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ek Parfit
0 人追踪
5 篇文章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Derek Parfit (二):從自我到承諾與責任

為甚麼我們會覺得政客不能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因為無論昨天的那個人,還是今天的那個人,都是「我」,是同一個人啊。梁振英在參選時說要行全民退保,今天梁振英便應該守承諾推行,因為無論是當選前,還是當選後,那個人都是同一個梁振英啊。為甚麼昨天我殺了人,今天我就要為這件事負上道德責任,應該補償或者受到懲罰?因為昨天的人與今天的人都是同一個我啊。

建築的亂與序

【舊事重題】《玩謝麥高維治》personal identity 的問題 四

筆者從《慾望的謊容》同一性與愛情中簡介了傳統 Lockean 的 psychological theory 下以記憶為 personal identity,如何因經歷時間變幻而受的限制。而《死亡魔法》一文也指出了在 Derek Parfit 瞬間轉移的思考實驗中,舉出符合 Loc...

建築的亂與序

【舊事重題】《銃夢》 personal identity 的問題 三、

上文筆者以Derek Parfit 的思考實驗來舉出personal identity 在瞬間轉移的假設下顯出 John Locke 的 psychological theory 的問題。就是在本尊分枝 branching 的處境下,同是記憶連續繼承,兩個分枝,兩個體卻在這傳統定義下是同一人。

建築的亂與序

【舊事重題】《死亡魔法》personal identity 的問題 二、

故事是關於一場魔術師之間的兢爭。相方各自不擇手段要破壞對方的魔術表演。正鬥得你死我活之際,其中一方 Borden 突然推出了迷一般的表演。魔術非常簡單直接,一對在台上相隔數米,之間沒有遮掩的門。Borden 進入一邊,立即從另一端出來。這瞬間轉移的表演名聲很快開始傳開。

建築的亂與序

【舊事重題】《慾望的謊容》personal identity 的問題 一、

愛情的同一性愛情會髓着時間沖淡而流逝,今天鐘愛這人,明天可以厭倦其一切。這樣情愛可會恆久?金基德導演的電影原名為《Time》實意味深長,但港譯的《慾望的謊容》也同時帶出另一層玄想。是因為麈世間愛情永不敵於歷時變幻?還是愛慾本虛幻,永留於表面?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