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將桃花源從傳說過成真實生活:《半農理想國》種稻、種人到種村的奇幻旅程
本文圖片由遠流出版提供作者|王玉萍(光之島⽂化藝術基⾦會董事長) 在台灣農村面臨人口老化、青壯外流的困境之際,20年來,宜蘭縣員山鄉的深溝村卻陸續出現了穀東俱樂部、青松米、倆佰甲新農育成平台、慢島生活公司等社群,吸引了不少新農移入。近日深溝社群的賴青松與楊文全合作出版《半農理想國...

〔調查報導〕物產豐榮的台灣,究竟為何會缺蛋?
這場蛋荒,反映了台灣農業的體質、以及台灣人看待「漲價問題」的方式──某程度而言,其實是全體台灣人的共業。

梓感農村文化節|讓孩子們擁有環境友善的農業環境
思思念念ê親情,茫茫渺渺ê路程,用心計較ê一切,其實早就tī lán ê身軀邊。—農村武裝青年《生活》

一個生命怎麼擁有另一個生命
社會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生態鏈,獅子追捕羚羊、鯨魚張嘴吃掉一群拉丁魚,但是人類的財富地位,卻是以擁有的牲口做評判
「翻譯」今年夏天特別熱?新研究揭示:大的還在後面!
富裕國家可以建造制冷設施並發電來運行空調——希望它們不會以化石燃料為動力,否則將使地球更加溫暖;發展中國家就沒有很多選擇,高溫將達到讓更多工人過熱和死亡的狀況。

無知覺醒,是學習的開端|讀書筆記
人類的無知是有跡可循的,因為我們擁有「選擇支持偏誤」,一旦決心投入採取行動,就會緊扣著這決定是正確的想法不放,就像快淹死的水手拼命抓住浮木。
上水一日遊
幾年前也是同中大師生去粉嶺某個圍村,只記得是非常偏遠又近乎無人之地。現在想來可能並非真的偏遠,而是那個時候,對偏遠與中心的界定影響了感官體驗。又回憶起那時作功課,寫桂林灕江邊上浪石村的古建築民宿和社群互動,自己完全是抽離的“外來者”,用第三方的視角做出描述和評論。
生物多樣性對我們意味著什麼?——關於糧食的思考
編者按:COP15,即《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剛剛在昆明結束其第一階段會議。此次會議朝著阻止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全球行動邁出了重要一步,但會議目標能否落地,還有賴於更多人的努力——不僅僅是政府和相關機構。和氣候變化一樣,生物多樣性危機也會影響到每個人類成員,但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閱讀生活|看完會想歸隱田園的一本書 - 《農人の野望:大地藝術祭與港日鄉城連結》
香港地少人多,專注發展金融業等高產值產業,食物供給透過進口解決,農業還有存在必要性嗎?

島上讀書 | 《土壤的救贖》
土壤碳封存的過程雖然緩慢,但卻是借用大自然全方位的力量扭轉氣候危機的良方。

暑假農夫#4
原來種田像三明治......

越南免森林砍伐供應鏈 需依賴與小農的合作
越南生產的幾乎所有以森林為基礎的商品都運往其他國家,這些國家通過其市場需求和法律,對與砍伐森林相關的趨勢和做法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最近的研究發現,2013-2019年間與此類商品相關的熱帶森林砍伐行為中,近70%是非法的。小農在生產這些商品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使該行業可持續,他們需要公平和平等地進入出口市場:消費者和生產者市場的政府和企業在這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暑假農夫#1
去花蓮種菜紀錄

白鼬小學堂|介紹專業篇
本來沒打算,那麼早做這個系列的,這系列應該會來點好玩的我學到的專業知識的分享,會用比較簡單的方式,告訴你們一些動物的小事情。應該吧~~

不可忽視的黑金勢力
歷來字數圖片最多的一篇...關於一個產業生態和活動過程...

湄公河流域大型種植園的前世今生(四):流離失所
大型種植園發展的多重歷史驅動因素,鞏固了其作為整個東南亞農村的主導經濟系統的地位。在整個東南亞,出於國家建設、內部殖民和資本積累的目的,種植園大大改變了農村生態環境系統,如森林砍伐、生物多樣性喪失、乾旱和顯著的溫室氣體排放等。

湄公河流域大型種植園的前世今生(三):民族國家下的種植園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紛紛獨立成民族國家、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浪潮興起,東南亞的種植園行業迅速發生變化,為當代大型種植園的擴張鋪路。然而,這是以一種分叉的方式發生,在這種方式下,種植園的發展道路被冷戰分界線大致劃分開來。

湄公河流域大型種植園的前世今生(二):橡膠成為主流
20世紀初,英屬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群島(即今天的印尼)種植園農業的盈利能力激發了法屬印支半島種植園的發展。除了出現了小型橡膠生產商外,殖民政府還通過批出大片土地和強迫無償勞動修建通往交趾(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更偏遠地區的公路網,鼓勵私人大規模投資橡膠種植園。

湄公河流域大型種植園的前世今生(一)
本系列文章概述了湄公河流域的大型種植園從歐洲殖民地時期到現在的建立過程,流域各國走上了什麼樣的發展道路。我們首先考察了大型種植園發展的歷史成因,特別是殖民、民族主義和新自由主義歷史時期的意識形態和政經因素。隨後,我們將介紹大型種植園的開發,特別是其規模、跨國聯繫和社會環境變遷。我們也描述農民、公民社會團體、政府機構和種植園公司對大型種植園發展趨勢的反應,以及對大型種植園的潛在未來趨勢進行了反思。

越南農業科技進入4.0
世界工業發展早已進入4.0年代,實在有賴資訊科技、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遙距感應、物聯網、區塊鏈、機械人、自動化、三維打印等高新技術日漸普及並全球廣泛應用。加上,配合新物料的發明,及基因和生物工程的進步,大大提高了工業4.0可應用的範圍。今日越南農業也搭上了這趟科技快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