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瘋字.玩詩帖#20230329
心隨境轉? 境隨心轉?

癡病難醫...
真缺了識心,或者只是另一種自欺而已?

讀∥《沒有我時,我是誰》_20230213
「無我」並不是指失去一切...

誰,正行動著...
該做些甚麼?會做些甚麼? 可能做些甚麼?

所謂的"失敗"
其實,我們都有更好的選擇...

《The Building Blocks of Meditation》為了抵達心中的智慧
You have been flying blind for too long.

瑜珈課紀實
那些與身體對話的呢喃
錯覺。
誰讓你,自以為清楚。
精進了嗎?
今日是,今日必。活在當下,就是精進。

《五次元覺知力》感受界線,拿回自己的力量
上沈伶老師的《五次元覺知力》初階課程,真正意識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多麽沒有覺知,工作生活總是一心多用,看似要提升時間利用率,卻都沒專注在當下的任何一件事上,在此記下上課時的一些筆記,真正練習起來比想像中還不容易,希望可以逐漸落實在生活當中。
一頓飯安心吃
吃飯該是享受的、感恩的、覺知開啟的。慢慢地感受每道食材的美味,鼻吸眼觀舌嚐身心全然感受,細細品嚐滋味,安心地吃食吧!

【找回力量】直面被批評的恐懼
擔憂他人的看法,遭到否定且感到不愉快時,如何重新看見自己的能力?

尊重傳統與經典
力量發生在體驗平衡的過程裡

道|靜靜地看著。就好了!
在生命地圖上,有人喜歡前行;有人習慣躺平,但這都是自己的選擇。

瞬間的自問,瞬間的歇息
原路到不了新的目的地一日請朋友順道載我去機場。我們一路上聊著天,車子朝著前往機場的方向行進。只是就在一個轉彎口,朋友自然的轉了方向,也就在這轉彎的動作發生的同時,朋友驚覺的說:啊!我平時都在這裡轉彎回家。原來,朋友一時忘了這一趟的目標是去機場而不是回家,於是在熟悉的路途上,便自然地順著平常每日的習慣,開向了回家的路上。

(瑤池有約系列一)不是妳那是誰?
我和你相遇,怎麼說呢?就像是一顆星星通亮了整個宇宙。

我們對有原則的人敬畏三分,其實沒原則的人才難搞...
其中的道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打破慣性循環,讓奇蹟發生~七月份社群實操總結
想法來來去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認同了想法而不自知,並緊抓不放,日久便形成了信念。信念會形塑實相,實相又強化信念,若不加覺察,很容易落入循環輪迴,在既定方向道路上愈走愈遠!因此,看見而不認同,是打破慣性循環,讓奇蹟發生的第一步!當我們無法用製造問題的頭腦,去解決問題。那麼,遇到問題時該怎麼辦?

覺知自己的狀態
其實一直隱隱約約有意識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以前上林凱沁老師的走訪童年時,就有學習自我覺察,但這跟覺知自己當下的狀態又有點不太一樣。我自己的解讀,自我覺察是觀察自己的一些習慣、行為、甚至是性格,哪些是天生的,哪些是經歷社會化的過程所附加的。(譬如大家都覺得我是乖乖牌好學生,不是因為我天生乖,而是因為我家人很嚴厲。
接受自己體力及免疫力衰退的事實
原本自信滿滿以為吃了兩天的中藥應該可以讓身體完全康復,而事實是每每早晨醒來似乎自認為恢復生龍活虎的狀態了,但送完孩子上學後卻慢慢開始感到身體微微的不適感依舊存在。白天需要更多的時間補眠、晚上也無法如常熬夜做事,甚至今晨用完早餐還有反胃、心悸的感覺,唯有躺在床上才能讓身體比較舒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