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世無二
並世無二

藝文賞析評論講談、邪典/另翼文化研究、先鋒藝文創作、公民教育策辦宣講, 歡迎合作提案或同好私訊交流 關注與研習領域為後殖民現象,及其抵抗的實踐可能性研究。 一個希望成為世界之問題的答解者 # 佛系互動;我沒有想要成為人見人愛的網紅,也不是小編客服,我沒有想經營關係,所以如有待慢之處,敬請諒解。 # 徵求秘密讀者;只將自己的心跡之聲傳達給對且值得的人。

【專訪品茶玩家─***】 關於高山茶的迷思亂象與她推廣茶文化志職的理念與堅持

  插圖-1.禪自在

圖說:在茶道中,不僅僅只是奉茶禮待賓客之道,更有著能陶冶心性、錘鍊德志的修行成份在。在幽雅恬靜的茶道洗禮中,其實蘊涵著豐厚的禪修與哲學思考的「價值」。


品茶,在茶友眼中,不僅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修行」。對他們來說,品茗茶飲的過程,與茶文化的學習,其實是一間用來修行生命,提升自我境界、修養的「教室」。


品茗不同的茶品,看似─只是在味蕾上的「嚐鮮」;但在茶文化的浸淫與錘鍊下,挑戰的更是我們對世界之認識與思考的「程度」,並在心性的沉澱與掏洗的「過程」中,獲得─那名之為「成長」與人我關係之「聚合」的「試煉」。而茶文化境界的深邃與廣闊的程度,其實根基於我們是否擁有開放的心胸,以及對事物的本質,能否有著透徹且清明的「認識」與「思考」。


l  插圖-2.品茶與人跟自然間的關係狀態

圖說:在品茶中,因烹煮、品茗的過程,讓身心靈得以沉澱、淨化,能有效促進人我關係的和諧。而在品茶中所頓悟的禪思,如惜福跟同理心─若能推展到人與環境,甚至是自然的關係上,有茶友認為─世界將會因此而更美好、平和。

有人說,喝茶,喝的其實是一種「風土」的滋味;因為在不同的生長環境與條件下,如土壤、氣候、日照時間與地勢的高度(海拔數);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所生長的茶也都各具特色。品茶,對真正擁有茶道學養的人來說,其實不存在著絕對的好壞與高低,端只看個人的喜好與感受或心境狀態之「別」而已。


她認為,不論是什麼樣的產區,都有各自獨特的風味;而欲品茗茶中的「百味」,便需要打開感官,以open mind的狀態,心無成見地去虛心認識茶品,了解其「來龍去脈」,才能品茗出那些來自生產環節中的條件,如產地、氣候、地理土壤所賦予茶湯的風味。而將學習的觸角打開後,會發現在品茶的過程中,我們會開啟一種文化人類學[D1] (Cultural anthropology)的視角、狀態,能既細膩,卻又宏觀地的理解狀態去了解到─在茶品的歷史背景、人文等面向環節,其實都是孕育出茶品獨特風味─最迷人的調味料。


l  插圖-3.懂得惜茶便能提升同理心悲憫萬物眾生

圖說:茶的栽種、照料與採收、加工的心力成本繁瑣浩大,在一杯茶或一片葉中,都是無數人的辛勤勞動成果;若我們都能從茶的品茗中,將惜茶的同理精神延伸到生活的其他面向,那將能拓展我們同理心的格局,而在茶文化的「修身」下,世界的紛爭與煩腦也將會不滅自平。


所謂的茶道,不只是對喝茶技藝的鑽研,或在飲茶活動時的講究─「而已」;在美學、技藝背後的,是對擾心瑣事的「沉澱」,對煩腦雜思之亂的掏洗與心性之錘鍊的「昇華」。茶道的根本─在於「清心」;所以茶不僅可禮仁,更可修身、雅志;而這就是所謂的「茶德[D2] 」,由茶道中所學習跟體悟的,並不僅僅只是茶道技藝的「方法」,而是將茶作為「道」─成為精神的「載體」,以茶載道,在品茗茶香百味中─去了解人生中所有酸甜苦辣之美,去錘鍊心性,精進智慧與境界。


