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羽禾
由羽禾

In die weiße Welt 在白色世界,對於每天猶如重新開始的起端,塑造成未來對每一個事務能嶄新的探索世界和與世界產生連結。 主要分享從藝術、設計展覽筆記,和旅遊與生活的觀察記載。 象特市不定期出沒,主發表平日練習的藝術字與草稿圖:https://liker.social/web/@yuyuhe2021

中華路過去的樣貌|遺忘的城門

(编辑过)
補充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上曾有臺北城歷史上前與後續拆除後城門的轉變?臺北城內與城外的建築物現今是哪裡?
清治時期從1683年到1895年,共212年。
  • 治理態度:消極轉積極治理台灣

台灣從1683年開始,政治中心於臺灣府城(今台南)為主,原本清朝政府治理臺灣心態消極,在日本擴張領土侵略性提高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轉為重視。

在光緒元年1875年批准福建巡撫沈葆楨「臺北擬建一府三縣」,增設臺北府。從原有淡水廳管轄的,大甲溪以北到基隆區域(涵蓋地區為今日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縣、宜蘭縣、新竹縣、新竹市),選擇大加臘(大加納堡)地區興建臺北城,「臺北」的地名才正式在歷史紀錄上有記載。

  • 當時,臺北城內(又稱城中地區)與鄰近的大稻埕、艋舺兩處聚落,被合稱為「三市街」,又稱「臺北三市街」。
在光緒十一年1885年,臺灣設建「福建臺灣省」,臺北府轉為隸屬「福建臺灣省」之下,納入清朝218個府建制之一,改設二府八縣四廳。 
1887年,臺灣省城由原先選擇的彰化縣橋仔圖(今台中市)遷至臺北府,政治中心轉移北部。
原先省城所在地新設臺灣府及臺灣縣,原臺灣府改稱臺南府,原臺灣縣改稱安平縣。臺灣建省設三府(臺北府、臺灣府、臺南府三府)十一縣三廳一台東直隸州。此階段的「臺灣府」變更範圍約是現今的臺灣中部地區。


臺北城
參考地圖:日據初期臺北市街圖五千分之一,與今日google地圖合併簡易比較
  • 興建時間:光緒5年(1879年)- 光緒十年(1884年 )
  • 建築特色:在台灣唯一長方形城池,用石條建成。
  • 建置過程有參考華夏傳統風水依七星山調整方位順時鐘13度,臺灣歷史上最後一座傳統中國式城池。
  • 設有東、西、南、北、及小南五個城門,其城牆路段為中山南路、愛國西路、中華路、忠孝西路。
  • 建築尺寸:周長約1506丈、城牆高度1.5丈、面積約1.4K㎡、南北約1.3Km、東西約1Km 。(1市丈=3.3公尺,十尺為一丈)
  • 城內增設的政治機構: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淡水縣知縣衙門。


拆除時間軸:主要為市區改正計畫的施行

明治32年(清朝光緒25年、1899年)公告第一次市區改正計畫中,臺灣總督府以街地整理與貫通道路為由,將部份城牆連同城內原有清朝時代建築物予以拆除。

明治33年(清朝光緒26年、1900年)臺灣歷史首次正式實施的都市計劃之中,臺灣總督府「臺北城內市區計畫」:有市區改正、原有護城河填平,將城垣至護城壕間的空地規劃為公園。

  • 以增闢九個城門為由,開始小規模拆除妨礙道路貫通的城牆,西門城門被拆除。

明治34年(清朝光緒27年、1901年)「第二次市區改正計畫」正式公告後,加快拆除城牆。

明治37年(清朝光緒30年、1904年),留存四座城門,臺灣總督府已將臺北城所有城牆拆除,拆除下的石材則大多運往東門附近興建建築物。


都市計畫下拆除的項目:西門城門與所有城牆與城內清代建築物。

利用拆除的石材轉興建的建築物為以下:

  • 臺北刑務所:今臺北監獄遺跡
  • 兵營區:曾為陸軍總司令部,今日已改建為中正紀念堂
  • 臺北北警察署(今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分局)南側牆壁之建材、圍牆(在大同區長安西路336號巷子)
臺北城五大城門介紹與建築樣式演變情況以表格簡述


參考圖源: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建會典藏。原有名稱:台北城元西門乃?寶成門
參考圖源: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名稱:臺北の城門,歷史解說員:尾崎秀真,出自於: 日本地理大系.臺灣篇。


為何日本政府只拆除臺北城的西門城門?

