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漫步
书海漫步

寻找隐喻

男人争夺它、女人为它而死……

我们经常会说到某个人“脸皮厚”“不要脸”;或者说这件事办得“有面子”,那件事没办好,“丢了脸”?

中国人语境中的“面子”,对外国人来说,是一种玄学,是完全无法理解的概念,其实,我们中国人,平时都知道面子重要,但对什么是“面子”,很多人也不甚了了。

鲁迅就说过,外国人不懂中国的事儿,中国精神的纲领就是“面子”,只要抓住这个面子,就像揪住了阿 Q 头上的那根小辫子,牵他往东就往东,牵他往西就往西。

特别擅长洞察人性的作家林语堂当年是这么定义面子的:

面子这个词,不能翻译,也不能下定义。它好像是荣誉,而又不是荣誉;它不能用金钱购买,却给人一种实质的光辉。它是空虚、没有实际的,可是男人争夺它、女人为它而死……就是这空洞的东西,中国人靠它活着。

最近看到一本书,《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很清晰的解读了中国人所谓“面子”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黄光国,是中国台湾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心理学博士,创办了台湾大学心理学系。

通过《人情与面子》这本书,黄光国告诉了我们两件事:第一,面子的本质,就是社会对个人道德、能力、成就的认可。第二,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像是仁、义、礼、孝等等,其实都是在解决怎么分配资源的问题,或者说是在解决给谁面子、不给谁面子、给多大面子的问题。作者认为,分配有限的社会资源,可以按贡献公平分配,也可以按需分配,但在中国社会中,还可以根据关系的远近,面子的大小,按人情分配。拉关系、做面子的目的,就是尽量争取社会资源。

这本书是帮我们了解了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创造出“面子”这个词,是中国人的巧妙智慧。面子就是人际关系远近的一个标尺,也可以说是情感账户里的存款,给面子就是一种存款行为,伤了对方面子就是一种提款行为,一方无限给面子一方不予理睬或者只接受不回礼就是一种舔狗行为。

关系人际双方共同创造的,从前的社会关系由传统儒家道德观整理形成中国传统的人际交往范本,当今社会更加自由,社会文化更加丰富,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和他人的关系,认识到关系的本质是满足情感需求和解决资源分配的问题,为自己构建怎么样的关系结构,维护好自己的关系结构,也是维护整合社会的长治久安,不要构建容易崩塌的危险关系,就是有社会道德感的体现。

弄明白脸和面子,您就弄懂了中国人在交往和办事时,内心世界的运作原理;并且弄懂了中国官场和生意场的“潜规则”。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