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33 人追踪
101 篇文章
Sunline

寫給平面設計進入書籍排版、設計的基礎功:閱讀的舒適度與印刷注意事項及indesign的應用!

雖說很多事看起來「真的是基礎」,但總是會被忽略!這些事不是擺爛覺得不用講、不需要要求、反正做得出來就不用學新的東西⋯⋯為什麼多數人寧可用錯的方法、花很多時間在那些明明有更好的方法「做得出來就好了」的工作模式裡?而不想要花多一點時間學習和溝通好工作的流程?

SAMPLE

週五編輯室|倫理機關|牙朗

「倫理機關」也許是一個很好的比喻。即使是以一種機械(人)式的角度思考,比起「論理機關」,也許我們最核心的部分其實是一個「機關」,一個最基礎地,「認知我之外的『存有』」的感應器。倫理機關並不通往一套演算法、一種邏輯、一些特定行為,而只是,因為感應到了他者存在,我便已有對他的責任。這不是一種邏輯,是一種牢籠。

SAMPLE

週五編輯室|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看電影|胡文釗

有時候,我會覺得各位編輯根本看電影比書更多。進駐富德樓以來,我們一直都許願想要一個投影機,除了可以一起觀看某部熱門的電影,喝喝酒吹吹水,還可以用銀幕的影像互相荼毒大家雙眼——你播 #馮翠娟,我播 X-file,他播 #搖曳露營,暗室觀影就是一起發夢的過程哈哈哈!雖然上年添購了一部27吋陳列品螢幕,但這個尺寸只足夠以PS4兩個人打機。終於在七月,我們添置了第一部投影機。

SAMPLE

週五編輯室|藝術終於On Duty|項目C

直至上個星期五,我重拾了一點點創作的力量。那天開會後,我們往常地開始桌上遊戲之夜,一起玩了飛行棋和the menace among us。經過一番爾虞我詐,大家都錯過了尾班車。編輯們分享了一些有趣的往事,總編E一邊喝著冧酒,一邊提出一些文章建議給實習編輯們。總編E倒了一少杯冧酒推給實編D,說了一大堆說話,最後叫他做自己便好了。總編E醉了,開始說著真心話;我心想,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SAMPLE

週五編輯室|對話無多|葉梓誦

有時候,我會突然發現,對我來說,增進知識和學問,最叫人快樂的部分,仍是在於與某些人同行的感覺。我懷念的,其實是彷若無事的日子,隔兩三天又可以分享,新近讀了什麼,想通了什麼。也許,之所以讀寫均有障礙,也是因為缺少了某種可以丈量自己進度的,一個別人的視角(或我如是尋找藉口)。也許對話本就如此,漫無目的地延長下去,也總有可以接通之處。

SAMPLE

週五編輯室 | 瀏覽管理服務 | 楊益東

在鼓吹自由、隨意探索的網路世界, Arc 所提倡的自律,就如將散步變為苦行般,注定不為大眾所理解。以往的瀏覽程式注重探索和跳躍,讓你可以隨意在不同網站間穿梭。 Arc 卻講求邏輯與連結,你必須為自己規劃航道,設定明確目標,它無法應對隨機的日常生活,卻能在學習或工作上,幫人更快掌握資訊。

文倩

较早的數字遊民偶遇出版

希望每一天都珍惜和認真過

SAMPLE

週五編輯室|太累了本身想說speedrun但隨便吧|陳家朗

對我而言,沒有甚麼評價,比起「用心」更為深刻。我讀很少書,懂的很少,也不懂得寫得精彩。我只可以努力了,不知道該努力甚麼,但努力吧。我經常為了文中根本不會提及的概念而苦惱,經常會怕看得還不夠,每每認為作品寫得十分差勁。我不會接受別人說,你寫得很好;但有人說我寫得很用心的話,那將是我最大的安慰。

SAMPLE

週五編輯室|展覽進行中|胡文釗

佈展的設計裡,有一整塊大型水松板在展埸側旁,這是我們希望借展覽的機會,重新回顧Sample到底如何進行整個編輯到成書的過程。在展場躊躇了數天,也未能整理出滿意的表現方法。Ernest 說,何不從「你哋究竟點做雜誌」開始?就如想像讀者問我們的問題開始。

