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人
槛外人

农妇,母语一般,其他语言更一般,但这些都没有能阻挡我对各种语言和文字的热爱,哪怕是看看也好。

古早英语书籍里的长S是什么

最近在翻看一本古英语典籍《盎格鲁-萨克逊编年史》较早期的现代英语译本,这本书的出版印刷时间是1773年。读起来虽然吃力,但好歹是现代英语了,七七八八也能看懂些个。书里面有个长得有点像”f“的字母很有趣,现在已经不用了,不过根据它出现的位置,应该不难猜到就是s,可为什么写成这个有些像奇怪f的样子呢?好奇之下,查了一下它的来历,在此与同样好奇心强的各位分享。

1773年版的《盎格鲁-萨克逊编年史》

标了红圈的字母就是小写的s,再仔细看,大写的S和词尾的s和现在是一样的,可为什么词首和词中的小写s会被写成类似“f”的样子?然而实际上它不是一个f,而是一个独立的字符,被称为 “长s”。仔细比较一下这两个字母,就会发现它们略有不同。在印刷字体中,小写字母f的横杠一直贯穿,但长s的横杠只在字母 的“躯干”(形成字母主体的垂直线)部分的左侧,不会穿过中间这条线。这种长s写法最早来源于来自于古罗马草书,但只出现在词中,主要是分了区别S这个字母的大小写,后来慢慢弃用。到了1465年至1480年间,意大利印刷业又开始恢复这种做法,不过影响有限。这一用法在大批量出现的时间是18世纪中后期和19世纪初的英语书籍和文件中,在法语中,它的使用时间在发生在1780年后的几十年里,在美国则在1820年代前后一段时间。当时还对它的使用做了明确的规定:

只适用于小写的s,而不是大写的S。如果小写s在一个词的开头或中间,则使用长s(如ſurpriſe表示suprise)。如果一个词中有两个连写的ss,则对应使用两个长s。但小s出现的词尾,无论是单个还是两个ss,最后一个都不用长s,而用普通s,如poſſeſs(possess拥有),而不是poſſeſſ。

对比长s与f,左边为长s

在实际操作中,这个规则虽不算麻烦,但意义不大,反而带来了新的困扰,因为它长得实在太像”f”了,特别是对于老花眼和弱视群体,这个长s非常难以区别,以至成为某种阅读障碍。另外如果是用斜体字形式的话,长s还会多占一个字母的位置,因此改变的呼声不时出现。不过事情的变革总是有过程和契机的,这个弊大于利的长s真正被“打倒”,在英国有效进行改革的功臣是印刷商和出版商John Bell,他在1791年的《英国剧院》中全部使用我们现在看到的小写s。他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方来指出长s的问题,那就是莎士比亚作品《暴风雨》中的一句话:Where the bee sucks, there suck I. 把这句话里面的s都用长s来写,眼神不好的人很容易看成Where the bee fucks, there fuck I. 这个比方无疑戳中了那个时期读书人和社会的痛点。伦敦的印刷业中,这项改革被迅速采纳,除了那些有意仿古的作品之外,1800年之后大部分的印刷品中很少见长s的身影了。长s在英国被完全弃用大概是19世纪中叶。其他国家也纷纷放弃了长s,这也是为什么只在特定时期的书籍和文献里可以看到它的原因。想来人类爱干这种不合时宜,费力不讨好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但是,德国人却把长s保留了下来,因为德国长期使用的哥特体(Blackletter)对S的大小写区分有严格的要求。辨识度不高的哥特体在德国一直用到1941年,纳粹德国才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它,原因是希特勒认为哥特体源自犹太人。但长s的变体在现在的德国还能见到,那就是由长s加s和z变来的ß(eszett,清音s),这是德语里独有的字母,与希腊字母β (beta)不是一回事。且只在德国和奥地利使用,瑞士已经弃它而去。

在德国看街名时就会经常见到ß

另外,出于某种对长s的热爱,德国人莱布尼兹在现代数学中发明了积分符号(∫),它其实就是长S的变形,代表拉丁语「ſumma」,有没有反应过来?summa,不就是“求和”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