品茶迷思與茶市中的文化亂象


l  插圖-

n  以茶修身養性*用茶賺錢


所謂茶品的高低貴賤之分,以及在茶市中的商業文化亂象,例如受市場瘋狂推崇而競逐的「高山茶」,其實只是一個用來與「平地茶」作區分用的名詞概念;且是經由賣家身份的立場框架─才建構出來給買家的。


l  插圖-

n  茶市操作卑鄙源之助


由於高山茶的生產不易,投入成本高,在物稀為貴的市場邏輯中的價格─自然是無法便宜「賠賣」;且在商業邏輯的驅使下,茶商莫不以海拔高度=茶葉品質的說法邏輯來哄抬所謂高山茶的「價值」。好像,只要標註上了高山茶,買客似乎就有著海拔數越高,茶葉的品質就越高級、稀有的錯覺。


l  插圖-

n  剛入茶市的萌新

n  老夫的堅持


高山茶品名的來龍去脈與其真正的價值


l  插圖-

n  越貴的茶就越好嗎


高山茶名稱的由來─要追溯到果農陳金地,在引進了海拔2500公尺的山區茶苗,在初期的販賣中,因茶苗的品種都不同,但都種於高山裡,所以就統一冠之以高山茶的名義來販賣;而在日後,就這樣漸漸被廣泛地應用在高海拔的山區中所採收的茶品上。


自此後,茶市就創生了以「高山」的概念與名號,進行一系列商業操作的「趨勢」;例如雪烏龍[D3] 、冷霜茶等茶品的「命名」,仔細深思,便不難推想,無不以高海拔的特性,來「暗示」買客茶葉的品質、風味的獨特與價值的珍稀。


l  插圖-

n  1-2.百萬冠君茶炒作茶金商機


儘管高山茶的確有著商業化的操作,但高山茶也確實擁有獨特的價值;例如採收地所特有的風土─俗稱「山頭」所特有的「山頭氣」─它是一種主要根基在土壤、氣候等複雜的生長環境條件下所特有的一種「風味」[D4] 。


因高山茶生長於高山環境,平均的日照時間短,茶樹內含的兒茶素成分也因此降低,所以較不苦澀,並較一般平地茶的膠質含量更高,更鮮甜;其茶葉也更耐沖泡;而且在高山的生長條件中更有利於茶樹合成更多的氨基酸,而氨基酸則是構成「鮮味」最主要的成份;所以高山茶通常會具有鮮甜、甘醇與山頭氣所特有的風味等特性價值;再加上市場稀缺的產量,自然會讓市場行情的售價居高不下。


茶市文化亂象的啟發與理想堅持


l  插入- 5-2. 插入-公司問答被丟下樓

在市場的供需關係失衡的狀態,與商業邏輯的操作趨勢下,甚至還創生出玄秘、深奧的「山場」文化論述。而這些論述的「包裝」,在本質上可以理解為─海拔數越高,茶葉的品質就越好;且每個山場都有其獨特的風味與價值。而在這波商業操作的趨勢下,高山茶早已成為了市場操作下不折不扣的「商品」;也因此,被懂市場操作邏輯的茶友戲謔地稱之為是在「喝海拔」。


l  插圖-

n  被圍歐


在這些包裝高山茶的商業操作趨勢下,不懂其意義與價值的妙奧之處的買客,被當作肥羊來痛宰;而這些花了大錢的買客,只是因為資訊的不對等,便被迫繳納了高額的智商稅與學費的茶市現象、生態關係與趨勢,其實都無助益於茶文化的推廣與茶市營銷的推展。


而在更外圍的看客,亦如霧裡看花般,對這場行銷話術「群魔亂舞」的茶市景況─更難有「信任」。對看客來說,所謂茶品的獨特風味、價值的「話語權」,都被收壟在茶商手上;在這樣的營銷模式中,品茶的高低或好壞,在本質上其實是用「故事」與「耳朵」所堆積出來的「體驗」;而這都對茶文化的推廣,只有壞處而無好處。


也因此,她暗自下了決心,想突破這樣的茶文化推廣困境;她認為,品茶應回歸到品茶者自身的感覺、喜好,而非讓外部環境,如茶市、茶商對茶品之評價與判斷─來左右一個人的感受與喜好。比起商業行銷操作下的「包裝」,與人云亦云的文化風氣;她認為品茶中最重要的,是回歸到品茶者自身的感受與喜好上;而不是本末倒置地,以茶市的營利邏輯,或營銷思維的風氣、趨勢來做推廣。


找回品茶最純真的感動與推廣初衷


因此,她認為要讓人們能擺脫外部成見的「干擾」,去認識茶,她希望在自己對茶文化的推廣中,能去除掉那些會導致認識茶文化的迷思雜質,使人們能真正地去了解茶文化所蘊含的意義與價值─才是最重要的根基。因為,唯有讓人了解茶品的特色,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茶品,甚至真正發自內心,喜歡上茶文化,純淨的去享受一杯茶所帶來的享受與感動─才是她推廣的初衷與目標。


