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與小狗ThankYou
米高與小狗ThankYou

我是米高,我與太太有一個很懂事的小朋友 - 小狗ThankYou。 曾經放下畫筆30年,疫情下重新開始繪畫,運用原子筆描繪及追憶逝去的孩子,願他繼續帶歡笑給我們。這個帳號是為小狗而開,In memory of our beloved son

[長文] 騙子在騙的,是「信任」 - 揭發 Steem / Hive / Blurt平台的最新行騙行為

A集團事件後,再看到大家分享了歷年來不同的抄襲及冒認事件,再到我兩天前自己遇到的一宗「大V號冒仿事件」。當時,我還打趣說是「蝴蝶效應」,更有留言說「這樣子的蝴蝶效應層出不窮 ...... 至於蝴蝶,就讓它去飛吧,這小昆蟲雖美卻短命,都活不過年的。」 - @桐生茂豫

今天晚上,我們竟然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行騙手法。

一直以來,在區塊鏈內容平台上,大家都本著「我不是大V」又不是「KOL」或「名人」,我的博客內容不會有人看中。但是,原來事實並不是如此,真的有人看中了「平民百姓」的區塊鏈帳號;特別是進入這些項目的「新鮮人」。

先講一點點前因,SteemCN團隊不只是在 Matters 及 Steem 上,也在 Hive 及 Blurt 上建了不同項目。當中以 Steem 及 Blurt 為最多,Matters 及 Hive 都是以分享為主。以上四個項目,都是我們投入在當中的區塊鏈內容平台。我們在這幾個平台上,帶新加入的朋友參與,盡量令大家在「新手上路」時減少困難及疑惑,甚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新加入者一點支持。

在這幾個平台中,SteemCN的專注力都是在新人上:
1. 解答新加入者的疑問;
2. 減少新加入者的流失率;
3. 這一點是最重要 - 希望讓新加入者很容易地便可以認識首50位朋友

而正正就是第三點,讓整個群體都樂意去支持「新加入者」,各舊用戶除了主動去留言鼓勵新人外,更會為他們拍手 / 點贊。

說到這裡,大家想到騙徒怎樣行騙嗎?

四個平台,其中有三個是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便是 Steem, Hive 及Blurt。 Steem 是一個已有四年的區塊鏈項目,Hive 是今年三月份由一班原見證人分裂出來的區塊鏈項目,而Blurt 是今年七月份由 Steem 的開發團隊 Steemit Inc. 的前員工分裂出來的區塊鏈項目。三個項目所述的分裂,最簡單的理解,便是原本 Steem 的用戶、錢包及內容都在分裂時一式一樣地「複製」了一份往新鏈。 Hive 就完全一模一樣;而Blurt 只「複製」了用戶帳號及錢包,帖子內容沒有複製。

分裂後,三個項目獨立運作,官方公告的主要網址分別為:
Steemit.com

Hive.blog
Blurt.world

若只使用 Matters 的人,會不會覺得很煩呢,這麼多平台,到底怎樣管理呢?

相信100人有99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而餘下的1人,可能是已經在穿梭於幾個平台多年,又或者,就是那個「看到漏洞的騙子」。

舊用戶對每一次分裂,其實也「十分開心」,因為「錢包」複製了一份至新區塊鏈項目,變相令手上的區塊鏈貨幣「翻倍」。對舊用戶,若多幾個平台,收入也自然會增加。

若有興趣看幾個平台的收入狀況,可看我於9月初發佈的八月份結算帖:
8月份擼幣小結,本月多了一個Blurt平台 (Steem的新分叉鏈)

對新人呢?

一般都是一個又一個平台加入,當一個平台熟習後,才慢慢進入另一個平台。騙徒便去「捉著這個心理漏洞」。我用心理漏洞的意思,因為這一個並不是技術上的漏洞,三個平台已經分家,各自為政,中間毫無關係。「心理漏洞」是在「博主個人」的心態。

在Steem區塊鏈已經四年,SteemCN 是其中一個項目,對象為華人。但是在Steem上其實還有數十個相當活躍的社區,有的是用國藉或種族來分類社區,例如有馬來西亞團隊, 韓國團隊, 日本團隊, 德國團隊, 非洲團隊;也有以同好者建立的社區,例如詩歌社區, 繪畫社區, 音樂社區, 寫作社區, Vlog社區等等。

大量不同的社區,大家都養成了「照顧新人」的風氣,相當善意的想法。

「騙徒」便正正在利用這一個「善意 及 信任」來行騙。

一般 Steem 的舊用戶,大家都橫跨了三個不同平台,華人社區的人更也在 Matters 發展。甚至也有一些 Matters 朋友在近用也加入了 Steem / Hive / Blurt。一般都會先從 Steem 來作開始。我用「陳小明」為這一個例子。

