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花魚
小黃花魚

説説真實的世界,這是我的願望。 衹是,人生,從來不是預設,而是要一步一步地走來,所以,對世界的認知,也是漸進的。

资本的财富寄生 - 334 - 海外并购和隐形壁垒的碰撞

美国的财富系统,已经不是摇摇欲坠了,而是进入倒计时的读秒阶段。

我们通常会听到,中国某某某企业,收购了美国某某某企业,这又是怎么回事?

根据之前的分析,我们知道,美国是资本进行财富收割的总节点,财富在美国通过有序的传递,而实现了精巧的寄生。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在美国购买的任何资产,都有一个虚浮的部分。这个虚浮的部分,在该企业的售价中,占据一个超大的比例。也就是说,所购买资产的真实价值和售价之间的比值,估计就是一个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价和上市敲钟后股价的比值吧。

目前,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就包含着这样的一个虚浮的部分。只要购买了房子,就可以得到户口入驻。本质上,户口所能带来的福利,不过是自己支付的高房价对自我的定向返点罢了这是美式财富寄生落户中国之后,所开出的一朵最娇艳的罂粟花

一旦投资人在美国购买某企业,就意味着该投资人无形中就被虚浮的部分绑定了。通常,被出售的企业不属于朝阳产业,大部分是过气的,因此,并购此类企业是风险很大的一件事。

经济景气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自己很有钱,满世界地为自己的钞票寻找寄生体。在没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有人只能接受被资本深度寄生的实体。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这种实体的接棒者,为这样的实体出血就是大概率的事件。如果实在熬不住了,就只能吐血出手。如此,就相当于该投资人用自己的资财减少了这个实体中源于寄生财富的泡沫。泡沫被挤掉若干后,含金量就相对增加了,自然,就有下家接手了。

王健林等一批人在海外的运作,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看了这段分析,我们就知道,在西方国家实施收购或并购,通常是亏本的。很多国内的民企,在西方国家满世界的收购,这里面,要么隐藏着利益的置换;要么,就是头脑发热的雏儿。存在利益置换的民企,一般是靠西方资金起家的。用这种折本的做法,把为东家在中国实现的盈利送回美国,潘石屹一家就是干这种工作的典型代表

对于头脑发热的雏儿,也就是没有强大科研和资金实力的民企,在美国或在西方进行的收购,最终都将难以为继的,是没有能力生存下去的。因为,美国社会中由财富寄生机制所形成的隐形市场壁垒,最终会让外来者在本地的生存难以为继。

中国大型国企在海外的收购,相对而言就安全地多。因为国企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资金、研发和市场等环节,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实力,所有针对中小企业的准入壁垒所预设的约束条件,很难在国企的身上奏效。

由于既有的规则无法搞定中国的国企,也就无法吸血中国的国企,还可能被中国国企反向吸血。所以,很多人看中国国企在海外的活动,横竖不顺眼,就是这个原因。

美国为了保护美国的经济,对经济实体寄生以大额的浮财,同时设置了诸多的门槛和制约条件,我们就知道,外界因素是很难对美国本土经济和财富体系产生扰动。几十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确实如此。

但是,这个金钟罩铁布衫一样的防护,并非固若金汤。在最近的十几年间,美国财富的保护系统,在设计者眼里,如同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一样,没有任何漏洞的财富保护系统,已经被攻破了。

美国的这套财富保护系统,是由资本主导的,属于自上而下的立体防护。破解的手法,必须是田忌赛马式的非对称博弈。长期以来,美国的底层是被财富深度寄生的,且所寄生的财富一直被强力的收割,因此,他们就被牢牢地压制在底层,这是美国经济中最具反抗意识的薄弱环节。

事实证明,美国的财富保护系统,就是在底层被攻破的。我会在后续的章节里专门介绍这件事,看看东方智慧是如何搞定美国财富的马奇诺防线。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