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蒸汽波的下一个十年提前开始了:氛围电子专辑《Building a Better World》简介及制作人访谈
千禧一代对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向往又反抗的复杂心境与对8、90年代的怀念好像是播种在一个坑里的两颗种子,之后生出的两根苗纠结着长在了一起。2010年代初诞生于互联网上的蒸汽波(vaporwave)音乐就是这两根苗结出的共同果实。蒸汽波是令人chill的音乐,是让人down下来的音乐,是忙了一天的上班族爬回家里一头栽到沙发上后播放的葛优瘫音乐。
飘渺而不空泛是对氛围音乐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境界。由于少有作品能达到这个境界,所以蒸汽波一直被主流媒体当作噱头音乐对待。有人笑谈道蒸汽波场景中的作品生产过程大同小异:去8、90年代某电视广告曲里采一段样,然后把它慢速无限循环,再加上300% reverb回响效果。这种说法可能有点简单粗暴,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地描绘出了此场景中音乐创作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由创作欲与投入努力的不平衡导致的,再加上快节奏生活这个催化剂的推动,最终导致了作品虽多但能让人听完不忘的好作品却少之又少的局面。所以在蒸汽波诞生后的几年间,各种“蒸汽波已死”的呼声也就自然而然地在互联网上起此彼伏了。
2015年,就在许多蒸汽波制作人纷纷跳tone,开始去将80年代日本City Pop加工成能让听众把腿抖起来的Future Funk的时候,由电音二人组2814(HKE 和 t e l e p a t h)创作的《新しい日の誕生》 (新一日的诞生,下文简称《新》) 诞生了。这是一张很少使用采样的氛围电子专辑,尽管曲调悲伤、音景颓败,但当年它在蒸汽波场景内就像用射钉枪把一针强心剂扎到人心里一样,那些每日把“蒸汽波已死!”挂在嘴边的挺尸听众们纷纷被扎活了过来,倒戈惊呼“蒸汽波不死!”《新》甚至还幸免了大众对互联网音乐梗的不屑态度,受到了Rolling Stone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在销量方面,它在过去的三年多仅在Bandcamp上就卖出了近9000张。作为一张独立音乐平台上的全价专辑,这是个相当惊人的数量;它的实体唱片和磁带也常被eBay上的黄牛价格翻倍出售给渴望实体触碰所爱音乐的粉丝们。

“你和其他失魂落魄的人坐在一节空旷又幽闭的地铁车厢里,报站系统发生了故障,在合成电子女音似人非人的声音中你听到的不是车站名,而是令人镇静又惶恐的奇怪字眼,好像窦唯那首《高级动物》的歌词。参天的巨型建筑虽然远远地矗立在地平线上,但它们投下的影子却莫名地无限伸长,遮盖了你头上那仅有的一点灯光。你抬起头望向车窗外,纳闷影子是哪来的,因为夜里23点的天上并没有太阳。”
这是《新》中第二首《遠くの愛好家》(遥远的恋人)给我的视觉通感,对我来讲这首曲子也是这整张专辑的精神内核所在。在“赛博朋克”这四个字不知怎么就火了的2019年再听这张充满赛博朋克音景的专辑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一个多面的东西,大众流行的往往是它最窄和最表皮的那面,也是最吸引眼球的那面。赛博朋克也就成了紫色霓虹灯光的代名词,而不再代表“高科技·贱人命”中那种光鲜下的颓败和窒息感;而蒸汽波也难逃类似的命运,成了不少人口中宅男抖腿disco类音乐Future Funk的代名词。


