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花開
菡萏花開

長空雁影蕭然度,寄我深思到寶樓。

从《传习录》浅析“良知”的三层含义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但近人多对“良知”的概念有混淆不清处,本文以《传习录》中阳明先生本人的论述出发,探讨“良知”的三层含义。

近几年来,阳明心学成了一个非常热的话题,各种相关的讲座、研讨会非常之多,相关文章也层出不穷。心学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如“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也不断被引用。但是,在这样的热潮中,笔者觉得今人对于心学的研究,还是有很多错解前贤之处,其中尤以“良知”为甚。


对心学有些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阳明先生力主“致良知”,所以这个词已经成了心学的标志,谈及心学,必定会谈“致良知”。但是,对于这个概念到底所言为何,可以说在当今时代,鲜有人知。在这里笔者想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对这个概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致良知”的来源


在阳明先生之前,中国的典籍中谈及“致良知”这三个字的,主要是在四书中的《大学》和《孟子》里。不过,在这两本著作中,这三个字是被拆分开来提到的,并没有连在一起。


《大学》中,有“致知”这个概念,,即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其中“致”是动词,意为“达到、达成”;“知”为名词,是需要达成的某种境界。而在《孟子》中,则有“良知”这个概念,《孟子 • 尽心》中说:“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2」


阳明先生根据自己的学修,把这两个概念整合了一下,于是,“致良知”就出现了。在这三个字中,“致”依然是动词,是达到的意思;而“良知”显然也还是名词,是需要达到的境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要求读书人达到的境界,到底是什么?换言之,到底什么是“良知”?


根据笔者自己对于阳明先生和他的弟子们相关论述的学习,我觉得在阳明先生在世及他的亲传弟子讲学的时代,很多人对于“良知”的概念还是很清晰的,但越往后,人们对于这个概念的认识开始偏离,五百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偏离得比较严重了。或者说,是越往后的人们,越不能全面理解“良知”这个概念,而仅仅只能理解其中较为肤浅的含义,对于其真正的深意,能理解的已经很少。


“良知”到底是什么意思,笔者觉得可以分成浅、中、深三个层面来谈。


二、“良知”的第一层含义:善良与道德


浅的层面,即时目前大部分人所认为的,良知,就是良心、道德。所谓“致良知”,就是要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有良心的好人、善人。


这个解释之所以会成为大部分人的共识,一方面的确是浅显易懂,文字上也很好理解;另一方面,也和大部分人认为的“中国的文化就是重视仁义道德,就是要教人做一个好人”这种观点很合拍。于是乎,“致良知”就等于“做善人”,阳明心学的核心,就是要大家做一个善良的人。


这个说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良知之“良”,确有“善良”的含义。但是,这个说法其实也有明显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致良知”只是做个好人,那么从有文字记录的商周时代到阳明先生所在的明朝中叶,两千余年,哪篇文章,哪本典籍,是鼓励大家为恶,做一个坏人的?基本没有。既然“做好人”是数千年来中国文化乃至全人类文明的共识,何必烦劳阳明先生在明朝时专门搞出一套被后人称之为“心学”的理论?甚至,他这个理论如果只是教人做一个好人,那和其他任何典籍无异,心学又何以成为一个专门的学派?


所以,只要稍微想一想上述的问题,就会知道,“致良知”,绝对不是仅仅教人做一个好人而已,否则,心学根本就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做个好人,仅仅是“致良知”最浅白的含义而已。


三、“良知”的第二层含义:天然本具、不假造作的善心


那么,更深一点含义,是什么呢?请看在《传习录》中,阳明先生的论述: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传习录 》「3」


《传习录》记录了阳明先生和他的亲传弟子之间的问答和书信,可以说研究阳明心学的第一手资料。上述这段话是阳明先生的得意弟子徐爱所记录,言简意赅,可以让我们知道“良知”更深层的内含。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人们看见父母自然会想到要孝亲;看见兄弟自然会想到要友爱;看见一个小孩子趴在井口边,快要掉进井里去的时候;自然会生起恻隐之心,想要去救援。类似这种自然而然,不需要刻意造作就能产生的善心,就是“良知”。


