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退休的新鮮人
想著退休的新鮮人

從零開始學理財 什麼都不懂的我們,初出社會,被現實的世界牽著鼻子走,埋頭工作只求溫飽,但我們渴望掌握人生,追尋夢想,於是,讓自己從工作退休是我們的第一目標

DAY 9-勞退,該不該自行提撥(下)

我是想著退休的新鮮人,小鋅。

上篇只是討論著三種退休金間的差異,並沒有深入聊聊勞退的各個面向,更沒提及大家熱切期待的減稅問題,這篇我將會集中分析,帶大家重新認識我們的勞退新制。


DAY 9-勞退試算表

還記得當時,第一眼看見試算表裡滿滿的計算參數,真的讓人搞不清,究竟要如何才能算出正確的退休金額,只能糊里糊塗的填入目前薪資,然後按下試算結果。之後我仔細看了每一格所代表的涵義,並嘗試調整參數數值後,終於理出頭緒,也比較能明白我的退休金是怎麼累積而成。

試算表如果不考慮每個人的起始薪資差異外,簡單可以分為四個變動因子:投資報酬率、薪資成長、自行提撥、工作年資,其中又以自行提撥與工作年資是我們較可以掌握的因素。

這邊我就聚焦在投資報酬率以及自行提撥,而不談論薪資成長與工作年資,因為薪資的成長幅度端看所處的公司,是依據公司規定的調薪幅度、升遷機制所決定,有些時候即便年資久了,薪資依然可能沒有起色,至於工作年資則是每個人的人生規劃,何時退休或選擇繼續任職,完全可以憑個人的想法改變。

所以,接下來我就和大家一起來深入剖析投資報酬率、自行提撥。


DAY 9-勞退投資報酬率

首先,先聊聊大家較不明白的部分,投資報酬率。

我想多數人就跟我一樣,總以為勞退的投資報酬必須要視政府的專業投信能力,可能大起大落,而更多時候會擔憂,萬一投資失利,自己的退休金是否也會默默縮水,畢竟我們無法監督政府到底把錢投資在怎麼樣的標的上,如果賺錢了還能接受,賠錢了又是誰要負責,我想這就是太多人之所以不願意自行提撥的原因之一,不確定性實在太高。

沒想到很意外的,經過我查閱了勞保局的資料後,發現我們的勞退有個”保證收益機制”存在,上頭寫道:

「勞工退休金運用收益,由開始提繳之日起至依法領取退休金之日止,不得低於以當地銀行2年定期存款利率計算之收益,如有不足由國庫補足。」

也就是說無論在退休前政府如何的操作投資,我們最低仍然能拿回全額退休金與期間的定存利息,最壞的打算也不過是當作定存看待罷了。

另外,在網路上其實可以查詢到,每個月的勞退投資報酬率,先撇除近幾個月因為疫情所造成的負收益率外,過往的報酬率平均來說落在3%左右,相對於我這個投資理財新手來說,可以算是還不錯的獲利,不僅不必自己承擔投資失利的風險,更能獲得不差的報酬,雖然對於某些人3%的報酬率有點太低,可是這可是建立在無風險的投資條件上,完全不能與股市的高獲利高風險相提並論。

DAY 9-自行提撥減稅

初步了解完試算表的投資報酬率後,接下來我們來深入聊聊別人常說的自行提撥可以減稅的問題,相信每個人聽見的當下絕對雀躍不已,凡是能抵免稅金的辦法就是天大的消息,誰不希望自己的稅金能越少越好,即便只是自己提撥的6%薪資免稅,也是不無小補。

當然口說無憑,網路訊息總是充斥著假消息,我也直接到官方網站求證,裡面有篇內文在說明提撥退休金的課稅及申報規定

「勞工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自願另行提繳之退休金得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

這樣的免稅方案實在誘人,以每月三萬的月薪去計算,一年便可以免去二萬多的薪資計入所得稅當中,日積月累之下將會是筆驚人的免稅金額,何況對於薪資收入較高的上班族,這樣的免稅效果將會大大提升,甚至讓稅額級距可以往下調降

然而,天底下哪有這麼簡單美好的事,查詢過程中,我偶然發現有人提出勞退提撥並非真的免稅的文章,趕緊點進去一探究竟,才曉得勞退提撥確實是從綜合所得中扣除,卻並不代表是完全免稅,在領取的過程還是要考量稅額的部分,不過他有個很高額度的免稅金額,所以有機會真正免除稅賦。

DAY 9-該不該自行提撥

到底該不該自行提撥,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規劃,有人甘願隨意花去,也有人寧可自己拿去投資累積財富,因為真要是決定提撥後,錢便會提早綁在退休帳戶,直到退休時才能提領

這裡我就先申明我會選擇自行提撥,即便每個月的薪水會少去幾千元,不過我考量提撥後的無風險高投資報酬率,以及所得稅上的扣除後,很滿意額外提撥6%的選擇,況且要是反悔了,一年內也有兩次的更改機會,這裡就提供給大家自行思考。


總結

  • 勞退有保證收益機制,不必自己承擔投資失利的風險,更能獲得不差的報酬
  • 薪資收入較高的上班族,自行提撥的免稅效果將會大大提升,甚至讓稅額級距可以往下調降
  • 提撥薪資從所得稅中扣除,並不代表是完全免稅,在退休時的領取過程還是要考量稅額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