尽管深渊中的凝视会让人沉迷,但人们骨子里总是趋向光明和快乐的事物吧。或者说现实生活中种种无处诉说的苦衷已经够多了,不希望在音乐中再次体会了。动起来的、物质的、喜庆的音乐更加流行也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可能因为不满于上面描述的两个极端的任何一个,总会有制作人在二者中间找平衡,今年七月放出的氛围音乐专辑《Building a Better World》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Building a Better World》是《新》的制作人之一t e l e p a t h 与另一位电音制作人“猫 シ Corp.”的最新作品。之前,猫 シ Corp.在蒸汽波场景内最著名的作品是2014年的氛围电子专辑《Palm Mall》,它成了Mallsoft子流派(一种新时代的沙发音乐)中的标志性作品。《Palm Mall》将你带回那个没有网购的年代的购物中心。它没有《新》的悲伤和颓败,在让人放松的朦胧音景中带着一种对油腻的消费主义的调侃,在充满未来主义气氛的同时对“逛商场”这一越来越少发生的人类行为产生深深的怀念。

言归正传,和《新》一样,《Building a Better World》也是一张充满了原创声音的专辑,但 猫 シ Corp. 和 t e l e p a t h并没有将《新》中的悲伤带入这张《Building a Better World》中。这张专辑中的音景更加光明,像是80年代末《Mondo 2000》 杂志上加州科技嬉皮幻想中的光明的21世纪初,像是90年代前9/11好莱坞电影中乐观派对未来的预言,也像是未来视觉艺术家席德·米德在1988年绘制的洛杉矶2013:带着回音的鼓点仿佛在东边的薄雾中缓缓升起的朝日;静谧的雨声勾勒出一条条玻璃穹顶下的宽阔街道;远处传来的空灵清脆的电子音仿佛广场上打着透明雨伞的流动人群;柔和的萨克斯音色仿佛镀铬的摩天大楼表面反射着日落前的余辉;慵懒延绵的synth pad音色仿佛夜色的帷幕在缓缓拉开......《Building a Better World》的音景会让你脑补出一部光明向设定的《银翼杀手》:一个在80年代科幻片中看到的,我们却没能经历的21世纪头二十年。
这张专辑同时也是猫 シ Corp. 创立的唱片厂牌Hiraeth Records发行的第一部作品。Hiraeth Records将专注于原创的氛围电子和Synthwave音乐的发行。此次《Building a Better World》除了提供在线播放和数字文件下载,制作精美的磁带、CD和唱片也一同放出,满足渴望触摸实体音乐的听众。