根据这个描述,首先,“良知”肯定有善良的成分了,因为孝悌、救人等心念,当然是善良之心。其次,这种善良又和前面所说的“做好人”有区别。这里的善良是自然而生,不需要刻意造作;而前面所说的做好人,很多时候需要努力说服自己,甚至要和自己的私心恶念斗争很长时间,才会产生。所以这里的重点是“自然而然,不造作”,其含义当然是要比前面那个要深入了。


那么我们来对照一下自身的情况,看看是不是这样?一般来说,我们见到自己的家人,尤其是父母兄弟等至亲,总是比较容易产生希望他们快乐幸福的善心;我们见到一个处于危急中的弱势生命,也很容易产生帮助救援之心,这自然而然,不造作的体验,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有。所以,很多人就根据这一条,认为“良知”,不是那种需要造作培养,甚至需要斗争出来的善心,而是自然而然,无需造作的善心。我见过一些研究阳明心学较为深入的朋友,就是秉持这样的观念。


当然,这种善心并非时时都能产生,面对父母兄弟和弱势生命能产生,但面对其他很多人和事,我们就不一定能有这样的自然而发的善心了。所以呢,需要修身,需要训练,让自己的内心,时时刻刻,都能产生那种自然而生的善心,这就是“致良知”,就是心学所需要的修行。


这种说法,当然比第一种更加深入了。的确,要时时产生自然的善心,不容易,需要训练,需要不断净化自己的私心才行。但是,这种说法,其实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经不起仔细推敲。


还是先来看在《传习录》中阳明先生自己关于“良知”的另一些论述: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4」 ———— 见父见兄见孺子,岂不是都是见闻?既然良知不是由见闻而产生,可见那种需要见闻以后才产生的善心,并非良知,哪怕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已经经过“见闻”,和这句话的定义明显相违。


“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5」———— 何为妄念?何为昏塞?无非就是浑浑噩噩乃至恶念丛生的状态,反正肯定不是忠孝廉耻等善心。既然连善心都不是,也就不用说是自然还是造作的。但是,阳明先生说,这样的非善状态,良知依然在,依然明,可见,“良知”不仅仅是善心,不管是不是自然产生的。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6」———— 良知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聪明人还是笨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古今中外,人人皆有。


再从日常人心来分析:前面所说的那种“见父见兄见孺子”的自然善心,其实也并非人人都有,或者同一个人,有时会有,有时则无。比如和父母没有矛盾时就有,和父母吵架时则无;和兄弟没有冲突时有,和兄弟争遗产时则无;一般人可能见到弱势生命会怜悯,但大恶之人,杀人如麻者,视人命如草芥,遑论什么弱势强势?很多妇孺在战争中被对方士兵杀死,那些士兵在杀人时可有半点恻隐?


那么好,既然这种“自然而然的善行”并非人人都有,或者说是时有时无的,那如果这个就是“良知”的话,那岂非良知并非人人都有?或者说并非时时都在?如果是这样的话,岂非直接违背前面所引用的《传习录》中阳明先生自己说“良知”是“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这样的描述?


至此,我们已经基本可以得出结论,所谓“良知”,也不仅仅是“自然而然的善心”。


四、“良知”的第三层含义:禅宗的悟境


那么,最深的“良知”,或者说“良知”究竟的本意,到底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白心学所产生的历史和文化的背景。


心学,可以看作是儒家学说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变异。而它的来源,又和北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密不可分。儒家的学说,在先秦时代,最为本色。经过秦朝的大一统,政治制度产生重大变革,儒家学说也在汉朝被修正,继而成为朝廷推行的主流思想。此时的儒学,相较于先秦,已经产生了部分变异。而到了北宋,则产生了又一次的重大修正,和先秦时期的儒学相比,变异更甚。这其中的缘由,要谈到佛教。


