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终礼:在白纸上绘制未来 (第1集) - 我们"伊朗了"吗?
话题1: 这是革命吗?白纸能带来民主甚至自由吗?…… 为什么?

被捕者:那些青年 | NGOCN
在寒流袭来的这个12月,有参加“白纸抗议”的年轻人陆续被释放,但也有人至今音信皆无。 “应该让所有的人知道,这些被抓的年轻人,才是我们这个国家最为宝贵的一部分。”一位观察者这样说。

2022.11.27 北京 亮馬河 (下)
一點回到家與事件之後的感慨

2022.11.27 北京 亮馬河 (上)
一些在現場見證的感受與雜七雜八

年终礼:在白纸上绘制未来(第2集) - 火炬已点燃,之后呢?
有没有获胜的密码?

白纸运动,如何共建“不厌女”的社会运动
女权主义帮助行动者重新审视运动的目标,不再把“成功”当做运动的唯一目标,而是积极在运动的每一个细节中贯彻女权主义的理念,肯定每一个微小行动中的收获。在这样的理念下,为了更大的“目标”而牺牲少数人的权力/利就失去了合法性。就像黑人女权理论家bell hooks说的,“女权主义是为了所有人。”

记|不明白播客027 - 那些年轻的抗议者:我们为什么要上街
记录2022年11月的不平凡
年终礼:在白纸上绘制未来(第3集) - 要与统治者竞争智商,而不是与公众
如何通过评估挑选出最佳策略?战术智慧体现在哪里?为什么某些人倾向于鄙视人民?思考社会时如何避免最常见的错误?是否可以将独行侠的力量汇聚起来?反抗者如何从暴政中识别时机?

迪娜·博卢阿尔特是谁?为什么秘鲁人要求她辞职?
许多秘鲁人不相信博卢阿尔特或任何政治人物有能力带领国家走出旷日持久的危机。

【公民安全行动指南】如何支持和声援被捕者
如果你的亲友已经(或者有可能)被捕,作为TA信任的人,我们可以如何支持和声援呢?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法律和行动的知识和技能,怎样的策略才能最大程度上改善他们的处境呢?在这一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些内容。

【公民安全行动指南】如何安全地接受媒体采访,为亲友或者运动发声
过去两周,随着白纸运动的遍地开花,随之而来的反扑和打压也持续不断,我们或许身边就有亲友被带走问话,甚至失联超过一周仍没有回来。究竟是否应该发声,如何声援他们,或者如何安全地向媒体讲述你所亲历的运动过程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在这一篇,我们将讨论详细讨论这些内容。

施明磊的海外流亡生活:重建日常,以更自由的姿态去抗争
“政治犯家属到了国外,很少有人能过正常人的生活,我说的正常人生活是当地人的生活,没有恐惧的生活。”

上海“小四”:喊出口号的那一刻,我没有恐惧,只有平静
“周一上班等电梯的时候,后面有人在聊昨天在抗议现场的经历,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写字楼,一部普通的电梯,参与的人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多一点勇气,多一点自信,加油啊!人民的力量!

中国问题 | 白纸革命——去中心化社会运动何去何从?
社会运动:伊朗模式还是香港模式?谁更有效?

对话三位广州白纸抗议者:“当你开始对恐惧免疫,这就是胜利”
警察把我们都围起来的时候,我有点激动,就跑上前举着白纸,说了一句我想说的话。“有武器的是你们,我们手上只有白纸,你们怕什么?”

无法漠视的诉求
可悲地挣扎在一言堂的泥沼之中,而拒绝了对话,已经何其长久!

“一个人的勇敢不应该没有回声” —— 记一场在伦敦用普通话发出的示威与抗议
“和姐妹们颠覆国家政权,我很愉快”

结束“清零”、坚持开放、重启改革:中国社会重生之路
这两日中国的权利运动,起码到如今,当然是值得同情、理解、赞誉的,因为它是人民在权利自由受损、生计艰难、社会不公下的呐喊与反抗,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奋起,代表着普罗大众的呼声。他们的诉求也是正当的、必要的,应该得到实现的。而运动的性质,是明显的爱国民主运动,不应被泼污与责难。 但我们也要注意运动的激进化暴力化倾向,以及走向歧途的可能。再进一步,就可能发生相对缺乏必要性和正向价值的暴力。
当伊朗自由
“女人、生活、自由”运动内部的意识形态斗争

伊朗来信:一场选择自由的革命正在席卷伊朗
伊朗来信:一场选择自由的革命正在席卷伊朗 罗莎那可·达拉比/文 王立秋/译 Roshanak Darabi, “A Freedom of Choice Revolution Is Roiling Iran”, The Village Voice, November 15...

我在成都:抗议日,长夜无需一个人
“不要和一个坏的时代沆瀣一气,更不要为它添砖加瓦;要做自己想改变的世界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如果你爱,用行动去爱。”

古诗三首
劝君举棹浮沧溟,慎莫羁留故园土。

诗歌|来吧,我们在封锁线的暗影中碰头
正如我猜测的那样,我母亲出生的世界,是一个被极度束缚的世界,是所谓“压缩”的时代。莉迪娅原本认为,只有空气和干草才能被压缩,但是后来发现——原来人也能被压缩。引自: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 Sie kam aus Mariupol 娜塔莎·沃丁 / Natascha Wodin祁沁雯 译

【键政】为什么我们不应当批判抗议群众举国旗、唱国歌的行为?
凝聚共识先于大而无用的政治表态

戴,还是不戴?
为什么在一个多世纪里,头巾会成为伊朗政治的中心。

为什么伊朗的工人不会联合起来?
不稳定工作和岌岌可危的经济处境剥夺了工人的动员能力

一个新的伊朗已经诞生——一个全球的伊朗
阿塞夫·巴亚特访谈
无望的时代,一个人的革命
最近在看《时代革命电影访谈记录》,恰逢北京四通桥勇士挂横幅事件,再看看满屏的喜迎二十大的朋友圈,生出一些不成体系的感想和思考。

四通橋的呐喊 | 反常的不是反抗,而是我們自己
在新威權主義國家,反抗反而是常態,真正反常的是我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