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0
Chia0

a book/exhibition maker 👽 https://cchia0.github.io/LEE_CHIA_LIN/

為《意見徵集》展覽手冊註冊 ISCN!

《意見徵集》展覽的三場講座終於完結,稍微回神過來,動手為這次的展覽手冊註冊了 ISCN(區塊鏈版的標準書號),同時 PDF 檔也就傳上去分佈式檔案系統 Arweave 了(IPFS 好像卡關,網頁錯誤代號 429 )!感謝藝術家和設計師願意讓我做這件事!簡單紀錄一下幾個互相關聯的想法 —2022.11.29
https://app.like.co/view/iscn:%2F%2Flikecoin-chain%2FAMlvICDk_wh0i7IMYWx5oZ9iEYnuuAWZMBdg3Yc03PY%2F2

  1. 2022 年初在找 Simon Denny 策劃的展覽 Proof of Wok(2018,Schinkel Pavillon,柏林)相關資料,發現它的展覽手冊被存在 IPFS 上,如獲至寶!當時在寫這篇文章:Proof of What?三檔區塊鏈主題展覽在歐洲
  2. 2022 年中參與 narroDAO,感受到事後去為一批檔案註冊 ISCN 似乎是個大工程;同時也和兩位藝術家陳斌華、劉家銘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做展覽「*BONK*」,從討論中獲得很多 CC0+NFT 搭配使用的啟發,包括怎麼在愈發商業化和私有化的環境中,保有言論自由,讓創作的基本條件不受壟斷。
  3. 2022 年 9 月有機會訪問高重建先生,雖然他在 blog 上都已經把很多觀念寫得超級清楚,準備訪綱以及寫稿的過程讓我又重新想一遍那些疑問,文章標題「Archived and Alive」大致就是我目前對於 DePub 的理解。
  4. 也是上半年,在為我的一人出版社接洽一些書籍版權事宜,一邊按計算機,一邊也在看 Open Humanities Press 上面又讚又 open-access 的書。
  5. (噢不,Z-library...)
  6. 每次展覽要印多少份導覽手冊總是讓人很猶豫,除了預算之外,也會想著展覽幾乎是沒機會出專書或畫冊,那這份手冊幾乎就是展覽唯一的出版物。或許在幾年後,有些微可能,有個像我一樣在研究某一檔展覽的人,會需要這份手冊的內容;但更有可能的是,我自己一塌糊塗的檔案管理習慣,讓我在硬碟裡找不到手冊的檔案。謝天謝地,我有鏈上備份!
  7. 總是有這種討論:究竟哪些內容需要註冊 ISCN?怎麼判斷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在不同狀況下,不同社群(不管是活躍的 DAO 或兩三個有心人湊成)的決議肯定有不同標準。
  8. 當展覽的生產愈來愈生產線化,彷彿每一檔展覽誕生的命運就是被觀眾遺忘。但是把展覽手冊上鏈,並不是為了不被遺忘(忘了就忘了,沒有那麼悲壯好嗎),以我個人而言,用公共資源做了一檔展覽,應該要把這個通道留好。

本展為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 2022 年超領域選粹策展徵件「IP 位址」之獲選計畫

關於《意見徵集》

「意見徵集」(Request for Comments,RFC)是自 1969 年冷戰背景下發展 ARPANET 階段便延用至今的備忘文件格式。從最初僅有美國境內大學與研究機構的 4 個網路節點,到網際網路、全球資訊網,50 多年來 RFC 文件紀錄了網路的發展史,包括所有關於網路的標準、協議與規範,網際協定位址也在其中。除了嚴肅地討論技術的 RFC 之外,也有腦洞大開的 RFC。像是 RFC 1149 提出用鴿子傳輸網路封包「飛鴿傳書」、RFC 2795 用打字機敲出莎士比亞全集的無限猴子、RFC 6592 傳送空封包,這甚至成了每年愚人節都會定期發布的搞笑文件。

相較於分析與解決具體的問題、找出答案,藝術家更擅於在不同時空脈絡中不斷發明問題。在此,展覽如同一種備忘文件格式,由藝術家們透過作品,提出對於網路的另類想像——連結意味著什麼。是亞歷山大.蓋洛威在《協定》中所主張的,網路並非讓人自由溝通的場所,而是以嚴密技術協定為基礎的控制形式嗎?抑或像是《不穩定狂想曲》一書裡,法蘭克.Bifo.貝拉迪的悲觀分析,無機且不停擴張的賽博空間與綁定有機的生物體的賽博時間,兩者擴張的速度差使得人們焦慮發瘋?