佛教从汉朝传入中国,到北宋,已经力压儒道两家,成为当时中国人在精神层面的主流思想,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甚至有“第一流的人才都入了佛门”这样的感慨。而在佛教诸多流派中,禅宗又是一枝独秀,当时上至皇室士大夫阶层,下至贩夫走卒,学禅者多如牛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不信佛的儒生就有很强的危机感,为了维护儒门,他们决心要批判佛教。但是,直接批佛的行为,早在魏晋时期就开始,一直持续到唐朝,却始终无法批倒佛教,学佛者反而越来越多。当然,要知道的是,中国的学佛者,很多人都不排斥儒家,甚至很多本来就是儒生、士大夫。他们学佛,并非是学一家,弃一家,而是在学佛后,把儒家看做是比较基础的内容,把佛教当做是高阶的精神追求,即相当于是把儒家当小学,把佛教当大学。一个人当然会从小学读起,但如果想接受完整的教育,那就要一直读到大学。但就是这样的儒佛兼学,也引起很多儒门人士的不满和担忧,他们不甘心儒家被贬低。所以,宋儒们在前辈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批佛方式:就是“学习和借鉴佛教的一些思想,用之武装儒门,加深儒家思想的厚度,然后再来与佛教抗衡,对其进行批驳。”而当时佛门最盛行的禅宗思想,因为其灵活简易、宗教痕迹不明显,又因为是儒门士大夫们普遍会学习了解的,所以成为宋儒们学习借鉴的最好内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宋的理学大家们,就已经开始大量借鉴禅宗思想来武装儒门。到了南宋,朱熹、陆象山等人,受禅宗影响更深,朱熹更是在赶考时还不忘带一本《大慧宗杲语录》(大慧宗杲是南宋第一大禅师),而后来,朱熹也成了批佛最为得力的理学家。


到了明朝,朱熹对于儒家经典的解释已经被朝廷列为标准答案,作为读书人的王阳明当然承袭了程朱理学的思想。但是,他天性聪颖,对于朱熹的很多东西,并非不加思考的全盘接受,而是会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最著名的就是关于《大学》中“格物“的这个概念,王阳明就结合亲身经历,提出了和朱熹完全不同,但更加合乎逻辑的解释。同时,王阳明也广泛涉猎佛道两家的思想,但最终还是回归于儒,在朱熹理学思想的基础之上,创立了“心学”。


所谓“心学”,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儒家的人伦道德,加上佛门的禅宗思想”。只是,阳明先生对于禅宗的体悟更深,更是直接提出“致良知”这一概念,可以说完全以儒家的词汇,诠释了禅宗的悟境。


所以,“良知”的最深含义,其实,就是禅宗的一种悟境,和善心恶心,并没什么关系。


要证明这点,其实也不难,还是看阳明先生自己在《传习录》中的论述: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是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7」———— 了解禅宗的朋友应该知道,所谓“不思善、不思恶”,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当年在逃亡途中,指示追赶而来的惠明法师开悟的公案,惠明经此指点,大彻大悟,也放弃了追回五祖衣钵的念头,成为了六祖最早的一个弟子。阳明先生这样讲,就等于承认了“良知”就是禅宗的悟境,清晰明了,不容置疑。


至此,我们已经论证清楚,所谓“良知”,最深的含义,就是禅宗的悟境,这和宋明时期儒生们的修学背景有关。而心学,其实也就是儒门和禅宗结合的产物。这种“良知”,无关乎道德,哪怕再坏的人都有,所以这也是阳明先生说良知是“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的原因。


要说阳明心学中关乎道德的,那是四句教中的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可见,“格物”,就是断恶修善,这才是关乎道德的。当今天下,很多人把“良知”当成道德,实在是不了解阳明心学真正的关要,仅仅是望文生义,得了个最浅层的解释而已。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这种悟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一般人又该如何去体悟呢?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只能说很抱歉,禅宗所谓“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千圣都不传,笔者一个凡夫俗子,如何能说?不过,好在有《传习录》在,我们还是可以看看阳明先生,如何来阐述的:


“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8」


“(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9」


“盖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10」


“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辩,更有何善何恶可思?”「11」


“圣人只是一能之尔,能处正是良知。众人不能,只是个不致知,何等明白简易!”「12」


类似的话,《传习录》中还有很多,大家有兴趣自己去看。但若真要明白,恐怕还是要从“为善去恶是格物”下手做起。


其实讲了这么多,回头去看看本文最初引用的孟子的那句话,“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13」,也能和《传习录》互相印证。


五、简单总结:

良知,由浅而深,可以有三个层次的理解:

1、      善良的心(是指需要通过教育、引发甚至斗争而产生的)。

2、      自然而然、不假造作、天生本具的善心。

3、      禅宗的悟境,与善恶无关。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