臺北城興建時有與臺北地區的仕紳、門閥世族們募款資金共30萬倆白銀紀錄。
例如捐贈者:大稻埕同安人、艋舺當地的泉州三邑人、安溪人、板橋林家等。

  • 在清治時代,每一個城門有便於城外區域的人們從商交流,且為避免漳泉械鬥與地方派系爭奪,城門進出都有分指定區域給當地人民使用。
簡易歸類:西門城門-艋舺,北門-大稻埕、東門-大安、南門-古亭、新店、小南門-板橋林家
  • 在日治時期,因頒發「市區改正」的都市計畫下。在拆除西門城門後,被艋舺當地仕紳反彈與抗議,加上日本政府亟欲管理臺灣,便為了安撫臺灣民心之下留其餘四座城門。

在1935年,日本學者尾崎秀真、山中樵等人呼籲歷史古蹟保存的議題下,臺灣總督府依「史蹟名勝天然記念物保存法」將四座城門指定為一級古蹟。


地圖列出過去臺北城內建築物與現在地的建築物並列,以下列特色建築物:
清光緒二十三年台北街道圖,地圖有明顯的後製現代地景地名標註,年代不可考。


  • 洪騰雲宅:洪騰雲為清朝時期臺北地區排名第三的富豪,其原住宅拆除。在日本時期捐贈原有臺北城內土地給日治時期政府建設。
  • 急公好義坊:艋舺米商洪騰雲,樂於好施在1880年捐地建蓋考棚。此義舉在1887年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報朝廷,並請旨建立旌表類牌坊來表揚洪騰雲,獲得光緒帝的批准。
    目前牌坊移至今日228和平紀念公園。
臺北府城三大書院:登瀛書院(清治時期臺北城內地區)、明志書院(清治時期新庄)、學海書院(清治時期艋舺)
  • 臺北府城內的教育機構:考棚、登瀛書院、明道書院、西學堂、番學堂
  • 考棚:建物拆除,在台灣戰後時期後,原地曾興建台北市議會舊址,後在2016年拆除。
  • 登瀛書院:在臺灣日治時期更名為「淡水館」,先後為官員俱樂部、市民仕紳集會所與私立臺灣文庫使用,在1906年8月16日依都市計畫而拆除。
城內主要的宗教信仰廟宇拆除後,神像轉移地方廟宇或新建廟宇維繫信仰。
  • 文廟(孔子廟)為臺北府學:日治時期於1904年改興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高等女學校」(今日臺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簡稱北一女),後期重建臺北孔廟於大龍峒。
  • 武廟(關聖帝君廟):日治時期於1929年改興建台北高等法院,今司法大厦。
    武廟拆除,行天宮繼承清代官祀的臺北關帝廟(臺北武廟)之餘緒。
    1945年黃玄空道長(本名黃欉)與郭得進請「行天堂」關帝君像膜拜於三峽礦場之木造事務所始創「行修堂」,拜奉關聖帝君而驅瘟疫有名。而在後期陸續興建行天宮北投分院(1965年)、行天宮三峽行修宮(1965年)、行天宮台北本院(1968年)。
  • 臺北大天后宮:日治時期改興建「故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後改稱「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即今國立臺灣博物館前身),也在臺北新公園(今228和平紀念公園)的範圍裡。

1.    三芝福成宮:三芝曾石岳、黃見龍等仕紳由總督府迎請天后神像,建造三芝福成宮,又稱小基隆媽祖廟。

2. 臺北天后宮:舊稱為艋舺新興宮,也是今日萬華區成都路上知名「臺北天后宮」,俗稱西門町天后宮、西門町媽祖廟。其中新興宮,根據《淡水廳志》的記載,興建於乾隆十一年(1746年),神像來源有眾多說法,後期自稱改名為「臺北省天后宮」,又因廢省制度改成「臺北天后宮」。
每年以媽祖誕辰前兩天,即農曆3月21日遊街遶境,也是臺北媽祖遶境盛會。


