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
CC

重新找回表达欲

让我遗憾的四个中国

一、乡土中国——被剥夺的沃土

小时候一段时间流行到香港澳门这些城市旅游,但我似乎从来没有动过心。到后来决定到香港读书,行前对城市生活本身也并没有什么向往,别人问我为什么,我说“可能是香港缺少农村吧”(来港后渐渐了解到了香港人为保育所剩不多的农村所做的努力,才发现自己对香港理解的片面)。

在当下的叙事里,农村被形容成了空心、贫穷、受挤压,没有吸引力的地方,甚至随着快手、抖音的兴起,农村生活成为了比异域风情更猎奇的地方。但却不是属于我的农村记忆。

小时候一到寒暑假,爸妈就会把我送去农村的亲戚家,我特别开心,玩到不想回家。夏天就会在玉米田里捉迷藏,浑身是汗;冬天会在雪地里奔跑,脸上都被风吹皴了,妈妈来接我的时候说我就是个农村小妞,我就咧嘴嘿嘿一笑。

农村的一切都让我喜欢。老家的土坯房,冬暖夏凉,我总会悄悄扣土里混合的稻草,或者悄悄把鸡蛋放在姥姥的炕头妄图坐在上面孵出小鸡。屋子门口有水井、后院有压力井,我被水井的转轴和压力井的金属棒都打到过,但却依然对那些延伸的地下深处的窟窿充满了好奇。或许是童年的滤镜让一切都变得美好,农村是傍晚的炊烟,是最新鲜的食物,是冒着香气的土灶;是偷听串门的左邻右舍的奇闻异事,是和兄弟姐妹们的打打闹闹;是田里山间新奇的植物,是小院里的鸡、猪、牛、羊;是漂亮的云、舒适的风、是姥姥家旁边的河、是清晰可见的秦岭、是泥土的味道……于是我开始绘画、写作,是农村滋养了我对于人情、对于艺术最初的想象。

可惜如今,国家宣传片中往往只有北上广深,似乎只有那些地方才是中国。广大农村是需要被城市化的落后地区。当然现在情况又有了一些变化,觉得农村是一片潜力无限的市场,是挽救中国消费的良药。正如对任何的人和事一样,官方永远只会考虑你“好不好用”。

与官方叙事让人一贯的失望相应的,是民间对农村叙事的苍白。

除了李子柒那类相对刻意的“归园田居”,和农村绑在一起的大多还是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农民工……价值观的趋同和城乡差异的加大,让大多数的农村年轻人还是想要离开家乡。虽然不知这一波扶贫热潮和农产品带货热潮是不是能为年轻人提供留在农村的机会,但费孝通所说的乡约礼法被打破,法治却没有重建的尴尬,大概并不能指望靠卖出更多的滞销水果来解决。


二、城中村中国——被拆除的可能性

2017年,深圳的城市双年展有一个“城中村”的单元,同一时间,北京在治理开墙打洞,随后就开始清理低端人口。那时,对深圳的好感空前,觉得这个城市容得下流动性。世殊时异,现在深圳成了先行区,城中村也都逐渐成了需要改造的对象,城市管理也越来越北方化,还是让人遗憾的。

其实不太记得“城中村”这个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回想小时候,爸妈也是他们所在的城市新人,我们家也租了很久的房子,爸妈说那叫做“农民房”。现在想来,那是处于城市相对边缘的未开发地带,既不属于企业福利房也不属于商品房,应该就是城中村了。但估计当时城小村大,于是就没有这样的说法。我更不记得“城中村”是什么时候开始被污名化的——脏乱差,以及想要讹拆迁款,阻碍城市建设的刁民。只是回想小时候,我似乎并没有因为住在村里,就觉得环境糟糕,反而那里亲切的邻里关系,随处溜达的小动物,应有尽有的小商店,甚至是那些共用的水池和厨房构建出的小社区,就已经让我觉得这里的世界好大。

在香港生活以后,经常去深圳。对城中村又有了新的看法,原来城中村也可以有很多元的店铺,干净的街道。就像这个城市的毛细血管,供应着周围CBD的衣食住行。而我也常常在这些地方,寻找到不少味道地道的餐馆,老板们一口地道的方言就让人对这家店的水准有了信心——而相对便宜的店租应该也给了这些都市外乡人生活下去的信心。城中村,就是他们在城市里开始播种自己小小梦想的第一站。可惜,当中国陷入了政府卖地挣钱的模式之后,这些信心就注定都要被打碎。去年,娄烨一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倒真的很配合这个城中村被大量拆迁的时代。

今年春节前,我回到家乡,当时有两条裤子需要裁缝调整,爸爸说旁边的城中村有个店铺做的又快又好。跟裁缝闲聊时候,她说她们两口子是农村来城里的,昨完这几天就不做了,因为这里要拆掉。我探出头去看了看,人流确实比以往回来时少很多。一些我每次回来都要去吃的路边小摊也没有了,我叹了口气,称赞了她裁缝的手艺。

爸爸一直说,农民就应该有土地,没有土地农民就很可怜。如今,因为城市的扩张,很多农民都不再拥有土地,而当他们进入城市的时候甚至连城中村这个中转站也在逐渐消失……当然,一切都早已安排好了,看那些大量空置的楼房,正愁没有人买呢。当然,在这种新型农民进城故事中,一切都在无可避免的走向乏味与残酷。


三、人文中国——微弱却承担了我大部分对于中国的认同

我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哲学训练,但听过一个说法“中国人文主义的时间很短,很快就走向了批判主义(或者现实主义,记不清楚了)”。我无法准确说出各类主义的定义,但对于人文这个词语,在我的理解中塑造了我的中国认同的最主要一部分。

这一部分包括了中国的山川、河流、土地、物产、民俗……每当在不同的地方经历四季,感受节气变化之美,都会产生巨大的愉悦与兴奋。尤其当那些景物是王维、苏东坡、陶渊明们看到过的,那与古人心有戚戚的共鸣会带来一种文化上的强烈共振,为这大山大河再下点睛之笔。

这一部分也包括中国人对于“人”本身之重视。见过一位历经满洲国的共产党地下党,历经国民党、日本人、共产党的牢狱之灾后,提起这些经历对酷刑不愿多着墨,反而不断提起他在狱中却愿冒大不韪来看望他的日本朋友,而他之后的人生也一直在促进人们的交流沟通,希望能多一些和平;看到过慰安妇老人说出“不要仇恨,要和平”;也看到过中国人养大了日本遗孤;还有太多历尽艰险也要坚持活下去的坚韧。这其中或许都看来有太多无奈与妥协,但也充满了对人的不忍与同理心,以及希望世界可以好起来的期望。

抛开政治概念,对于中国,我喜欢它所孕育的人文主义。虽然很遗憾,如今许多美丽的地方被开发成了布局不合理的旅游景区,对人的同理心也往往被激烈的斗争欲碾的七零八落,但美景、美人给人所带来的力量始终是我热爱这片土地的最重要原因。当然,还有美食,但那是另一个话题。


四、尴尬中国——不时想要隐藏但终归要接受的身份认同

大概就是一种身为强国人见了港澳台朋友和一些外国朋友就想要用“实在对不起”作为谈话开头的心情,更是一种对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从未尝过自由之味而感到的难过。可惜,我的母国却从来没有任何自省,反而膨胀的简直要碾压过每一个普通人。


实在抱歉虎头蛇尾了,谢谢耐心读完的各位。可以生活在一个有着未来一定会更好愿景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但要在这个看起来越来越糟的世界勇敢的生活下去可能才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希望在这片遗憾越来越多的土地上,我们依然可以寻找到自己的希望。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