再看看怎麼聯繫~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