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z
spz

弱电间

日集 / Vol.1

似乎是「一天世界」幸存的网站快照上,看到上面放出的一张《张爱玲的快递单》:

当妳认为个人层面的反抗无意义时,这份快递单就是灯塔。

昨日课上班主任的开场白,便是告诫我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切勿“以身犯险”,细节的方面并没有讲太多,倒是留下一句:审查到处都是。直到这一刻,我才终于意识到「自我审查」的意味所在,一颗东西被掰开后猛然掉落的粉末,蔓延着这个「臆想空间」在我脑海里留下的投影:我看着它们一点点地,将前天我“过界”的作业idea盖住。气与愤,每当这种时刻我总会想起 Ny。

《素履之往》里有一句对于我来说很有力的话:

流浪者视归如死。

还在和学校新建的图书馆磨合着。这阵子每次来都会有新发现,好像在和她玩「寻宝游戏」,每当发现一处,心情值就会 +1。

因为要做排版设计的作业,所以在阅览室里找合适的杂志参考兼汲取灵感。凭着记忆找到了当初小惊艳我的一本旅游杂志(当时在上文案课,泡在图书室的我发现这本杂志的文章标题起得都很好,于是兴致颇高地在自己的笔记app上摘抄。但如今的我,再想起这个插曲:① 我只摘抄过一次… ② 我甚至都想不起来我在哪个app上摘抄了… 这样尴尬的事情发生的实在太多)回忆告一段落后,还有失落:因为我找不到另一本同样给我带来愉悦感受的设计杂志了。不死心地将另一边的杂志柜都浏览了一番,这时一个色彩特别colorful的边角跳了进来——《第一财经》。非常兴奋地翻了翻阅览室的存货,最后抱了一堆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不过,排版的作业倒是没做,转开始思考另一个论文小作业:我选择了「播客」这个媒体进行分析。刚好,《第一财经》上有一篇相关的文章,我就顺着这个苗头开启了「电脑上」的游览之旅……

① 似乎是第一次。

备注「电脑上」的原因,是因为过去与播客的连接点仅存在于手机自带的“Podcast”应用。节目本身就是一个丰富世界(日常生活里婉拒和朋友一起吃饭就是为了能保证听podcast的时间),万万没想到在这世界之外,还有另外的载体:blog/联盟类的网站/… 是很想深度发散探索的一个「点」。

② 听众,来信吗?

在「无业游民」的网站上看到了发表的一篇《出乎意料的,我们收到了第一封听友来信》,好玩?惊喜?激动?都有。于是毅然在底下开启了一个长条评论(同样的迷思和困惑再度上线,详情见 ③)……

真正意义上,很想要写一封「听众来信」的时刻,是在听完《声东击西》的 #94: 聊聊记者不为人知的心理创伤。但这封邮件最终没有寄出,那条唯一见证当时被这期节目激起的起伏情绪的备忘录也已不知去向。现在想来,也还是可惜。

简而言之,我会来信的!(备受鼓舞的状态)

③ 逃离140字

没有寄出第一封「听众来信」的原因,看似是和对「email」这个沟通媒介的生疏,事实上是我没有办法组建出一份较为完整的「想法呈现」。就连在「无业游民」网站下撰写评论时,我亦在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到些许吃力。类似的场景还有在电子书app上的阅读中写批注时,头脑里的第一反应总是寥寥几字、带有流行用语气息的简单句,文字及语言的意蕴在日常表达中逐渐「同质化」与「空洞化」:“哈哈哈哈哈哈(hhhh)”、“太棒了”、“真好”…… 而被挤掉的,还有思考的空间与时间。“140字”不过是个类似于对自己欲逃离和抵制的那种东西的「符号」,而在之后真正要建立与恢复的,是「写长文」和「思考」的能力和敏锐度。(这某种意义上,在构建这个「个人传输」过程同时,自己也能静下心来去看他人含“内容”的输出。)

④ 一份小感动

在浏览「声东击西」的一篇blog时,看到了那句:“ … 当时我在「第一财经周刊」还写过它。六七年过去,「第一财经周刊」也不再存在 …” 这让我突然将目光转移到桌上堆放的《第一财经》杂志并开启了一番搜寻和考证。而当我将已停刊的《第一财经周刊》的 ISBN 和我手上的这本,封面设计明显很年轻化的杂志的 ISBN 对比过后,竟然有些释然和感动。在新媒体崛起等其他因素引发的杂志去留问题上,如果说出版方 选择「退出」是明哲保身之为,那么像《第一周刊》这样,在沉寂之后毅然选择「复出」则是真正的勇士之举。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