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华
This tag has no manager currently
16 are following
27 articles

明镜周刊 | "Made in China"下的"歧视""辱华"争端

aryadai

这两天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的封面图“新型冠状病毒 中国制造”引来了极大的争议,许多读者指责它充满种族歧视甚至辱华意味,包括中国驻德国使馆也对此迅速表达了反对意见。记得上周五我第一眼看到这篇报道封面时,心咯噔了一下,随即生出了一股“不舒服”“被冒犯”的感觉,这种令...

乳华集锦2

sabotagelg

赵家话事人最后也只能拿宪法保护自己😅

南航老师发表的言论有哪些错误?该如何反驳?

世界之敌的敌人

在调查结果还未公布之前,我先来“理客中”地谈谈我对这些所谓“不当言论”的看法。

【年终总结】盘点2022年百大辱华分子

世界之敌的敌人

转自微信公众号:世界之敌的敌人

因涉嫌侮辱邱少云,索尼公司被微博禁言!

沙田油条

1月4日晚间,认证为“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官方微博”的账号@索尼中国被禁言,其账号页面则显示,“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该用户目前处于禁言状态”。有网友指出,2022年10月12日为烈士邱少云忌日,索尼中国当天发表的内容,疑似隐射侮辱烈士!目前该账号处理已生效。

他是我们最好的象征

利维坦冲浪里

如果说上个世纪傅满洲的大火是白人对小黄人的误解,那么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好像还真没误解错。

辱華食物

Heilamverse

辱華食物共完

“我们和黑人一样,都是美国主人” 史上首次 美国决定建立亚太裔国家博物馆

沙田油条

2022年4月26日下午,美国联邦众议院一致通过了建立首个亚太裔历史文化国家博物馆的法案。27日,该法案被参议院接收。2016年,气势恢宏的非裔美国人历史和文化国家博物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广场上拔地而起。这座博物馆以日冕为外形,占地36883 平方米,收藏了三万多件藏品,...

漫威电影为何从中国的电影院里消失了?

世界之敌的敌人

Spiderman~Spiderman~除了大陆~都能看~

如何看待三只松鼠广告模特回应妆容争议,「事事上纲上线是病态」?

Jacky Wong

文化自信应该是更包容,而不是更狭隘。将一个所谓的”咪咪眼“标签为乳化,这会不会太过于缺乏独立思考?所谓美与丑,1000个人会有1000个标准。韩国明星有不少都是咪咪眼,难道妨碍了韩国流行文化横扫全球了吗?网络世界是需要有不同的声音,大家做理性的辩论是对于一件事情的对错会有更清楚的认识。

破案了,中国没有黑社会!

中国真是太棒啦

治安一级棒!

汉奸竟是他自己

中国真是太棒啦

不知道是哪国人的“爱中国人士”

中国人以为只有台湾讨厌“中国”

中国真是太棒啦

辱啦,哪次不辱

眯眯眼变辱华,告密者变“吹哨人”——极端民族主义下扭曲的国民性

鹿馬

眯眯眼“辱华”成为话题的背后是现代版告密文化的盛行;而现代版告密文化盛行的背后,是国民性从本就不堪的流氓文化和奴隶文化开始进一步堕落。

眯眯眼之罪

再見列寧

从陈漫出事,到尚气辱华,再到现在雄狮少年和三只松鼠全部翻车,原因据说全是和眯眯眼有关。就在此时此刻,三只松鼠的模特正在接受网络批斗。她说“我眼睛小不配做中国人吗?” 对此,一名网友愤怒回怼:”为什么别人当不上的模特,你能当上,你本来就是以西方的喜好被特别挑选出来的,从你顺从的为了...

纵使没有奇迹——谈谈电影雄狮少年

Xavier. W

本文涉及剧透,介意者请回避

东方主义,多重“边缘”与审美解放:回顾陈漫事件及其争议

蜉蝣型幽灵

通过对陈漫事件相关争议的再解读,我想要提供一个更全面的框架,以阐明争议背后的东西方权力纠葛、以及更多被遮蔽的“边缘”问题。在陈漫事件中,时尚工业文化生产的结构性不平等加剧了东方主义的文化景观。与此同时,文化不平等也在一个包括族裔/民族、阶级等多个向度的权力构成的象征坐标系中运作。因此,审美的解放的不仅意味着打破东方主义的桎梏,并且要求对各种相互交叉的社会建构背后的权力关系保持反思。

《玻璃心》真的是在暗讽中国的“小粉红”吗?

Rainy 猫灵 ⁜ 野薄荷 ⁜ 雪树

中国人和玻璃心者请慎入,请勿对号入座。

2021东京奥运期间的中国与民族主义

中国劳工论坛

国际体育赛事在资本主义底下必然充斥民族主义,而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变革,完全的公平竞争与真正的体育精神才能实现。

在全球化与民族主义之间:从“XX无国界,但XX家有祖国”谈起

ModernChina

近年来,随着新自由主义的破产,历史并未终结,全球化意识逐渐走弱,不论是中国大陆、香港,还是欧美诸国,保守主义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日渐增强。在中美关系中,特朗普为了缓和国内失业问题,提出“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口号,美国的跨国企业开始从全球撤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