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琪
韋琪

電視電影、文化研究、資訊科技。做報紙、雜誌、網站、出版

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由 Geoff Sobelle創作的《家》(Home) 是今年香港藝術節的舞台劇作,我入場前沒做足功課,只知道以家為題,舞台由演員慢慢搭建出來,或多或少會令我這種窩居在香港住宅的觀眾有所認同,最後,我的推測雖然沒錯,但西方藝術家畢竟對家的要求有限,建出來的複式居室,很難才會鑽得進中國人對家的心底深處。

沒有牆的家,透視出每個人對「家」的不同詮譯。

Geoff Sobelle優勢是形勢動作,演員都無需台詞對白,逐漸就把舞台由零搭建成這個兩層高的複式居室。第一個演員由觀眾席步上台,意味到這劇著重與觀眾的互動效果,不過,我一直怕互動作品,因為人人的期望表現各有不同,眼見創作人終於認真地將家庭構建出對生、老、病、死的疑問之時,卻無端因為與眾同樂,忽變成與觀眾互動參與的大派對。

就似我這一晚參與的觀眾坦白,在台上被迫發言分享,說自己的家就只有丁尺之大,怎能無間斷地說過十分八分鐘變成劇場的背景音效呢!這雖然惹來我等聽得明白的觀眾笑聲,卻顯然笑中有淚、笑中有着無邊無際的感嘆!

舞台上的設計無與倫比,演員的出入位置五花八門,衣櫃、浴簾、雪櫃等左穿右插,創作人寫出了物離上的家所帶來的歡笑與憂愁,但想深一層,中國人對家的象徵有何止於此,家也與家族、血脈相關,不論我只得三四百尺抖室,又甚至是無家可歸的飄流一族,家仍然在我的心中,家仍然代表着我的一個落腳點。

所以,我覺得 Geoff Sobelle 太早把家寫完,一廂情願就把觀眾帶進舞台上的家,與眾同樂,那就似乎捨棄了道出家的更深層意義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