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評•評書|被移植的器官和它們的「第二記憶」
在二手書裡常常發現「二手記憶」,比如書籤、批語、標註、贈言等,我很珍惜這些細節,那麼,器官移植後會不會有「二手記憶」呢?

2022.1.15 科学趣味
当科学家变成间谍,人类成功移植猪心, EO Wilson
走走晚報:硬幣上的她
「每當我們重新設計貨幣時,都是討論我們作為一個社會有何進步、國家重視著什麼的機會。」

書評•評書|殺女嬰、買賣器官與《美國憂鬱》
遺憾的是,《美國憂鬱》這本詩集並未能進入Goodreads的最終一輪投票評選,反而一些現今流行的Insta詩歌集在粉絲的瘋狂投票中勝出⋯可惜,文學總要輸給Insta quote嗎?可嘆,我願這一分享能讓更多的人讀到她的聲音,為美國、中國憂鬱, Weltschmerz不是嗎?

为何怀孕会增加器官移植排斥的新线索
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尽怀孕期间对胎儿的T 细胞反应可以容忍,从而怀孕成功。但免疫系统中产生抗体的部分(称为体液反应)变得敏感,导致记忆B 细胞,导致未来器官移植的排斥。这结果有助于了解为什么免疫系统可以在怀孕期间接受胎儿,但可能更容易变得敏感并拒绝器官移植。
你好,可以从你身上买个器官吗?︱面面观No.13
写在前面呈现复杂问题的多面观察。这一期的面面观,我们讨论的是一个经典的伦理难题:器官移植,器官何来。在大多数社会对器官买卖说不的时候,关于器官的捐赠同样面临诸多难题。应否允许活体器官移植?怎么判断捐赠人的真实意愿?对捐赠者的“补贴”为什么也面临道德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