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好的時光
4 人追踪
4 篇文章
千逸

【影評】《醉好的時光》藉酒精想洗去的淘汰感

人算得上是群居動物,從一出生就不斷地在社會化,從牙牙學語模仿他人的語言,青春期表現叛逆為求融入同儕,甚至初入社會以後公認的社交潛台詞,我們幾乎不無時無刻在試圖融入並請求接納。在青年時意氣風發,卻在中年被世代淘汰的那一類人不在少數。而普遍而言,當人們屆於一定年齡,逐漸與世代銜接不上,擁護過時的笑點及價值,或許都是我們未來的模樣,而 Martin 等人想藉酒精重奪回青春時代的光景,也洗去中年的淘汰感。

嘎拉嬉皮

致酒神的頌歌—《醉好的時光》,《醉後大丈夫》理智與瘋狂在一杯之間

精神科醫生芬恩·斯卡德魯德的一個理論說 「酒精濃度達到0.05會令人更加放鬆、更加有靈感。」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音樂才子們在漫漫長夜中邊啜飲邊創作出永世流傳的創作。唐朝詩人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據說浪漫成性的詩仙因酒意驅使撈月失足落水而亡,倒是過分浪漫。

陳柏偉

丹麥電影《醉好的時光》

四名男性高中教師在一場生日聚會中聊到了某個心理學家的研究,該研究宣稱,讓血液中保持酒精濃度0.05%是最為理性的。心理學教師異想天開提議拿自己實驗,研究工作時喝酒是否真能讓自己表現更為出色。

TUNGTUNG

戲劇性地面對中年危機——《醉美的一課》觀後感

要走出中年危機,或其他意義的鬱悶和失落,電影呈現的是放下「想念」(或曰後悔),把愛的能力投放到當下的自己和身邊的人。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