本展共匯集 8 組作品,創作期間起自疫情前至今。衛星與通訊技術將戰爭與日常都推向不同以往的尺度,林哲志《航海家 3 號》對話的是自冷戰以來軍事科技與地緣政治,作品名稱指涉 1977 年 NASA 接連發射的太空探測器「航海家 1 號」與「航海家 2 號」。「航海家 3 號」是一顆「人造衛星」,裝置上持續旋轉卻始終保持水平的畫面,模擬高空戰略偵察機駕駛艙,除了情報功能之外,這些由高空、外太空觀看地球的影像也在大眾間形成了一種共時的體驗。

然而在網路與衛星出現前,城市中的植物似乎就負責了塑造「想像的共同體」的任務,郭哲希在《殖民地之杉》攝影系列中嘗試驗證這樣的假設。他拍攝遍佈全台各地、但卻只栽種於特定公家機關建物周圍的外來種南洋杉,透過精確紀錄樹木的地理坐標,回推出一張殖民治理與記憶工程的網路。

同樣也「駭進」衛星的還有劉桑祁的視覺實驗《走若飛》。他將鏡頭裝在一根長竿上,背著裝置上街,用自製機器而在不連上網路的情況下紀錄當次的移動路徑。除了在舊金山街頭拍攝的行為錄像之外,藝術家也將在這次展覽中開源「自製衛星」的方法,讓觀眾能用簡易材料組裝,就像那句知名提神飲料的廣告詞所說,讓所有人給予自己「一對翅膀」,奪回自我觀測的隱私與權力。

蔡宇瀟則提供了另一個幽默的提案。在《微頌》這支偽廣告片中,他以菲利浦.迪克經典科幻《尤比克》裡的噴霧為原型,虛構了一罐與微信(WeChat)諧音的數據消除噴霧「微頌(WeChant)」,讓人輕輕一噴便從網路世界隱身。

疫情不僅改變了人們在實體空間的生活,也擾動了人在賽博空間中的步調。劉桑祁延續前作《走若飛》,在疫情後的洛杉磯市區進行一場 6 小時的行為演出,透過紀錄影像《這馬佇遮》中可看見他與合作演出者背對背相距 12 英呎——美國疾病管制署建議社交距離的 2 倍——憑著眼前自拍桿上的手機與背後相連的繩索,重新感受人、空間、時間彼此之間的關係;蔡宇瀟維持他一貫的黑色幽默,新作《元方舟》反問元宇宙是否真是人類的新救贖?測出陽性反應的肉身如何在新秩序中生存?

你信科技嗎?連亞珏和劉家銘的作品則呈現出網路具備的宗教特質。在《/atYourAltar/》這件作品中,連亞珏虛構了一種在西元 2038 年即將出現的網路病毒,它試圖將人們從虛擬世界中解救出來,三種面對網路毀滅的不同態度形成三種教派,各有其擁護者;劉家銘的《Confession, Yes!》揭開網路的空間由數據資料建築出的地景,在我們以為自己清楚知道自己向網路發送了什麼的同時,機器們正在對話:

「你聽到了嗎?」
「聽到了,你也聽到我了嗎?」
「聽到了。」
在確認過彼此之後,負責傳話的兩台電腦透過網路握了手。

三向交握是網路傳輸的重要控制機制之一,但多數使用者並未意識到這一點。我們上網、輸入,我們對人機共構的網路告解,相信網路總是會給我們答案。

在這次的展覽中,策展人試圖在藝術家與觀眾之間,扮演一台代理伺服器,讓各方快速存取展覽內容。proxy 一詞可追溯到中古世紀英語中的 procuracie,意指代為照顧。策展人作為代理,也必然過濾了某些訊息,在此自我揭露並期待觀眾能繞過我,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與書寫,連結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 意見徵集:連結意味著什麼?
▍ 
Request For Comments: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Connected?

展 期|2022.10.28(五)- 12.30(五)
時 間|11:00-17:00,週一、國定假日休館 Closed on Monday and Public Holidays
地 點|臺藝大藝術聚落 29.04.05 展場、35.07.06 展場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執行單位:有章藝術博物館
參展藝術家:林哲志、劉桑祁、劉家銘、蔡宇瀟、連亞珏、郭哲希
技術統籌:葛大乘
展覽製作:適格藝術
視覺設計:賴婉靖
翻譯:林庭如
影像紀錄:Bokeh STUDIO 影像工作室
策展人:李佳霖
特別感謝:葉佳蓉、郭慧中、彭崧瑋、臺灣永續原生內容有限公司、自牧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