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
This tag has no manager currently
15 are following
25 articles

從一段(修改過的)情話,談邏輯排中律的誤用

野人

已經進入第八年的陳年老狗糧放閃預警~_~

3

極短篇|地震後的夜晚

野人

本來說想要玩一下140字極短篇活動,結果......字數少太多,就當作普通極短篇好了。前天受到@cross字老師的啟發,寫出來當形式主義實驗品玩,沒有任何文學意義~後面有分析。 剛po過一次但是發現要修訂的地方太多所以修改後重新po一次~_~

1

論冷笑話(二)

野人

這裡講到的冷笑話,並不是西式的Dry humor jokes,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日式歐吉桑冷笑話。而是在字面意義上完全不符合幽默規則,但在一部份特定人群(堅定的冷笑話愛好者)看來,自己講出來自己覺得好笑、或者看別人講出來覺得好笑,而並不是認為笑話本身好笑的冷笑話。

語言無法完全符合自然邏輯的本質性原因

野人

一小段筆記。喜歡長文的請不要點開。

一種邏輯陷阱

野人

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這兩句話要是分開說,一點誤會都不會有;放在一起,就容易變成「愚者」們的自我安慰神器。

論冷笑話

野人

這裡講到的冷笑話,並不是西式的Dry humor jokes,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日式歐吉桑冷笑話。而是在字面意義上完全不符合幽默規則,但在一部份特定人群看來,自己講出來自己覺得好笑;或者看別人講出來覺得好笑,而不是認為笑話本身好笑的冷笑話。

廣義語境的一種特殊狀況

野人

突然想到一種語境論裡極特殊的狀況,但這種狀況在日常語言的應用中又有點常見。

1

黄怀信《鹖冠子校注》商榷

沉舟

本书非常典型的一个问题,就是诸位注家能察秋毫,却不睹太阳,能够对字词进行专业的训诂,却忽略了把整句话放到再明显不过的语境下来看。正应了一句《鹖冠子》原文:“博而不給。”

從拉肚子,談邏輯蘊涵的誤用

野人

因果律無論在邏輯上還是哲學上早就不適用了,這裏談的是日常直覺中,將邏輯蘊含誤用為因果規律的例子。

寫作與溝通中的文字形式 I 論廢話

就是那個光

寫作過程中,即使絞盡腦汁也不過湊出幾百個字,跟才隨便寫寫怎麼就幾千字了!你會是哪一種呢?以前有些教寫作技巧的會注重精簡文字,但是現在社群媒體上常見的文字,卻是精簡過頭的隻字片語,讓看的人理解不能,究竟是要灌水灌滿的廢話連篇,還是意簡言賅的嗯、啊、懂齁,這篇就要來看看日常中的【廢話】。

📚📑📝:《為甚麼我們要懂公眾語言》| 別再被語言蠱惑了

鋼哥

喬治.歐威爾的《1984》中語言甚至可以作為操控政治思想的工具,歐威爾在書中強調「沒了語言,你連批評都不行。」

書評•評書|《五十個聲音》些許故事

MaryVentura

坐在湖邊的時候,我想著,千百年前的人類就這樣坐在天地間,聽著候鳥的來去、湖水的漲落;看著落霞、雲湧⋯⋯有時候,自然中聲音的純粹是無需語言摻雜的。好想在漢語中也列出這麼些有趣的聲音,卻總是被字形與視覺表意吸引,只有閉上眼睛,聽,「大音希聲」⋯⋯

1

關於在聲調語言中如何區别聲調的些許見解

Parabuceo

所謂聲調語言,就是用聲調辨義,即依聲調之相異而表達出不同之語義,而「非聲調語言」依聲調之相異只是表達出不同之語氣。人類語言,可以分為「聲調語言」、與「非聲調語言」。

"Mi Hu Mi Sang "

Frances_若洋

我們所處的正是波茲曼所形容娛樂至死的年代,當災難數字的節節攀升不再觸目驚心,他人的苦難之重,就在我們落在屏幕的指尖上輕輕劃過去,感覺連那死亡也都被蔑視了。

字裡行間見殖民——讀《The Last Lingua Franca: English until the Return of Babel》

9樓C室

在互聯網科技及非英語地區經濟並行發展下,地球上再沒必要有甚麼通用語,而英語則會成為將成歷史的「通用語」的最後範例。語言的傳播大多都有其實際因素,當中又以政治因素居多。以往語言的傳播,像古希臘時期、羅馬時期、歐洲列國殖民時期,乃至二戰後以美英為首的聯盟,都是透過文明(包括宗教)與軍事力量傳播自身的語言。

希波克拉底的憂鬱/ヒポクラテスの憂鬱

正宜

書名中的「憂鬱」從日文書名「ヒポクラテスの憂鬱」直翻過來,讓我想到這兩個在外觀上一模一樣的語詞,在中文和日文兩個不同的語言當中,其實有著微妙意涵的不同。中文當中的憂鬱是指悲傷、沮喪、消沉的情緒,但日文中的憂鬱似乎比較接近[感傷]、[憂傷](emotional)的意思。

譯微知著|阿牧甜到糖尿的演繹:「咁cute㗎咩你」

人二譯社

港版《大叔的愛》中,阿牧對著把洗衣粉倒進水箱的白痴阿田說了一句「咁cute㗎咩你」,讓觀眾不住尖叫(好這不是重點)。不過(nerdy mode on),這句句子的結構倒是非常值得探討。為何不是「你咁cute㗎咩」而是「咁cute㗎咩你」?這樣問好像是小題大作,但是仔細想想,在日常...

節前衝浪有感

张楠

昨夜凌晨趕完檢討書,一覺醒來看到執惠(旅游信息發佈網站)首頁登有下面這條消息大陸習慣將中日韓並提網頁鏈接 剛好手頭上的事暫告一段落,適逢端午佳節便打算追踪一下日本對於“中日韓”三國并提的使用情況。另外順便也收集一下國内媒體對於疫情期間各國對大陸開放入境管制的相關報道(長期追蹤)。

譯微知著|係咩?係啩。係呀?係哩。係㗎喇噃?係呀!係嘞。

人二譯社

中文博大精深,廣東話作為其中一個最廣為應用的語言分支,就更加複雜,尤其在句尾的語氣助詞中可見一斑。標題中一連串主題為「係」的句子,配上不同語氣助詞,意思就大不一樣。如果翻譯時只一概譯成「Yes」,恐怕並不足以傳達原文的意思。

《LINGO》(一) - 抄歐洲生字21隻

葉啟俊

每本看完的書都又老又殘喜歡語言,也喜歡關於語言的書。這本《LINGO》輕鬆幾頁講一個歐洲語言,蜻蜓點水的點了六十個,很能滿足我,也像去了趟悠閒旅行。講語言當然有詞彙和文法,也有些是歷史,有些是趣聞,有些是政治。除了常聽常見的英法德西葡意俄外,也有從未聽過的Monegasque、D...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