SAMPLE

編輯不在場:《Sample 樣本》工作實錄 |No Editors Here

「編輯不在場」濃縮文藝編輯的工作環境,讓觀眾走入擬真的編輯場域,以一室的佈置撿拾雜誌思考的線索。從同枱互拋想法的公用區域,到深宵獨對滿桌紙張的書寫用桌,一張枱到另一張枱,編輯來回往復,搬移概念,逐步敲定每期的形貌,將自己的日夜環繞在構思的迴環之中。

Openbook閱讀誌

話題》「我在出版業上班」2023圖書出版產業薪資調查:普遍抱怨過勞、低薪、工時長

臉書粉專「我在出版業上班」於10月14日起發起線上問卷「2023圖書出版產業薪資調查」,截至31日止,16天內共獲得442位出版業及書業工作者的線上答覆及意見回饋。Openbook閱讀誌匯整調查結果,並筆訪十多位相關從業人員的回應及分享,做成綜合報導,期許帶動更多討論。​

小乙

翻翻包 | 童书编辑小乙:我的包里不仅有书,还有很多长颈鹿

这是一个翻翻包分享,我分享了一些图书和文创。谢谢小肥虾老师和豆腐老师,让我有了新体验!

Sunline

把網路文章做成電子書,步驟一:整理文字與構想內容

寫文章到做成書,有很多細節要留意,當你親自下去編輯,有時你也會看到你寫字的盲點,這也算是一種自我檢視的方式。而多半,這樣的整理也能訓練自己對文字的敏銳、對自我的要求,若真心想要把自己寫的字弄成書、賣出去,不妨先試著把自己寫過的東西拿出來重新閱讀、整理、組織過,也會有做成書以外的收穫!

Sunline

寫給編輯/排版的基礎功:認識異體字!

像這種文字編輯的細節,其實是編輯與設計都要互相留意的狀況,發現「怪怪的」或是「缺漏了」第一件事不是跟對方說「你哪裡錯了」而是要「先確認」是不是有該留意而未留意的部分,在溝通上也會比較不要製造衝突:「都是你的錯!」這樣工作也才會比較愉快一點。

Sunline

電子書系列/出版社賣你電子書,但他們都沒有在校對?

那麼,究竟是沒有人要買電子書,還是因為反正出版社也隨便看待,讀者也覺得那樣跟看網路那些亂七八糟(不論內容或是版面)的文章有什麼不一樣?那買書幹嘛?

元宇宙的元

關於我進入媒體業這回事

其實媒體產業從來就不在我的職涯或人生規畫之中。畢業後,原本是打算出國的。除了想趁年輕多見見世面、到父母管不到的地方體驗自由獨立的生活之外,多少也是有那麼一點想要洗個海歸的經歷回來吧。無奈卻遇上了疫情,當年海外實習申請計畫幾乎全沒,當時甚至連想要弄個Gap Year出國旅遊,都不可能。

Sunline

寫給編輯的基礎功:請學習「一次整理好」你需要改稿的細節!

不論是不是編輯,請好好的檢視自己的工作方式,找出有效率的方法,讓自己少加點班!再說一次,這系列,真的可以改成「加班都是自找的」!科科。

Sunline

編輯是「把作者交來的內容」弄成書的工作嗎?

編輯是「把作者交來的內容」弄成書的工作嗎?是。如果,你有志於要成為一個專業的編輯,去學習、請教前輩們,在翻開一本書之時,除了閱讀以外,你還需要哪些專業能力!

傅瑞德 | Fred Jame

媒體和企業的「改稿權力」為什麼不一樣?

藝人黃子佼因為專欄文章在天下雜誌網站刊登時,被編輯大幅度的刪修和改標,所以在Facebook上貼文表示不滿,而引發了天下的公關危機。這裡就讓我以多年的編輯和作者經驗來聊聊這件事,也說明媒體和企業處理「買來的內文」方式為什麼不同。

Sunline

寫給自學出版的基礎功:編輯其實是資料的處理整合!

不論你是要做紙本書、電子書,你只要擁有「做好上面幾點的資料處理整合」的能力,那麼,你應該就能好好的做出一本書了;不論是之後你要自己排版/製作電子書或是請別人排版/製作電子書,都能幫助自己有更好的邏輯,不會東漏西漏的總是遇到問題需要再花時間去解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