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從零開始學理財-銅臭味,其實很迷人
關於理財,其實從大學畢業之前都沒什麼在關心的......因為口袋沒錢嘛 哈哈哈哈
不過我從小就很愛看書,也很會存錢,與其說會存錢,不如說我這個人物欲極低。
尤其是這幾年,陸續接觸「斷捨離」、「間歇性斷食」、「極簡主義」後,每天花費時常是0元。
沒錯,就是一整天一毛都沒花...
(有時候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要成仙了)😆

說真的...不是我特別省,就真心覺得沒啥好花的阿,寧願存起來。
但只把錢存銀行,真的不是什麼聰明的理財方法。
開始出社會工作之後,才覺得我需要學投資理財,如此重要的事情...學校教育卻隻字不提。不過真正麻煩的地方是:對於金錢的價值觀。
聊聊在潛意識中,你對「錢」的態度
「銅臭味」、「膚淺!」「談錢很庸俗」、「有錢人的錢還不是壓榨窮人來的」
「那是因為他是富二代」、「談錢好勢利」、「夢想比較重要,三餐能溫飽就好」
「不要碰錢!錢很髒!上面一堆細菌」、「不要為五斗米折腰」、「安貧樂道」
「世間榮華富貴,不過就是一坨大便」、「錢夠用就好,沒必要賺那麼多。」
「金錢是萬惡的,它使人墮落、做惡、喪失生命。試想想,世間多少人為金錢而犧牲;世上多少罪惡、苦難,不是從金錢而來。」、「窮得只剩下錢」
大多數人是不喜歡談「錢」的,而且對錢的看法,很容易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
家人為錢吵架、當然離婚也要談錢、遺產橋不攏...
長輩節省成痴,卻因為被騙一次就家道中落...
失敗的借貸投資,全家陷入困境,甚至賣車子、賣房子、被討債到跑路...
身邊發生過這麼多事...
談錢?就是要吵架。
談錢?就是在算計。
談錢?就傷心...
潛意識就覺得「錢」好討厭、好可怕、好煩...?乾脆先不要理財好了,等有錢再說?
現在更多時候,是被廣告行銷影響
「因為你值得」、「錢沒有消失,只是變成你喜歡的形狀」、「小確幸」
「相信你的直覺、順從你的渴望」、「你是大人,要課多一點才行!」
「Just do it!」、「I'm lovin' it!」、「LG:Life's good」
現在連動物森友會的大頭菜,都可能會影響你的投資了...

記得有一次跟朋友參加一場以老外為主的全英文聚會。
那天主持人問每個人:「聊聊自己的夢想?最近看了什麼書?」
輪到我不假思索,很直白的說:「我不想再為錢煩惱,最近都在看房地產的書。」
「錢賺得越多,只會帶來更多煩惱...」主持人直接隔空打我臉...
有鑑於現場文青氣氛濃厚,加上本人英文很爛,就這樣尷尬地保持靜默一整晚......
(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嗯......那也是我最後一次去。

講到文青
你知道孟子很好辯,但你知道孟子還是個大富豪嗎?
你知道包公很清廉,但你知道包公年薪高達千萬嗎?你可以去翻這本書
一個討厭排斥寫文章的人,跑去寫Blog...會有人看嗎?
一個討厭剪片上鏡頭的人,想當Youtuber...能成功嗎?
一個討厭甚至排斥錢的人,會想去理財嗎?
家裡很少談錢、朋友大多也不會理財......就開啟我的理財自學之路。
自由摸索理財學習之路
最早2011年投資中國基金,2020年全數贖回,賺了一倍。
接下來2013年開始學台股,玩過當沖、波段、價值投資、存金融股、權證...玩到工作心不在焉、晚上睡不好、甚至差點違約交割(就是戶頭沒錢扣),台股總體來說賠不少錢,很明顯不適合我。
經歷台股5年後,開始著手研究過去不屑一顧的台股ETF 0050、0056...
等等...既然要投資台股0050,那為何不去投資「全球版」的0050??
全球版的0050,收費低廉、資產配置、投資全球
而且在台灣就能買了,不用開美國券商戶頭,何樂而不為?
目前就專注於長期存美股ETF的門派,直到今天。
走了一大圈,現在回頭來看自己這些年,有點小感慨......如果能早一點知道就好了,可以省下不少錢和時間。但...或許當初沒經歷過這一切,直接告訴我正確答案,我也會不屑一顧、完全不當一回事,哈哈哈哈。
學投資就像學騎腳踏車一樣,沒摔過幾次還真的學不會。
經歷過2020的疫情後
今年市場大幅震盪,光美股10天就熔斷4次,加上後來石油崩跌的組合拳,讓PTT股版的破產畢業文急增,暗自慶幸自己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希望能把過去的投資經驗、投資知識,用白話易懂有系統的方式,傳達給有緣人。
這也是投資指南宮在今年成立的初衷。
投資不用懂很多,但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Investment Is Simple But Not Easy
如果我們素昧平生,卻有機會在孤獨的投資路上一起結伴同行,我想也挺好的,不是嗎?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