2019年夏天时,我采访了这张专辑的制作人之一猫 シ Corp.,让我们看看他的创作灵感和对蒸汽波场景的看法吧。

Q. 请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A. 我是Jornt Elzinga,在网上被人所知的名字是“猫 シ Corp.”,我是Hiraeth Records唱片厂牌的创立者。
很高兴来自《Palm Mall》和《新しい日の誕生》的两位制作人能够合作出这张《Building a Better World》,那两张专辑曾是我在蒸汽波场景中最喜欢的两张专辑。能谈谈你是怎么开始制作蒸汽波和氛围音乐的吗?你的最大灵感和驱使你创作的力量是什么?
A. 很多年来我都一直对创造音景很感兴趣,这种创作就像“用声音绘画”一样。在接触蒸汽波之前,我曾创作过一些深度的持续和音音乐(Drone music)和噪音系音乐。2013年我在网上发现了蒸汽波,我觉得它听起来很棒,所以决定创作一些蒸汽波音乐。个人来讲,在创作更具概念性的专辑的时候我往往会深深地潜入少年时代的记忆中去获取灵感。书籍、游戏和电影都能给我创作的灵感,尤其是科幻类的。
Q.当我们谈到蒸汽波的时候,视觉和听觉的界限常常是模糊的。除了《银翼杀手》(Blade Runner)这部电影,还有没有其它视觉作品给了你创作《Building a Better World》中音景的灵感呢?
A. 在创作这张专辑的时候我正在看《碳变》(Altered Carbon),同时也在读《海伯利安》(Hyperion)系列的最后一部。视觉上来讲,我觉得《银翼杀手》和《赛博朋克2077》(Cyberpunk 2077)给了我最大的灵感。
Q.《新》的原创力量使其在销量和口碑都非常成功,我觉得现在在《Build a Better World》上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正在发生。据说Hiraeth Records将会推动原创音乐的发行,而不是在过去十年中蒸汽波场景中最常见的使用大量采样的作品。为何会做出这个决定呢,是不是对蒸汽波场景中的大量采样作品有点腻味了?
A. 我会从两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一是艺术家的角度,二是生意人的角度。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想要在创作的过程中发生进化,学习新的东西并且挑战自己。请别误解我,对大量使用采样的音乐作品我是很喜欢的,但我觉得人们不该止步于此。作为一个唱片厂牌的运营者来说,如果没有获得采样授权的话我们是不能合法地发行使用采样的音乐的。创立这家唱片厂牌的另一个目的也是想给其他刚刚开始起步的独立艺术家们探探路吧。
Q.除了氛围音乐,你还打算创作其它流派的音乐吗?
A. 去年我创作那张名为《lofi》的EP的时候是段非常有趣的时光,那段时间lofi hiphop音乐非常流行。未来我还会创作更多的lofi hiphop音乐,不过到那时我会创作我自己的竖琴、钢琴以及吉他采样。最近我刚刚完成了一张回归我原本风格的专辑:一张深度的持续和音专辑。那是张充满太空气息的氛围音乐专辑,背景设定于几千年后的未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我将创作一张新的Mallsoft专辑。
Q.对“后蒸汽波”(post-vaporwave)这一概念你有什么看法?你觉得未来的十年中蒸汽波场景会有很大的变化吗?比如少用采样多进行原创?
A. 我觉得越来越多的人会开始实验着来制作原创音乐,因为蒸汽波这个场景还是很有潜力的。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看到一部3A级游戏大作或者一部Netflix剧集使用蒸汽波场景中的作品的。早点晚点,只是时间问题。
Q. 在创作《Building a Better World》这张专辑的时候有什么趣事发生吗?
A. 我觉得很棒的一件事就是我的搭档 t e l e p a t h说的一句话:“我们共同创造出了一个我们俩单独时谁也创造不出来的作品。”
Q. 想想我们身边的触摸屏、各种云、无人机、在线直播、VR、AR、AI……等等所有这些来自后iPod时代的玩意吧。作为创作幻影系音乐(hauntological music)的艺术家们,你对今天我们所在的这个“未来”感到满意吗?如果不满意的话,你理想中的未来又是什么样的呢?
A. 我觉得我们的未来是可以很光明的,虽然步履蹒跚但我们终究会适应身边的这些新发明。我觉得身处这些屏幕后面的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只是我们还没完全进入状态。我和一名同事今天还在讨论现在的公司们特别想获取个人信息的这个话题。我觉得在未来的几年中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将会是个沉重的话题。比如说,你天天在超市刷卡购买啤酒和垃圾食品,那么你的保险公司如果获得了这些信息就会给你发消息:“哥们吃点健康的吧,否则我们就要提升你的月缴保险费了!”
Q. 有没有制作更具地域性的Mallsoft/氛围音乐的计划?举例来说,在中国从90年代开始几乎所有的商场在快关门的时候都会播放Kenny G的《回家》,这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记忆了。如果有人做出个“回家wave”专辑可能会很受中国听众欢迎。(我就胡乱一说:)
A. 我确实做了一张设定在芬兰赫尔辛基的Mallsoft专辑,因为我女朋友住在那而且我也马上就要搬到那了。我想要捕捉住那里的购物中心的气氛,所以我在的旅行途中录了很多音,围绕着我所参观的购物中心做出了这张专辑。我的下一张Mallsoft专辑将会带有欧洲的气氛,但是仍然会保持未来主义的核心。我觉得我的氛围音乐作品都是带着未来氛围的,但我的采样作品都是带着怀旧气氛的。
Q. 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A. 《Building a Better World》中带着这样的一条隐藏信息,那就是:让我们创建一个更好的世界吧。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应该做得到的!我们也必须做到。我们看到了《银翼杀手》中的那种未来,那是如此的黑暗和严酷。我觉得人人都会想要一个与其截然相反的、更加光明的未来吧。
Poppel Yang
创作于2019-09-12,修改于2020-04-08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