蒟蒻魚
蒟蒻魚

就是一條鹹魚!

由選舉廣告想到的

(编辑过)
事先聲明,本大嬸并無任何政黨偏好,本文純屬由選舉廣告引發的一些胡思亂想

好友說他的城只能看到臺北的選舉新聞,好像都看不到我現居城市的。我說有空給他寫寫我所看見的。好友聽見後擔心我會亂寫而得罪人,他這絕對是過慮了,我既沒有顔色背景也不準備批評本地候選人的政綱,怎麽會得罪呢?隨著台灣縣市長選舉(九合一選舉)的臨近,幾乎每個十字路口都樹立了選舉廣告牌,完全不容每次等紅燈的我忽視。台灣沒有土地問題,每一幅廣告牌都可以用遼闊來形容,對比之下,香港那些參選人的街邊廣告只能稱爲小布條。

我從不否認自己是外貌協會的人,相由心生嘛。這次台中的市長選舉由蔡其昌對陣現任市長盧秀燕,老實講,對兩位認知為零,但看樣子我都不反感。盧秀燕在選舉廣告裏的樣子就很賢淑,而蔡其昌看起來就有點憨憨的,不像某地的長官,就歪瓜裂棗,一臉的小家子氣,對於「大氣」的認識恐怕僅限於知道地球有大氣層,反正就修圖高手也修不好的那種。説到修圖,這回台灣的選舉,綠營請的修圖手水準明顯稍微高一丁點,候選人的膚色都修得較自然。前新聞主播屬藍營的盧秀燕絕對是有顔值基礎的,但在每一幅選舉廣告上,她的皮膚都被修成一種蒼白色,坦白說有時候晚上路過看見她豎在路口,真有點......。不單是盧市長,我發現藍營女候選人的膚色都被修得粉白粉白的,反正就非常美圖秀秀的不自然。如果她們拍的是化妝品廣告,我都要懷疑這個產品是不是把所有能夠美白的化學元素都加進去了。

我發現幾乎所有選舉人廣告都不提政綱重點,也許政綱太長太複雜,等紅燈的時間不夠選民讀完。我以爲的選舉廣告至少會提煉一至兩個政綱重點作口號,但多數選舉廣告都是一句很空泛的口號,透過這個口號你是不會看出這位候選人到底想幹嘛的。例如:蔡其昌的口號是行動派,而盧秀燕的是守護台中。做市長要懂行動,守護我城本就是基本步。而不管黨派,女候選人似乎好喜歡用最强女力來形容自己,我每次看見都忍不住想這場選舉是要選誰比較會扛大米嗎?有些選舉人的廣告會出現「嚴選推薦」這四個字,例如綠營的林祈烽就是立委張廖萬堅嚴選推薦的,我看見都會把張廖萬堅想象成大厨,手上放著一塊肥瘦適中的豬肉,笑眯眯對大家說:「我嚴選的豬肉,做叉燒一流。」我剛來台灣時,最摸不着頭腦的選舉廣告口號是:懇請電話民調唯一支持。估計這個廣告就是讓你記住有這個人,但凡有電話來民調報他的名字就好,但就這一個廣告,我還是不認識你啊,幹嘛要報你的名字。最好玩的是,路過西屯區看見有位議員候選人的選舉口號是:有大鋐,西屯會更紅。對「紅」字很敏感的我看見就忍不住着急,你倒是說清楚是哪種紅呀!

除了相貌,我還喜歡看候選人擺的pose。我發現各位候選人的pose無非都是那幾種:直立嚴肅狀、振臂高呼激情狀、手頂心臟忠誠狀、交叉雙手環抱胸專業狀和跑步的運動姿態。我記得經過北屯區,看過一個蔡其昌的廣告牌,蔡先生做出的是一副跑步狀,應該是想凸顯自己有行動力。但問題出在那個平面廣告裏他穿著白襯衣,再加上大半個身體都入了鏡,圓潤的腰身也沒修一下圖,怎麽看都覺得他跑不快。有了文字和擺好的pose,一個平面廣告基本也完成了,但是貼哪裏怎麽貼也是學問。我曾經看過蔡先生被貼到公車身上,剛好位置是公車的逃生窗上,應該是逃生窗不能被封死,於是蔡先生的人像被硬生生一分爲二割開,用我們粵語來講「真係大吉利是!」

