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土豆
过桥土豆

公众号:(还没有注册)

从“时空伴随者”想到的

未来已经来了

公众号:过桥土豆/guoqiaopotato


今天,一个新名词火了,“时空伴随者”。


什么是时空伴随者?


根据新闻解释,是指本人的电话号码与确诊号码在同一时空网格(范围是800M*800M)共同停留超过10分钟,且最近14天任一方号码累计停留时长超过30小时以上,查出的号码为时空伴随号码。本人的绿色健康码就会变成带有警告性质的黄色码,并被系统标记为“时空伴随”者。




比如,感染者14天内到过某地,而你这14天的轨迹与他有过交集,无论是身体上擦肩而过,还是通讯信号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者”。


详细了解这事,还得说说移动通讯技术。


……


通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


从商周时期开始的烽火台,其实就是为了快速远距离通讯而建立的,通过接力的方法能够将信息传递到几十公里之外。


几千年来,人类的通讯手段一直没有本质的提升。直到电信号发明之后,人类才找到了一种速度快、距离长、容量大、准确度高、保密性好的通讯方式。


美国贝尔实验室1970年代提出了移动蜂窝(Cellular network)理论。


在移动网络系统中,把信号覆盖区域分为一个个的小区,它可以是六边形,正方形,圆形或其它的一些形状,通常是六角蜂窝状。




每一个信号塔覆盖一个小格子的区域,这些小格子彼此拼接,就像蜜蜂的蜂窝一样,就可以实现大面积的移动通讯。


1979年,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在东京开通了全球第一个商用蜂窝网络。此后,欧洲、美国也陆续开通了无线通讯业务。这也就是1G时代。


中国的无线通讯业务开始于1987年,使用的终端就是保留在许多人记忆中的大哥大。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也走过了2G、3G、4G,到现在的5G时代。


根据移动电话所属基站定位,其实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技术。我们在老香港电影中,经常有这样的情节:警察为了确定绑匪位置,要求家属拖延与绑匪通话时间。这个情节用的就是这个技术定位绑匪位置。


这种技术简称“LBS基站定位”。


如果一台手机接入三个基站,就可以准确的定位出此台手机的位置。




但是基站的定位精度较低,定位精度最终取决于当地基站的密度。一般是城市50-150米,城郊100-300米,乡村200-2000米。


现实生活中,我们现在使用的智能手机经常使用融合定位确认手机位置,结合GPS,基站,以及WIFI定位。


GPS卫星定位精准度较高,误差小于10米;基站及WIFI可以实现大致的定位,这个范围比较大,大约100米以上的误差。有些地方卫星信号较弱,GPS接收不到信号,这就是使用融合定位的原因。


……


了解这些原理,我们回头看这个“时空伴随者”,范围是800M*800M,也就是说精度在直径400m左右。着实不是一个精准的定位。


但是根据我们在防疫过程中“宁可错杀一万,不能漏网一人”的策略,如此广大的定位区域,也可能是一种好的策略。


……


其实,这件事可以推论。


在手机实名的前提下,如果想的话,其实可以随时随地知道任何人在哪。


根据这个属性,可以设置出一些让人遐想的功能。


比如,我只是比如,可以将某些人标记为“恶意”,一旦这些“恶意”人的手机信号接入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8号附近的信号塔,相关部门可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关人员立即赶到现场,组织工作,稳定现场秩序。


再比如,某个广场发生散步,虽然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可以大概确定参加人员,但是如果再有手机信号接入的辅助证据,就八九不离十了。


总之,在如此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在人群中单独确定任何一个人,都不是难事。


这也就对比出来,在文章《瑞丽和黑河的疫情》中提到的,黑河的按户籍将健康码变为“黄码”,这手段是多落后了。


看看人家防疫,不只手段先进,起的名字更是有未来科幻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以上。


……


今日新闻:



发布于:2021年11月5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