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101 Ziwei101
紫微101 Ziwei101

知命,才能有所適從,活出最好的自己

紫微斗數的起源&流派

命理學的起源

命理學的起源是易經,易經起源於河圖洛書。「易」這個字是由日、月兩字上下結合而成,代表日月彼此之間交錯而演生出所有的萬物,所以才叫做「易經」。

(此為上課筆記相對較口語化,勿戰,可以自行去查證或深入研究)

易經的起源,因為古代沒有安全措施、天災很多,,因此他需要去預測自己會發生什麼事,所以命理學(預測學)早於文字,透過某一些跡象來知道會發現什麼事情,一開始沒文字就使用「結繩記事」,然後透過一些符號去紀錄,就變成「八卦」,之後解釋這些掛的書就是「易經」,所以易經說穿了就是一本籤詩集。但因為古代詞彙不是很多,一般人容易看不懂,因此需要有人去寫「註釋」,所以孔子跟弟子寫了「十翼」去解釋易經。

易經在春秋時代有很多版本,後來因為漢朝獨尊儒家,就將很多不認同的版本刪除掉。很多人說他在學易經,其實只是在學占卦、算命。易經講的其實是古人的人生道理(經驗),是由漢朝一個叫「京房」的人和他的老師整理出來的東西。

後來易經再結合陰陽家、五行等等,就形成了華人的主要思想體系,而後來的武術、中醫、餐飲、命理等都使用了這套理論。也形塑了唐朝之前我們對於預測學的一個基本邏輯,包含奇門遁甲、風水、八字(其實建立在宋朝)等

唐朝的時候,大食帝國(阿拉伯王國)將印度的數字變成阿拉伯數字傳回去,也將印度的古典占星術一邊傳回去阿拉伯,另一邊傳到了唐朝,成為華人占星學的起源,之後唐朝將其整理起來變成了「七政四餘」。

華人的命理學起源就是占卦,占卦最大的問題就是需要人去解釋,而人就有可能是不理性的。以前有個笑話是這樣的,唐朝有兩位國師:李淳風、袁天岡,一天他們兩人跟皇帝一起去打獵,

皇帝就問他們二人:「待會跑出來的馬是什麼顏色?」

袁天岡卜了一卦為「離為火」(離為火是火即將升起來的中間空檔),說:「紅色的」,因為是火所以直接聯想到是紅色的;

此時皇帝就問李淳風說:「那你覺得呢?」

李淳風回說:「灰色的」

結果馬跑出來真的是灰色的,皇帝就問說為什麼?

李淳風解釋說,因為鑽木取火會先有煙,煙比火還要早出現,而煙是灰色的,所以是灰色的。

紫微斗數的成形

從這裡就會發現這非常不科學,因為非常靠解釋的人的感覺、思路去解釋,也非常吃個人天份,當然唐朝之後有在針對這部分做了很多修正。不過因為國家需要一套明確的制度、體系可以培育後來的人,這時候由印度傳入的占星學就幫忙解決了這件事。因為印度占星學有清楚的邏輯,例如哪個星移動到哪個軌道就會發生什麼事,也在唐朝蔚為一股風潮,甚至出現當時最大的門派「琴唐派」。

但是占星學非常吃數學能力,例如要去計算星移動的度數,以及人所在不同地區的經緯度,都會影響計算出來的準確度,加上華人都是農業為主,觀測星象的能力遠不及遊牧民族。

此時唐朝經歷了三次大型的「滅佛」,這些原本握有相關知識的人躲到了民間、道教去,慢慢地融入在地的陰陽學、五行等,經過宋、明、清朝後逐漸整理出一套學術就是「紫微斗數」

按照這脈絡就會知道紫微斗數不是占星學,紫微斗數只是利用占星學去改善原本易經上面的問題,同時也用易經去解決掉占星學必須要用經緯度排盤這件事。簡單來說,紫微斗數就是一張很大的籤,上面涵蓋了所有資訊。

當然有很多人說紫微斗數是由北宋「陳希夷」所以寫,但之所以不可能的原因是:陳希夷是道家重要名人,此生職志是要煉丹、羽化成仙,這樣的人不太可能會去算命、做研究;另外,斗數上面的星曜名稱幾乎也都不是道家使用的字眼。

最早出現紫微斗數這些星曜名稱的是一本叫「北斗七星延命經」,被收藏於佛教的「大藏經」(類似佛教的百科全書)裡;而有另一本書叫「北斗七星延壽經」被收藏在道家的「道藏」,兩本書其實是一樣的,因此佛、道教彼此都說對方抄襲。

另外,一個這麼龐大的體系比較不會是由一個人單一完成,比較可能是元末明初的時候,各個體系被逐步完備起來,經過明朝到清朝加上一些民間的術數(奇門遁甲、風水、八字、面相學等)而完成現在的一整套系統。

額外筆記:

*以前有本很著名的預言書「推背圖」,歷史考察起來應該是明末清初為了要反清復明,而寫在民間的一本書,所以比較可能是明朝時期著成。

*另外還有一本命理書「燒餅歌」,據說是朱元璋的國師「劉伯溫」所寫,但其實書上都是畫的清朝人的穿著,所以推估應該是為了要推翻滿清的革命黨人所偽造出來的,

紫微斗數現在有兩大學派:

  1. 北派:專門講飛星、飛化、十八飛星的,只用十八顆星(十四顆主星+左右昌曲)來斷。開宗明義會說這就是易經,將易經的九個格子變成十二個格子,每個格子有自己的卦象,所以一開始就是由學八卦開始。
  2. 南派:使用 108 顆星,不太談飛化的,主要依據兩本書:「紫微斗數全書」、「紫微斗數全集」,另外加上清末明初著名的斗數人「觀雲主人」所寫的「斗數宣微」,基本上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這三本書的內容。

在元末明初的時候,斗數被整理成兩個大體系:一為「宮位」體系、二為「星曜」體系,直至明末清初,兩個體系才被整併為一個體系。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