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音社
嵐音社

嵐音社, 生活音樂提案顧問, 致力於音樂與生活寫作,以及大提琴教學。歡迎一鍵追蹤嵐音社的各平台動態: https://qrco.de/bbBcnF

[喝咖啡聊音樂]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眾多版本,怎麼聽?

*文中的專輯連結皆為Spotify上連結,唯有馬友友的專輯屬於KKBOX連結。

學習大提琴、或是喜愛大提琴音樂的人,幾乎都有聽過巴哈(J.S Bach)所作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這套作品。但是從二十世紀大提琴大師卡薩爾斯(Pablo Casals)錄製了全世界第一張完整錄音之後,累計到現在已有上百種版本錄音。而許多大提琴大師畢生也錄製了不只一次的版本,像是米夏.麥斯基(Mischa Maisky)錄了兩次、馬友友(Yo-Yo Ma)錄了三次,而史塔克(Janos Starker)更是錄了五次!

在開始聆聽這套作品的錄音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為什麼這套作品讓許多大提琴家趨之若鶩,又讓許多樂迷沉醉不能自拔。

這套作品約創作於1717~1723年間,我們俗稱巴哈的「科登(Cöthen)時期」。巴哈在這時期得以安心地創作許多器樂作品,許多有名的作品如《十二平均律》、《布蘭登堡協奏曲》、《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以及今天我們要談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由於這套《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原始手稿已經亡佚,世上僅存的是巴哈第二任妻子安娜.瑪格達蓮娜(Anna Magdalena Bach)的手抄版,因此這個版本有些許部分存在著爭論,並且幾乎沒有音樂強度標示、速度標示,連圓滑線與樂句劃分都有不同看法。也因此,要能夠在沒有太多明確標示的樂譜上得到任何演繹的線索,就取決於演奏家的功力深淺、藝術涵養了。

流傳下來的手抄稿,充滿許多疑問。例如6/8拍吉格舞曲中紅色框框中多出來的3/8拍小節。

這份手抄稿後來命運多舛,況且巴哈的音樂在往後的一、兩百年間被嚴重忽視,因此要等到1890年,13歲的卡薩爾斯在二手書攤發現了這份樂譜後,才有了重見天日的轉機。卡薩爾斯一發現這份樂譜,就覺得非池中之物,於是花了13年的時間鑽研、練習,終於在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冒著戰火的襲擊,錄下了世界上第一張完整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專輯。

這個錄音可謂石破天驚。雖然浪漫時期(約西元1820年~1900年)有所謂的「巴哈復興」,但作曲家們嫌棄這些無伴奏作品音響單調,紛紛為它編寫鋼琴伴奏;而讓世人聽到大提琴的堅韌獨奏的,還要等到這套錄音出現以後,以及卡薩爾斯帶著這套作品四處演奏之後。

在卡薩爾斯錄製第一張《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專輯之後的這100年間,錄製、演奏《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已經成為大提琴家的基本試煉,通常我們藉由他們所演奏的這些組曲來評析他們在音樂上的深度。

各種演奏門派與欣賞門道

好了,接下來我們要來談談,如何在這麼多版本當中聽懂他們「怎麼拉」、「為何這樣拉」,藉由某些分類來讓你更快知道自己喜歡的演奏方式是什麼。

仿古派

代表錄音: Anner Bylsma:Bach:Six Cello Suites (1979年)

音樂演奏的「仿古派」,指的是回歸到演奏的音樂當時被創作出來時所流行的演奏風格。如果你聽到這個《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錄音版本有以下特性,通常可以稱為仿古派:

  1. 平均音高低了半音:《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在音樂史上屬於巴洛克時期,當時的調音基準普遍比當代音樂,而且沒有一定準則。現代的仿古演奏基本上定調在415Hz(現代演奏則是440以上),這樣偏低的音高演奏,給人一種平靜、沉穩與樸實的感覺。
  2. 會在樂譜的指示以外再加入裝飾音:巴洛克音樂是允許自行添加裝飾音的,如果只是照譜面上演奏,在巴洛克當時可稱不上傑出的樂手。
  3. 偏愛使用分弓拉奏:當時的音樂風格偏好利用分弓(Détaché)演奏,甚至有些分弓會拉得比較跳(Staccato),因此可以從錄音當中聽到演奏者不斷地換弓,極少數會使用連續四個音以上的連弓(Legato)拉奏。
  4. 連弓的尾音較短:如果是相同音值(拍子長度)的兩個音作為連弓拉奏,通常第二個音會較短。這讓第一個音感覺被強調了,使得曲子的律動感更強。
  5. 偏愛用空弦:巴洛克時期不太使用抖音,因此不會為了抖音而用其他指法代替空弦,而是大喇喇地使用它們,增加殘響。

浪漫派

代表錄音: Mischa Maisky:Bach:Six Suites for Solo Cello (1999年)

其實巴哈的作品一般來說,結構工整,樂句條理清晰。正常來說,相同類型的樂句或音型,會用一樣的演奏方式來呈現。但是現代的演奏家會認為:

「我是現代人,我認為巴哈如果活在現代,也會想用其他方式演奏。」

於是這些演奏家就認為要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不能拘泥於作品的風格時期。因此在他們的錄音當中,會聽到大幅度的連弓、強調某些音符的抖音、破壞樂曲原有的律動,創造新的樂句呼吸線條。