儘管,她笑說,自己因為這些違反商業邏輯的堅持,與常被人質疑的理想,而讓她的工作與業績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因為她既不去推銷那些好賣且好賺的款式,更花上大把大把的時間、心力─去幫客人不厭其煩地「試茶」;而一切的苦心,都只為替客戶找到一款適合,並讓他們真心喜歡的茶品。


l  插入-用心泡茶分享

圖說:因為要透過「客製化」的方式,勢必要投入更多的心力、時間成本,但她卻始終─甘之如飴地認為「值得」。甚至自掏腰包,只為與人分享她最純真的感動快樂。


儘管如此,她卻不曾真正對此後悔;因為她的真心誠意也被「看見」;懂她用心良苦與理想堅持的客戶甚至願意出資讓她開店做闆娘。只因為這些懂她的熟客知道,她理想堅持的意義,與背後那無可計量的真正價值潛力。

對理想的純淨堅持


這樣的機會對一般人而言,可說是天賜良機;但對於一位癡迷於茶文化的玩家來說,她覺得會因此變得不那麼「純粹」,會因為有了職銜的立場,衍生出壓力與各種包袱。她擔心,會因此變得「複雜」起來;因為在開店以後,以闆娘的身份立場,勢必得要面對,並扛負起財務報表中的淨利、績效等營運及發展的「責任」;也可能因此,漸漸遠離了她初衷與理想的「堅持」。


l  插入-5.在茶文化中尋創生命所有的美好

圖說:她相信,人們能在茶文化中尋創生命所需要的美好價值。


談論自此,她的神情才開始從迷茫的低潮中,尋贖回了些理想初衷的面貌。她似乎沒有後悔;甚至反而還因此慶幸自己能因為堅持,而不迷失在外部環境的趨勢洪流中,能更坦然且真誠地「做自己」。因為推廣茶文化的根基在於她是真心喜愛,並享受著這過程,以及那個安然、自在的自己。


儘管對於「未來」,尚無任何「著落」與「根基」,但她依然流露出一股自在、安定,且樂觀、正面的「老神在在」感;我想─能如此淡然地釋懷於命運機遇的「起伏」,不是其心理素質的強大,就是茶文化帶給她的智慧與勇氣吧。


2022/4/10


 [D1]亦稱「人類的科學」,它所追尋的目標,依各人嗜好或目的不同而異。其中有以本國社會問題,也有以研究經濟、心理等為主要課題者。換言之,就是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或人與集團的一般法則。諸如男女的關係、親子的關係、敵與友、集團的對立、集團的制裁方法、功能與地位、社會的懲戒等等。但也有學者認為,人類由於文化的差異而引起彼此間的歧視,如何藉人類學的研究,尋求相互溝通的理念,謀得彼此間的諒解,互相尊重,從而達到合作,共同奠定世界永久和平。這就是人類學最

大的抱負。

 [D2]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備的美德。茶聯的集大成者《百茶聯》原創作者在天的觀點最具代表性,受到當今茶人的廣泛認同。茶有八德——康、樂、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從中國傳播到日本、韓國等,豐富了這些國家的茶文化內涵。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程啟坤和研究員姚國坤則主張中國茶德可用「理、敬、清、融.」 四字來表述: 理——「理者,品茶論理,理智和氣之意。兩人對飲,以茶引言,促進相互理解;和談商事,以茶待客,以禮相處,理智和氣,造成和談氣氛;解決矛盾糾紛,面對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氣,促進和解;寫文章、搞創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腦,思路敏捷。敬——「敬者,客來敬茶,以茶示禮之意。無論是過去的以茶祭祖,公平是今日的客來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清——「清者,廉潔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舉,也是現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現。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誼之意。舉行茶話會,往往是大家歡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朋友,親人見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氣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e9y355q.html


已故的浙江農業大學茶學專家莊晚芳教授在1990年2期《文化交流》雜誌上發表的《茶文化淺議》一文中明確主張「發揚茶德,妥用茶藝,為茶人修養之道 」。他提出中國的茶德應是「廉、美、和、敬」,並加以解釋:廉儉有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具體內容為: 廉——推行清廉、勤儉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減少『洋飲』,節約外匯。美——名品為主,共嘗美味,共聞清香,共敘友情,康起長壽。 和——德重茶禮,和誠相處,搞好人際關係。敬——敬人愛民,助人為樂,器淨水甘。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e9y355q.html

 [D3]茶葉專家表示,其實最一開始會有「雪烏龍」這個名詞出現,是因為大禹嶺茶區的茶葉種植在85K到105K之間,屬於南投八大茶區之一,而位在台8縣105K的松露茶園,海拔2600到2700公尺,號稱距離天空最近,是全台最高的茶園,所種植的茶樹因為冬天經常被積雪覆蓋,生產的烏龍茶一年只能採收兩次,因此被稱為「雪」烏龍。

 [D4]產區的茶樹種、自然氣候、地理土壤、歷史人文及工藝風格等,皆是孕育其多樣化風土滋味的成因,一筆一筆地勾勒出最迷人的風味地圖。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