「陳小明」加入Steem時,第一件事便是開 Steem 帳號,熟習後再在 Hive 及 Blurt 建帳號。當中的熟習期一般有半個月至一個月不等。

在這一個月裡,「陳小明」一般會將Matters當天所寫的文章,也貼一份往 Steem,除「省時」外,也可順道屬習平台操作。而舊人看到此人一直發帖,支持點贊拍手了新人多天,看到新人不斷成長。

當有一天,舊用戶看到「陳小明」(這陳小明是騙徒)在 Hive 及 Blurt 開了戶口,而所發帖的內容,亦與 Matters 及 Steem 差不多時間發佈。所以也「不以為意」,繼續在另外兩個平台支持。

今天的騙案被揭發的原因,便是真正的「陳小明」,真的熟習了Steem平台,而他真的想在 Hive 平台「註冊自己的戶口」,突然發覺 ID 被使用了,再進入 Hive 的網站看一看。發覺頭象、個人基本資料 及 最近所有的帖子都一模一樣。而「陳小明」因為是新加入的用戶,以為是「Steem」平台的善意,「自動」幫他轉帖至 Hive 及 Blurt 兩個平台。不過,「陳小明」卻不能在這些平台「登入自己的戶口」。

因此「陳小明」便在大群中問大家「怎樣取得同步的戶口密碼」,與及查問「是否會自動同步」。

啊,這樣一問,真相出來了,其他平台的「陳小明」是騙徒建立的,可以直接稱為「偽 - 陳小明」。因為「真 - 陳小明」並未在其他相近的平台建帳號,所以「偽 - 陳小明」便直接用了「同一個 ID」建立帳號,將帳號的「頭象」、「個人基本資料」一一複製至「偽 - 陳小明」帳號,並且已行了「自動搬磚」程序,當「真 - 陳小明」在Steem 發新帖時,新帖文便會自動複製搬磚至其他兩個平台的 「偽 - 陳小明」帳號。

「真 - 陳小明」越是在Steem有更好的社交關係,越是幫助著「偽 - 陳小明」在 Hive 及 Blurt 平台「賺人氣」「賺信任」。新舊博主甚至是社區的官方項目,根本都不會為意是「偽 - 陳小明」,而繼續為這帳號點贊。

(大家看得明上面的操作嗎?)

騙子便利用者「新人」熟習平台的時間差,可以在一個月內,騙走不少金錢。而整個過程是已經「自動程序化」,影響不止是華人社區,我們也看到韓國社區出現同一情況。

新人一般在第一個月,很輕鬆便可賺到 10-30美元的金額,我用平均數 20美元做例子。當一個戶口是 20美元,100個戶口便是 2000美元。程序自動化後,這些「偽帳號」便多長做長有。一個月可擼去的金額,相當可怖。

(其中一位被冒仿者,允許公告相關留言,希望大家留意)


騙子在騙的,是「信任」

騙子使用「平民百姓」的帳號,不是走「偽大V」帳號的「影響力行騙」方式,而是「信任行騙」方式。騙子在用「平民百姓」之間的「信任關係」,騙取用戶之間的支持。

今天晚上,不斷找到一個又一個的「偽戶口」。這些「偽戶口」,必須是由「使用者」自己「揭發」才會知道;要不然,大家都以為是「真戶口」。最困難的地方是,「新用戶口」對平台認識很少,當看到所有資料在另一個「分裂平台」出現時,腦海中會先以為是「同步功能」,而不會想是「被冒認帳號」。因為本著「平民百姓」的帳號,那會有人看中;與及就算看中,價值又不多。

的而且確,一個帳號的價值實在不高,但自動化後的數百數千帳號,金額將會是「一個金礦」。

這一個騙徒,實在很厲害,用了「長尾理論」及「凡物皆有剩餘價值」的理論來行騙。在未來,Steem / Hive / Blurt 的平台均會各自發展,各自接觸的用戶也會越來越不一樣,差距越大,騙徒行騙成功的機會越高。

當然,現時我們可以對「被發現」的假帳號去做一些「制裁」工作。


面對這件事件,在看到這文章的朋友,您有兩件事可以做:

  1. 您看看以下這三個平台,有您自己的ID 是否「被註冊」或「被冒充」,若有請在此帖下留言,我們會跟您聯絡,確認屬實後,幫您處理:
    Steemit.com
    Hive.blog
    Blurt.world
  2. 若發現沒有「被註冊」,您可以考慮盡快去註冊一個「同ID」,避免被註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