  • 臺北府縣城隍廟:廟宇拆除。

1. 臺北府城隍廟:日治時期都市計畫拆除臺北府縣城隍廟宇,松山鄭江河與地方人士,多尊神像迎請到松山錫口文昌公廟。1927年興建城隍廟,取名為「昭明廟」而後又在2002年更名為「臺北府城隍廟」

2. 台灣省城隍廟:1945年臺北城中地區地方仕紳與政府申請興建廟宇,但非清朝時期原址。

  


1907年臺北市區改正全圖,地圖中呈現臺北城現代化的轉變,有中式棋盤結構注入西式巴洛克幾何規劃,取自參考歐洲都市經驗。例如:增設臺北新公園(今228和平紀念公園)和道路拓寬及三線路的設計。

參考地圖:臺北市區改正全圖,1907年。地圖為局部放大,原有規劃有九個城門且棋盤式結構以及道路拓寬的設計。

原有1907年臺北市區改正全圖整張設計風格,當時日治政府在地圖上列出特色建築物的照片圖示在旁,不但宣傳在台灣基礎建設與中央建築物完善外,也顯示早期旅遊觀光地圖的樣貌。


關於台北老城區-艋舺(今日萬華)街名研究有趣的史料分享。
  • 艋舺地名的由來與轉變簡述:

艋舺在清朝時期前,早期漢人開墾與平埔族人交換物品大宗為蕃薯,而稱蕃薯市,又有「蕃薯市街」稱號。

艋舺地名由來,早期大溪口邊平埔族人中凱達格蘭族語稱為「莽葛」(巴賽語:Bangka)的獨木舟群聚,當時漢人採取臺灣話讀音近似的「艋舺」(臺灣話:Báng-kah)為庄名。在日治時期「市區改正」都市計畫,以艋舺的臺灣話口語發音似日文佛典的口語發音「万華(萬華)ばんか」,又期許此地區能有萬年風華的商業興盛與繁華,以改稱「萬華」沿用至今。

在日治時期因艋舺街道在清代建設的道路狹窄,易於管理和消防需求,在1908年後街道依都市計畫下陸續拓寬。

參考地圖:臺北市區改正全圖,1907年。地圖局部放大以艋舺舊城區拓寬馬路的一部分。

道路拓寬包含原有的直興街、土治前街、歡慈市街、新起街三丁目,成為今日的貴陽街。因爲當時道路直通第一女子中學(今北一女),附近街區鄰近原清治時期遊廓區域凹月斗仔街(舊稱華西街,今稱西園路),而街區雅稱為「歡慈市街」。


  • 艋舺街名從地圖中發現取名的特色紀錄,個人研究:
臺北及大稻埕、艋舺略圖,1895年,地圖局部畫面。


  • 草店尾街:清朝時期的土地公廟至清水祖師廟口(今日康定路),因有草厝為店舖,而以此命名。
  • 土治前街、土治後街、祖師廟前街、祖師廟後街、水仙宮前街等:因宗教信仰廟宇,以廟宇當作方位來命名前後街道,例如祖師廟的正前面稱為祖師廟前街,依此類推。

在地圖上可以看見艋舺兩字大字旁有列上墳墓圖示,那土地範圍有一塊無任何基礎建設的水窪地是未開墾前的一部分西門町。


2014年是臺北建城130周年,臺北市政府與台北文獻館舉辦《臺北城130年展覽》並於西門城門舊址北方,以捷運西門站四號出口旁設置鋼構裝置藝術品「西門印象」,以重現昔日西門之意象。

參考影片:公民新媒體/張欽嵐,臺北建城130週年 寶成門重現。

原有的西門(寶成門)舊址石碑在2017年8月28日遭人推倒(新聞原貌)
目前看到石碑是2018年重新製作而成。


後記:對於台北地區歷史曾翻閱資料有文獻史料與書籍,記憶趨向薄弱中,決定整理個人歷史片段筆記。

參考資料:

古地圖看台北

味道台北舊城區,作者焦桐

臺北城‧城內篇:你不知道的老建築、古早味60選,作者魚夫

圖說艋舺龍山寺,作者徐逸鴻

典藏艋舺歲月,作者張倉松

台北一九三五,作者梅心怡、趙家璧

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

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作者林滿紅

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作者戴寶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