台灣選舉有一個很有趣的做法,叫「母鷄帶小鷄」,也就是由黨内的高層帶低一層的人一起選舉,或者是政壇老大為黨内其他候選人背書。最常見的就是,兩個人一起出現在選舉廣告裏,以此告訴選民這位候選人是有大佬支持的。市面上,有看見蔡總統出來替自己的資深候選人站臺,柯文哲的大頭也有看見,而藍營的候選人最多就只有盧秀燕在平面廣告裏站臺,我沒看過朱立倫主席有露臉。話説朱主席長得也不討人厭,居然不幫忙帶小鷄,讓盧市長一個人做母鷄,好累!

看平面廣告,感覺年輕人參選的並不多,於是我翻查了一下台中各區議員參選人的年齡,平均年齡是48.8嵗,年齡最大79嵗,最小26嵗。8、9點的朝陽還是少數,多數是午後,甚至近黃昏的歲數。當然,當然,我不是歧視年紀大的人,大家都積極參政是好事。只是我更加喜歡看見年輕人站出來發聲,因爲年輕人的那種朝氣和勇氣,是一個心態再年輕的中老年人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的。時代力量的候選人整體年齡顯得比較年輕,顔值居然都還不低,看樣子應該是主打年輕選民的市場。其中的吴佩芸是少有會在選舉廣告能一窺政綱的候選人,「住得起,從終結金權議員開始。」、「青年安心住,終結地產權貴」,起碼看完我有個基本印象這位年輕女性的從政出發點在哪裡。雖然我有選票的話未必投吳佩芸,但至少會把她放在考量清單裏。白癡的說一句,年輕又顏值高,起碼站出來不會先把我的眼睛辣了!(說到辣眼睛,忍不住又想扯到我老家的「膠」層身上,趕緊打住!)

《民報》9月國政民調結果顯示,49.9%即近五成的選民投票時,首要考量「政見」。民調結果看著很理性,但是我認識的朋友幾乎全部還是會看政黨顔色投票的。上個月,大幫朋友一起玩時聊到選舉,有台灣朋友立馬指著各位朋友給我介紹,「A、B和D是藍的,C、E和F是綠的,而我也是藍的」。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一堆正在插科打諢的朋友頭頂上各自發出藍光和綠光。朋友還告訴我如果對偏愛的政黨推出的候選人不滿意,寧願那一票不投。其實也沒什麼啦,我們在香港投票前難道就有認真研究過政綱麼?最後還不是看顏色,哪怕有時候都心懷幽怨了,最後還是含淚(恨)投出自己的那一票,就是不成就對家。現在,別管平面廣告做得好不好,候選人顏值有沒有擔當,政綱水份含量高低,台灣至少還有顏色讓選民選,而我已經沒有了選擇的權利。

 我們家那位八卦的小孩,一天天的路過選舉廣告,忍不住問:「你會選誰?」

「我又沒有選票,幹嘛要去想選誰。」我理所當然地回答。

小孩沒卻打算放過我,繼續問:「如果有呢,你選誰?」

「那我要先研究一下政綱,看誰的政綱寫得比較好。」

「那你覺得怎樣才是好?」

我假惺惺地回答:「一個為這個城市好的政綱吧!」

説著就到學校門口了,審問結束,謝天謝地,趕緊踢八卦的小孩進學校。其實我想説的是那個人首先要中文好,至少不能出個臉書post都有低級的錯字錯句,或許有人會理直氣壯地回應自己又不是中文系畢業的。拜托,自己不行,就找個中文好的人進團隊啊,幫忙校對一下社交發言或寫個演講稿什麽的,總比自己一再閙笑話的好吧?還有啊,那個人不能為自己的工作起一些聽起來就感覺很低級的project name,例如那什麽搶人才辦公室,搶劫人才辦公室還是你想去別處綁架人才?你叫個大灣區人才儲備辦公室,既可以體現和祖國的緊密關係,聽起來還很高大尚;還有我希望那個人不能只著眼自己的任期或者以保住自己連任為目標,應該有遠見,為一個城市能夠持續發展制定政策的遠見,即便下一個任期換了人,新上任者也不得不繼續執行的政策;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那個人是年輕的一個,勇敢的一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