麥斯基的這套錄音,可說是眾多版本當中最「浪漫」的一個。他將巴哈作品中的句子分得很細,每個句子的布局明確,聽者不花吹灰之力就能領略樂曲的抑揚頓挫美感(雖然這是麥斯基的唱法,不是巴哈作品原來的面貌)。

當然,浪漫派的演繹時常受到「衛道人士」的批評,認為他們完全無視於作曲家的指示以及風格演奏;但是他們也為古老的音樂注入了新的語彙,讓新世代的人得以跨越門檻而吸收他們。

經典派

這裡指的經典派,是指在《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史上具有重要歷史地位、最有人氣、還有最受老饕樂迷追捧的幾個版本。

1.最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當然是史上第一張《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了:

Pablo Casals:Bach:Cello Suites (1936~1939年)

雖然是黑膠唱片的音質,但是卡薩爾斯的拉奏顯得非常直接,就好像站在你面前演奏似的。由於當時錄音技術不如現代先進,因此可以聽到裡面有稍微的錯誤,或是弦的音色爆裂。

無論如何,作為史上第一位重新吸收、詮釋、給予這套作品較高藝術地位的演奏家來說,他的錄音與演奏還是影響了後世名家們對於這些樂曲的思考方向。尤其是在樂譜上毫無速度指示的前提之下,如何思考音樂的流動性以及各舞曲之間風格的差異,而訂出一個理想的演奏速度,長久以來仍然考驗著許多演奏家。

2.最有人氣專輯:最有人氣的大提琴家當然就是馬友友了,雖然他總共錄製過三次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但仍然是第一次錄音最受到普遍樂迷的喜愛:

Yo-Yo Ma:Bach:The 6 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s (1983年)

(KKBOX上才有完整錄音)

這張專輯一推出,就震驚樂壇,而馬友友以30歲之姿,得到了葛萊美獎最佳器樂獨奏家獎。

馬友友具有「將複雜的音樂單純化」的能力,只要你想了解哪個大提琴樂曲,如果先找到馬友友的錄音版本聆聽,通常比你找其他版本還要快速進入狀況。也正因為這個特質,馬友友日後的各張專輯在音樂上與商業上都取得成功,甚至還有人眼紅,認為他不是「大提琴家」。

馬友友的第二次錄音結合影像作曲,這個企劃稱為「巴哈靈感」。特別的是,雖然每套作品各自與不同領域結合,但是在這套錄音當中,他使用「巴洛克音高」,因此這個版本聽起來比其他版本的音還低;而他的運弓更為輕柔,有些回到巴洛克演奏風格上,因此我認為相較於他的第一次錄音的直率,第二次錄音的整體藝術境界更高,同時揉合了他的個人思想並儘量遵循了仿古風格演奏。

不過第三次錄音,或許是太駕輕就熟,完全是個人「心之所至」,況且在清楚的錄音之下,可以聽出許多運弓都出現了雜音,讓人感到可惜。有關馬友友的三次錄音比較,將另外找時間撰文分析。

3.老饕熱愛名盤:傅尼葉(Pierre Fournier) ,可說是法國大提琴的「貴族」。其優雅不做作、流暢處理樂句線條,收放自如的右手運弓,至今仍是許多大提琴演奏者的典範。他畢生錄製過四次《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其中又以第二次錄音受到諸多樂迷老饕的喜愛:

Pierre Fournier:6 Suiten für Violoncello solo (1961年)

這個錄音,清晰到連左手手指打在指板上的聲音都聽得一清二楚,每個樂章之間的連貫性極佳。另外,著名的第一號前奏曲,使用大幅度連弓,聽起來緩慢優雅,而每個音又乾乾淨淨,完全沒有換指與換把位的黏膩模糊感。

傅尼葉的詮釋,影響了二十世紀後期以來大提琴家的想法。雖然其優雅音色難以模仿,正因如此,才顯得珍貴。

4.老當益壯:史塔克(Janos Starker)是個布達佩斯的猶太裔神童,然而因為這個原因使他曾經進入納粹集中營。後來他在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終身任職,成為大提琴教授。畢生曾路過五次《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最後一次則是在1997年,高齡73歲時所錄製的;而這次錄音,也使他得到葛萊美獎。

Janos Starker:Suites for Solo Cello (1997年)

專輯的開頭,有個很清楚的吸氣,彷彿史塔克在告訴自己:

「這是最後一次了,也是我這一輩子的心血!」

當然,他的詮釋仍屬於浪漫風格,可以明顯聽出相同一個樂句,為了不換弦造成音色差異,而選擇在同根弦上頻繁變換把位。演奏速度上絲毫不毛躁,每個動作都像是深思熟慮過後的精確。

當然,以上的分類只是粗淺為之,往往一個版本兼有著不同流派與思維,但是在這樣的分類之後,相信你對於《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當中演奏者為何選擇如此詮釋,會有一個較為清楚的輪廓。

如果不思考以上複雜的風格分析,僅從每個版本當中的大提琴音色、演奏速度快慢、樂句斷句方式來選擇喜歡的版本,其實就夠讓人享受了呢!


歡迎前往嵐音社FB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我們的最新動態!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很讚,歡迎您成為「讚賞公民」,並幫我按「Like」,來支持我繼續寫作喔!
謝謝您!


在各平台追蹤我們:

https://qrco.de/bbBcnF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