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泰格
張泰格

退役轉業記者,搞不清楚自己是愛貓還是愛狗。關注文學、戲劇和荒謬的生活,收集大量明信片

疫情下國人的“面子”

對於戴口罩,中國人最大的障礙應該不是呼吸不暢喘不過氣來,而是遮擋住了“面子”。

曾幾何時,天子腳下首善之區的北京人是最講究面子的,沒落旗人寧可餓自己也不能餓著家裡的黃雀。經過非典一役,北京人早早就有了應對:迅速取消年夜飯、減少鄰里親戚的拜年、儲備口罩與乾糧;拜年通過視頻,紅包更是經由微信直接發。北京人想不到,一門心思在家研磨國技打麻雀,也算救國了。

也許這僅限於北京,岳父大人驅車回到了天津農村老家陪高堂老母過年。全村人老老少少不戴口罩拜年自不必說,更聽聞家中侄兒的同學已然確診肺炎。學校要求侄兒自行去醫院檢查卻被家人留在了家中過年。岳父岳母自不敢影響過年氣氛,回到北京趕緊開始了自我隔離。此刻天津老家的親戚怕是仍在竊喜:少在醫院花了筆冤枉錢,年也向以前一樣團團圓圓過了,多有面子。

岳父是知識分子,但拜年,口罩是戴不得的,戴上便是丟了面子。戴上,鄉親們就該串閒話了:“怎麼的,大城市回來學的新規矩?覺得老家親戚不干淨了?”不戴口罩,才是尊重。香港人可能不懂。我前幾日曾經去過北京某醫院探病,隔壁一家人因為交通事故要請律師訴訟,一天之內來了三批律師,這些律師衣著不可謂不光鮮,卻竟然沒有一人戴口罩。“不敢戴啊,戴上病人會覺得你潔癖,瞧不起人,生意就做不成了。”律師不戴口罩,原來是拿命與“客人”同呼吸共患難。

所以林語堂說過,中國人除了有可以擦可以洗的臉,還有心理上可以丟、可以賞、可以爭、可以留的臉。為了這個面子,一條命反而不算什麼。

官方的面子更是丟不得,為了配合湖北省兩會“勝利召開、成功閉幕”,病毒都要乖乖的給面子,一周不感染社會。湖北省開記者會,省長大人臨危不懼不戴口罩示人,就是等官媒記者給面子寫他“在全省口罩緊缺的情況下,省長同志讓民眾先戴口罩,自己以黨員的大無畏精神,奮戰在第一線。”同場的武漢市長和主持反正是給足了省長面子,省長不戴口罩,我們就戴錯口罩,為省長分擔輿論壓力。記者會後台上自己鼓出稀稀落落的掌聲證明,工作還是滿意的。你看,武漢市長今天站在李克強身後,看到總理沒戴帽子,自己就知趣的默默摘了下來,懂事的很。——不過,魯迅說面子和不要臉有時是很難分辨的。

“洋大人”如今也懂面子,世衛組織在陳馮富珍女士多年的文化熏陶之下,排拒台灣多年,在疫情爆發期間一直堅持拒絕將中國疫情定義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直到27日晚,才改口終於將中國的疫情風險調整為“非常高”,並稱早先的風險“一般”是“不正確陳述”。

要說面子最厚的,還是林鄭。否則怎麼在內地防疫設備短缺的時候,還要致函國務院,求助確保本港口罩供應?因為她知道,單單是湖北一省的口罩產量就能到108億,隨便一點零頭就夠香港用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